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所述光缆包括光缆护套、设于所述光缆护套内的光纤以及加强件,所述光纤连接头包括止动器、套设于所述止动器一端的中空的紧固套,所述加强件由所述紧固套中伸入,并置于所述紧固套与所述止动器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紧固套上向内凹陷且将所述加强件抵顶卡入所述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光缆的加强件置于止动器与紧固套之间,连接时,利用打点设备直接在紧固套上打出将加强件抵顶卡入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这种连接方式,连接可靠,不易松脱,装配效率高,成本更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讯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光通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很多设备之间都通过跳接光缆连接,但光纤一般都为玻璃材质,非常脆弱,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是很容易损坏,因此在光纤的外部包裹了外皮以保护光缆不受损,并且在光纤的一端附加了采用Kevlar (凯夫拉,芳纶纤维)制成的加强件以提闻光纤的拉力。当光纤做成跳接光纤线或者尾纤时一般都是先将光纤与一光纤连接头相连,然后再利用此光纤连接头与设备连接。由于光纤连接头与设备之间均具有对应的连接结构,故光纤连接头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简单、可靠。而光纤与光纤连接头之间的连接则存在缺陷,现有的普通连接方式,承受拉力的Kevlar加强件与光纤连接头之间容易滑落,导致光纤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连接可靠、不易脱落的光缆与光纤连接器的固定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所述光缆包括光缆护套、设于所述光缆护套内的光纤以及加强件,所述光纤连接头包括止动器、套设于所述止动器一端的中空的紧固套,所述加强件由所述紧固套中伸入,并置于所述紧固套与所述止动器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紧固套上向内凹陷且将所述加强件抵顶卡入所述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具体地,所述止动器一端外表面设有至少一环形卡槽,所述打点固定位为配合卡入与所述环形卡槽内的环形凸起,所述加强件卡于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卡槽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卡槽为两个,对应的所述环形凸起为两个。或者,所述打点固定位为均匀分布于所述紧固套上的若干打点凸点。本技术中,将光缆的加强件置于止动器与紧固套之间,连接时,利用打点设备直接在紧固套上打出将加强件抵顶卡入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这种连接方式,连接可靠,不易松脱,装配效率高,成本更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实施例一的剖切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止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紧固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光缆与光纤连接头压接前的剖切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光缆与光纤连接头采用压接钳压接时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实施例二的剖切图;图9是图8中C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所述光缆包括光缆护套、设于所述光缆护套内的光纤以及加强件,所述光纤连接头包括止动器、套设于所述止动器一端的中空的紧固套,所述加强件由所述紧固套中伸入,并置于所述紧固套与所述止动器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紧固套上向内凹陷且将所述加强件抵顶卡入所述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本技术中,将光缆的加强件置于止动器与紧固套之间,连接时,利用打点设备直接在紧固套上打出将加强件抵顶卡入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这种连接方式,连接可靠,不易松脱,装配效率高,成本更低。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光缆100与光纤连接头200的一种固定结构。图中,光缆100包括光缆护套110、设于光缆护套110内的光纤120以及加强件130。光纤连接头200包括止动器210及中空的紧固套220。连接装配时,中空的紧固套220套设于止动器210的一端,而光缆中的加强件130由紧固套220中伸入,并置于紧固套220与止动器210之间。本实施例中,光缆100与光纤连接头200的固定结构包括设于紧固套220上向内凹陷且将加强件130抵顶卡入止动器210 —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300。进一步地,结合图2、图3,本实施例中,止动器210 —端外表面设有至少一环形卡槽211。打点固定位300为配合卡入与环形卡槽211内的环形凸起,而加强件130卡于环形凸起与环形卡槽211之间。通过设置环形卡槽211,保证加强件130与打点固定位300在卡入止动器210 —端外表面时具有一定的有效卡入深度及宽度,增加了加强件130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以达到增加拉力的目的。为进一步增强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中,环形卡槽211为两个,对应的环形凸起为两个。当然,止动器210足够长时,也可以多设置几个环形卡槽211,对应的增加环形凸起的个数即可。本实施例中,打点固定位300即环形凸起是在光缆与光纤连接头200装配时成型的,成品紧固套220内表面为光滑的,如图4中所示。将光缆100的加强件130置于止动器210 一端的外表面上,再将紧固套220套于加强件130外侧,这样,初步装配成图5所示结构。本实施例中,打点固定设备为一压接钳400,将图5中装配后的零件置于如图6、图7中所示的压接钳400的钳口 410上,此时止动器210上的一凸环212抵顶于钳口 410的侧面,起到定位作用,保证压接钳400的钳口 410与光纤连接头200的相对位置,使得压接钳的钳口 410内的凸筋411能准确将紧固套220和加强件130能压入止动器210的环形卡槽211内,从而实现光缆100与光纤连接头200的可靠连接,保证光缆100的连接拉力。实施例二参照图8、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光缆与光纤连接头200的另一种固定结构。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打点固定位300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打点固定位300为均匀分布于紧固套220上的若干打点凸点。采用这种结构在装置时,不需采用压接钳,采用打点机直接打点,不需预留打点避位孔,也不需对位校正,使得光缆与光纤连接头200连接更方便,更可靠。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所述光缆包括光缆护套、设于所述光缆护套内的光纤以及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头包括止动器、套设于所述止动器一端的中空的紧固套,所述加强件由所述紧固套中伸入,并置于所述紧固套与所述止动器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紧固套上向内凹陷且将所述加强件抵顶卡入所述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所述光缆包括光缆护套、设于所述光缆护套内的光纤以及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头包括止动器、套设于所述止动器一端的中空的紧固套,所述加强件由所述紧固套中伸入,并置于所述紧固套与所述止动器之间,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紧固套上向内凹陷且将所述加强件抵顶卡入所述止动器一端外表面的打点固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与光纤连接头的固定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丁深根,宋启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