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957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解决了现有继电器的触点温升快、易被电弧损伤造成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一种继电器,包括动触片、上定触片和下定触片,在动触片、上定触片和下定触片分别增加了副触点,副触点分担了一半的通断电流,使得温升速度减慢,继电器整体所能承受的通断电流是原来的两倍,减少了触点损耗,继电器的通断次数是原有的两倍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继电器,包括铁芯、线圈、动触片、触点、定触片等。如图1所示,只要在线圈 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动触片就会在电磁 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动触片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 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动触片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返回 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 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 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这种结构的继电器,当触点相互接触和分开时,触点之间会形成电弧,造成触点的 烧毁,降低器件的使用寿命,影响正常工作,增加检修频率和器件更换频率。当继电器处于 长时间的导通状态时,触点之间的温升快,温度高,造成触点损耗严重,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解决了现有继电器的触点温升快、易被电弧损伤造 成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继电器,包括动触片、上定触片和下定触片,所述动触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 触点,动触片的上方设置有上定触片,动触片的下方设置有下定触片,上定触片的下表面设 置有与动触片上表面触点位置相对应的上触点,下定触片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动触片下表面 触点位置相对应的下触点,所述动触片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分动触片,所述分动触片一端 固定相连,所述两个分动触片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触点;相应的,所述上定触片下 表面的触点与分动触片上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定触片上表面的触点与分动 触片下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两个分动触片上表面的触点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定触片上两个触点高度相同,所 述下定触片上的两个触点高度相同。两个分动触片上表面的触点的高度不相同,所述上定触片上两个触点高度相同, 所述下定触片上的两个触点高度相同。两个分动触片上表面的触点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定触片上两个触点高度不相同, 所述下定触片上的两个触点高度不相同。两个分动触片是相互平行的。两个分动触片之间存在夹角。本技术的优点是:增加了副触点,副触点分担了一半的通断电流,使得温升速 度减慢,继电器整体所能承受的通断电流是原来的两倍,减少了触点损耗,继电器的通断次数是原有的两倍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动触片的俯视图;其中:1_铁芯;2-线圈;3_动触片;31_分动触片;4上触点;5_下触点;6_上定触 片;7_下定触片。具体实施方式—种继电器,包括铁芯1、绕在铁芯上的线圈2、动触片3、上定触片6和下定触片7,所述动触片3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触点,动触片3的上方设置有上定触片6,动触片3的 下方设置有下定触片7,上定触片6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动触片3上表面触点位置相对应的上 触点4,下定触片7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动触片3下表面触点位置相对应的下触点5。动触片3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分动触片3,所述分动触片3 —端固定相连,所述两 个分动触片3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触点;相应的,所述上定触片6下表面的触点与 分动触片3上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定触片7上表面的触点与分动触片3下 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两个分动触片3的触点与定触片上的触点接触时,存在先后时间差,这种时间差 可以是继电器自身的工艺误差,也可以是人为制造的。两个分动触片3相互平行,两个分动触片3上表面的触点的高度相同,上定触片6 的两个触点高度相同,下定触片7上的两个触点高度相同。此时,是利用继电器自身的工艺 误差,必然产生先后接触的时间差。两个分动触片3相互平行,两个分动触片3上表面的触点的高度相同,上定触片6 的两个触点高度不相同,下定触片7上的两个触点高度不同。此时,是利用人为设置的高度 差,广生时间差。[0021 ] 两个分动触片3上表面的触点的高度不相同,所述上定触片6两个触点高度相同, 下定触片7上的两个触点高度相同。此时,是利用人为设置的高度差,产生时间差。还可以设计使两个分动触片3之间存在夹角,进而产生先后接触的时间差。产生时间差的意义在于,先接触的两个触点间会产生电弧,从而保护了后接触的 两个触点。同理,后分开的两个触点间会产生电弧,从而保护了先接触的两个触点延长了使 用寿命。电路导通后,两个分动触片3产生分流的效果,使得每个支流上的流量为原来的 一半,降低了温升的速度,减缓了触点的损耗,减少了发热量,使得整个继电器的通断次数 增加至原来的两倍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包括动触片、上定触片和下定触片,所述动触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触点,动触片的上方设置有上定触片,动触片的下方设置有下定触片,上定触片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动触片上表面触点位置相对应的上触点,下定触片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动触片下表面触点位置相对应的下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分动触片,所述分动触片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两个分动触片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触点;相应的,所述上定触片下表面的触点与分动触片上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定触片上表面的触点与分动触片下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包括动触片、上定触片和下定触片,所述动触片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触 点,动触片的上方设置有上定触片,动触片的下方设置有下定触片,上定触片的下表面设置 有与动触片上表面触点位置相对应的上触点,下定触片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动触片下表面触 点位置相对应的下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包括两个水平设置的分动触片,所述分动 触片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两个分动触片另一端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一触点;相应的,所述上 定触片下表面的触点与分动触片上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所述下定触片上表面的触 点与分动触片下表面的两个触点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