【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能收集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6月28日提交的第61/502,282号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被通过引用结合到本申请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本技术涉及光伏能源。更特别地,本技术涉及使用光伏(PV)模块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技术介绍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经确定使用用于获取太阳能的PV带的一个挑战是如何有效地把入射光/辐射导向和聚集到光伏模块中的光伏带。另一个挑战是如何用能够使太阳能面板等的预期使用寿命持续例如超过20年的材料制造这种太阳能聚集器。专利技术人考虑过的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在PV模块内的PV带前方使用金属聚集器。这种解决方案的缺点包括金属聚集器将是庞大的并将导致太阳能面板的厚度极大地增力口。另一个缺点包括暴露的金属随时间流逝可能腐蚀并失去反射能力。专利技术人考虑过的另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在PV带的顶部上使用薄的透明的聚碳酸酯层。在这种结构中,多个V形凹槽被模制到用作棱镜的聚碳酸酯层中。到达棱镜的入射光将因此被导向到位于V形凹槽内的PV带。专利技术人考虑过的这种解决方案的一个可能的缺点是这种聚碳酸酯层的耐久性和寿命。更具体地,长期的(超过20年)透光度(例如,变模糊、裂纹)、几何性质稳定性(例如,无收缩)等无法确定地预测。因此,期望用于调整PV带相对于聚集器的放置和用于制造PV面板的改进的聚集器装置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光伏能源。更特别地,本技术涉及使用光伏(PV)模块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根据本技术的多种实施例,入射光聚集器由透明的(例如,基本上透明的)或半透明的(例如,玻璃、丙烯酸树脂)材料制成并且被邻近PV模块的PV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材料,所述透明材料具有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其中所述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被构造成接收入射光并且被构造成在关联的多个出射区域处输出被聚集的光,所述多个聚集几何特征以多个细长结构构造,所述多个细长结构以平行的方式沿着第一方向从所述透明材料的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设置,其中至少两个邻近的出射区域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非均匀出射节距,其中所述非均匀出射节距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5.5毫米到5.8毫米变化;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光伏带的非均匀串,其中所述非均匀串在第二方向上从所述透明材料的第三端部延伸到第四端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其中所述非均匀串包括:多个导电电极,以平行的方式沿着所述透明材料的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以及多个光伏带,耦接到所述多个导电电极,其中所述多个光伏带被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定向,并且其中邻近的光伏带的具有响应于所述非均匀出射节距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非均匀光伏带节距;其中,所述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光伏带的非均匀串的所述多个光伏带被构造成接收来自于所述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的被聚集的光并且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被聚集的光而输出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8 US 61/502,282;2012.01.27 US 13/360,5621.一种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材料,所述透明材料具有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其中所述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被构造成接收入射光并且被构造成在关联的多个出射区域处输出被聚集的光,所述多个聚集几何特征以多个细长结构构造,所述多个细长结构以平行的方式沿着第一方向从所述透明材料的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设置,其中至少两个邻近的出射区域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非均匀出射节距,其中所述非均匀出射节距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5.5毫米到5.8毫米变化; 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光伏带的非均匀串,其中所述非均匀串在第二方向上从所述透明材料的第三端部延伸到第四端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其中所述非均匀串包括: 多个导电电极,以平行的方式沿着所述透明材料的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以及 多个光伏带,耦接到所述多个导电电极,其中所述多个光伏带被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定向,并且其中邻近的光伏带的具有响应于所述非均匀出射节距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非均匀光伏带节距; 其中,所述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光伏带的非均匀串的所述多个光伏带被构造成接收来自于所述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的被聚集的光并且被构造成响应于所述被聚集的光而输出电倉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材料包括玻璃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造成接收光并且被构造成输出被聚集的光的所述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包括从由半圆形、三角形和卵形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上部成形表面,并且包括下部平坦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构造成接收被聚集的光的所述多个光伏带包括上部表面,所述上部表面被朝向所述多个光聚集几何特征引导,并且 其中,被构造成输出电能的所述多个光伏带包括下部表面,其中响应于被聚集的光而在所述上部表面与所述下部表面之间形成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非均匀光伏带节距包括位于第一光伏带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光伏带的第一端部之间的第一光伏带节距和位于所述第一光伏带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光伏带的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二光伏带节距,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光伏带节距与所述第二光伏带节距不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非均匀光伏带节距包括在第一光伏带相对于第二光伏带之间的非零的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标称出射节距是5.7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关联的出射区域关联的中心线相对于与所述光聚集几何特征关联的中心线成角度,所述关联的出射区域与所述光聚集几何特征关联。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所述非均勻光伏带节距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5.5mm到5.8mm变化。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伏带被焊接到所述多个导电电极;并且 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贾伊·马拉特,道格拉斯·R·巴塔利亚,弗兰克·马加纳,拉格胡南丹·差瓦尔,
申请(专利权)人:索拉里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