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7556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13
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涉及一种防尘观察窗,箱门(5)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电表箱(1)门框一侧,观察窗(3)设置在箱门上部,所述的方框(4)外侧框口与箱门上部的安装口卡接,内层玻璃(6)固定在方框的内侧框口上,在方框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11),外层透明板(19)的两侧边处于方框的滑槽内,外层透明板下部处于方框下框板的长开口中,两根橡皮筋(13)下端连接外层透明板下部两边的孔A(14),两根橡皮筋的上端固定在方框的两侧内壁上部,拉线(7)的一端连接在外层透明板下部的孔B(15)上,拉线的另一端处于开口(9)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观察窗的内层玻璃外部添加外层透明板,形成双层防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尘观察窗,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
技术介绍
公知的,现有的电表箱安装位置往往很高,并且长时间不会清理灰尘,尤其是电表箱的上部观察窗有时灰尘严重影响观察,抄表人员或用户想要观察电表的用电量,往往需要搬凳子清洁观察窗,这样对于抄表人员来说不仅费时费力,既危险、也不方便而且工作效率很低;在一些环境情况较为恶劣的地方,例如含硫较高的工业灰尘,对于表箱污染极其严重,只能够打开表箱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本技术通过在观察窗的内层玻璃外部添加外层透明板,形成双层防护,有效提高了抄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方便了用户观察电表的用电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包括电表箱、箱门、小门和观察窗,箱门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电表箱门框一侧,在箱门的下部设有小门,观察窗设置在箱门上部,所述观察窗包括方框、内层玻璃和外层透明板,方框外侧框口与箱门上部的安装口卡接,内层玻璃固定在方框的内侧框口上,在方框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在两滑槽下端的方框下框板上设有长开口,外层透明板的两侧边处于方框的滑槽内,外层透明板下部处于方框下框板的长开口中,两根橡皮筋下端连接外层透明板下部两边的孔A,两根橡皮筋的上端固定在方框的两侧内壁上部,拉线的一端连接在外层透明板下部的孔B上,拉线的另一端处于开口处。所述的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在方框的外侧框口外缘面上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卡接在箱门上部的安装口外部。所述的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在方框的内侧框口四周边部设有台阶,内层玻璃的外缘固定在所述台阶上。所述的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在两滑槽下端的方框下框板所述长开口两端内侧分别设有豁口,所述两橡皮筋设置在豁口中。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 所述的防尘电表箱观察窗,通过在观察窗的内层玻璃外部添加外层透明板,若无灰尘时可通过外层透明板、内层玻璃进行抄表作业,在环境较为恶略的环境下,利用箱门下部开口处裸露的拉线将外层透明板拉下来,便可清楚地观察电表的用电量;本技术尤其适用于锅炉房、灰尘较大的机加工厂房或粉尘装包车间、厂区使用,有效提高了抄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方便了用户观察电表的用电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玻璃罩、放大镜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表箱;2、空腔;3、观察窗;4、方框;5、箱门;6、内层玻璃;7、拉线;8、小门;9、开口 ;10、卡板;11、滑槽;12、台阶;13、橡皮筋;14、孔A ;15、孔B ;16、长开口 ;17、下框板;18、豁口 ;19、外层透明板。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1或2所述的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包括电表箱1、箱门5、小门8和观察窗3,箱门5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电表箱I门框一侧,在箱门5的下部设有小门8,观察窗3设置在箱门5上部,所述观察窗3包括方框4、内层玻璃6和外层透明板19,在方框4的外侧框口外缘面上设有卡板10,所述卡板10卡接在箱门5上部的安装口外部,在方框4的内侧框口四周边部设有台阶12,内层玻璃6的外缘固定在所述台阶12上,在方框4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11,在两滑槽11下端的方框4下框板17上设有长开口 16,所述长开口 16两端内侧分别设有豁口 18,所述两橡皮筋13设置在豁口 18中,外层透明板19的两侧边处于方框4的滑槽11内,外层透明板19下部处于方框4下框板17的长开口 16中,两根橡皮筋13下端连接外层透明板19下部两边的孔A14,两根橡皮筋13的上端固定在方框4的两侧内壁上部,拉线7的一端连接在外层透明板19下部的孔B15上,拉线7的另一端处于开口 9处。实施本技术所述的防尘电表箱观察窗,通过在观察窗3的内层玻璃6外部添加外层透明板19,电表处于电表箱I的空腔2内,平时小门8关闭,外层透明板19将内层玻璃6封闭在空腔2中,若无灰尘时可通过外层透明板19、内层玻璃6进行抄表作业,在环境较为恶略的环境下,利用箱门5下部开口 9处裸露的拉线7将外层透明板19拉下来,便可清楚地观察电表的用电量,抄表结束后松开拉线7,受到橡皮筋13的回弹作用,外层透明板19很快复位,使得内层玻璃6处于保护状态;本技术尤其适用于锅炉房、灰尘较大的机加工厂房或粉尘装包车间、厂区使用,有效提高了抄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方便了用户观察电表的用电量。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包括电表箱(1)、箱门(5)、小门(8)和观察窗(3),其特征是:?箱门(5)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电表箱(1)门框一侧,在箱门(5)的下部设有小门(8),观察窗(3)设置在箱门(5)上部,所述观察窗(3)包括方框(4)、内层玻璃(6)和外层透明板(19),方框(4)外侧框口与箱门(5)上部的安装口卡接,内层玻璃(6)固定在方框(4)的内侧框口上,在方框(4)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11),在两滑槽(11)下端的方框(4)下框板(17)上设有长开口(16),外层透明板(19)的两侧边处于方框(4)的滑槽(11)内,外层透明板(19)下部处于方框(4)下框板(17)的长开口(16)中,两根橡皮筋(13)下端连接外层透明板(19)下部两边的孔A(14),两根橡皮筋(13)的上端固定在方框(4)的两侧内壁上部,拉线(7)的一端连接在外层透明板(19)下部的孔B(15)上,拉线(7)的另一端处于开口(9)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包括电表箱(I)、箱门(5)、小门(8)和观察窗(3),其特征是:箱门(5)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电表箱(I)门框一侧,在箱门(5)的下部设有小门(8),观察窗(3)设置在箱门(5)上部,所述观察窗(3)包括方框(4)、内层玻璃(6)和外层透明板(19),方框(4)外侧框口与箱门(5)上部的安装口卡接,内层玻璃(6)固定在方框(4)的内侧框口上,在方框(4)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11),在两滑槽(11)下端的方框(4)下框板(17)上设有长开口(16),外层透明板(19)的两侧边处于方框(4)的滑槽(11)内,外层透明板(19)下部处于方框(4)下框板(17)的长开口( 16)中,两根橡皮筋(13)下端连接外层透明板(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鸿波朱红亚王广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