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壳体加工自动上料检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719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锥形壳体加工自动上料检料装置,是一种机械装置。能够对锥型壳体加工料进行梳理,使其以相同姿态输出。将锥形壳体以混乱状态从载货斗(18)的上端填入,壳体进入载货斗(18)后,在挡货块(17)的搅拌下,从载货盘(1)和载货斗之间的间隙进入载货槽(29),随载货盘逆时针方向运动。锥形壳在由最低端向高端传送,当运动到最上端时,由于重力作用,使壳体大头先掉入定向槽(30),贴着底盘(13)上表面随载货盘逆时针运动,经过底盘下料口(23)完成检料,以相同姿态排列输出,达到自动加工自动上料要求。独特的双轴反转设计,保证锥型壳体顺利入槽及输出。快速,灵活,操作简便,适用性强。(*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锥形壳体加工自动上料检料装置,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端面大小不同的圆锥壳由于两端面半径的不同,使得两端重量不同,在 运动的时候姿态会发生改变,即所有锥形壳体的大、小端面不是沿着同一个 方向。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先辨别锥形壳体的大小端面的方向,给加工带来 困难。目前尚未见有相关文献对此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锥形壳体加工自动上料检料装置,本装置保证了 锥形壳体出床时以相同的姿态,即所有的锥形壳体的大端面或小端面向着同 一个方向,满足后续加工的需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装置主要包括有载货斗18、底盘13、载货盘1和上转盘2,其中,载货斗18的下部内侧面 与底盘1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使载货斗18与底盘13围成一空间,在该空间内、 底盘13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载货盘1和上转盘2,载货盘1和上转盘2的外侧 面与载货斗18的内侧面之间留有用于使锥形壳体通过的间隙,其宽度为(l+x) Dl, (0. 1《x《(X 3),其中D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大端面的半径,载货盘1、 上转盘2与双轴电机连接,工作时两盘转向相反;在载货盘1的下表面按从 圆周边缘到圆心的方向依次布置有载货槽29和定向槽30,载货槽29沿载货 盘l径向的宽度为(l+x) Dl, (0.1《x《0.3),载货槽29沿载货盘1圆周 方向的长度为(l+x) L, (0. 1《X《0.3) , 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长度;定向 槽30沿载货盘1径向的长度为(l+x) L(O. l《x《0.3),定向槽30沿载货盘 l圆周方向的宽度为(l+x) Dl, (0. l《x《0.3),其中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 的长度,载货槽29沿圆周方向的长度是定向槽30沿圆周方向宽度的二倍;在底盘13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还布置有滚珠21、斜坡22、下料口23,滚珠 21通过滚珠座20固定在底盘13上,在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与滚珠21成85 95 度圆周角的位置布置有下料口 23,下料口 23在定向槽30的正下方并沿载货 盘l的径向布置,下料口23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的宽度为(l+x) Dl(O. Kx 《0.3),沿载货盘l径向的长度为(l+x) L(O. Kx《0. 3),其中,Dl为待 传送锥形壳体的大端面的半径,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长度;在下料口23与 滚珠21之间设置有一斜坡22,在下料口 23与滚珠21之间的底盘13的上表 面设置有一斜坡22,面向滚珠侧的一端为斜坡的低端。所述的载货盘1与双轴电机的连接方式为,星形轮IO与双轴电机的转轴 相连接,三个爪子11通过小传轴9与载货盘1固定连接,三个爪子11被弹 簧8箍在星形轮11周围,爪子11的爪齿与星形轮11的星形轮齿相咬合。在上转盘2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沿径向布置的挡货块17。在底盘13的上表面还固定有两个滚轮座5,在滚轮座5内设置有滚轮6, 滚轮的表面与载货盘1的下表面相接触。使用本装置时,将底盘1与水平方向成35° 60°角度放置,并且设置 有滚珠21的一端放置在最高处。将锥形壳体从载货斗18的上端填入,壳体 进入载货斗后,在挡货块17的搅拌下,从载货盘l和载货斗之间的间隙进入 载货槽29,锥形壳沿着从斜坡22向滚珠21的方向由最低端向高端传送,在 传送到最高端即滚珠21处之前,要先通过一个由高到低的斜坡,在通过斜坡 时,如果锥形壳的大头在前,即高处,重心前倾,锥形壳体因重力作用向前 滑入定向槽;如果锥形壳体小头在前,即高处,则重心靠后,锥形壳顺利通 过滚坡直行,直至碰到滚珠21时,滚珠抬高壳体前部,使重心向后,锥形壳 体因重力作用向后滑入定向槽。滚坡和滚珠设计保证壳体以任何姿态通过时, 都能以大头先掉入定向槽30,达到定向目的。本技术优点1)由于壳体两端不对称, 一端轻一端重,在工作过程中,使壳体重心发 生偏移,顺次按照相同的方向落入定向槽,以待输出;2) 独特的双轴反转设计,使载货盘和上转盘反向相对旋转,使加工件能 顺利进入刮货槽待检,工作过程流畅无停滞;3) 星形轮和爪子设计使载货盘工作时如果发生卡壳现象可以自动回位,保证工作流程无停顿,也保护了双轴电机以防发生过载。附图说明图l上料检料装置横截面图图2锥形壳体说明图3上料检料装置图1的C向视图图4图3中滚轮及滚轮座A-A剖视图图5上料检料装置图1的D向视图图6底盘加工示意图图7星形轮、爪子示意图图8应用实例示意图图9图5的E向图图中1、载货盘,2、上转盘,3、刮货齿,4、定向齿,5、滚轮座,6、 滚轮,7、滚轮轴,8、弹簧,9、小转轴,10、星形轮,ll爪子,12、弹簧螺 钉,13、底盘,14、螺母,15、油塞,16托盘,17、挡货块,18、载货斗, 19、弹簧,20、垫块,21、滚珠,22、斜坡,23、下料口, 24、废料口, 25、 上料检料装置,26、双轴减速机,27、微型减速机,28、锥形壳体,29、载 货槽,30、定向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图8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待传送壳体的大端面的直径D2为20mm,小端面的直径Dl为 15腿,两个端面的距离L为45mm,锥形壳体为不锈钢锥体。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载货斗18、底盘13、载货盘1和上转盘2,其中, 载货斗18的下部内侧面与底盘13的外侧面铆接,载货斗18与底盘13围成 一空间,在该空间内、底盘13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载货盘1和上转盘2,载货盘1和上转盘2的外侧面与载货斗18的内侧面之间留有用于使锥形壳体滑过的间隙,其宽度为26mm。载货盘1、上转盘2与双轴电机连接,工作时两盘 转向相反。在载货盘1的下表面沿边缘到中心沿径向依次布置有载货槽29和定向槽 30。具体布置方式为在载货盘l的下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16个刮货 齿3,单个刮货齿3沿载货盘1的径向布置,每两个相邻的刮货齿3靠近圆周 边缘处的部分组成载货槽29,载货槽29沿载货盘1径向的宽度为24mm,载 货槽29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的长度为54mm。在载货盘1的下表面沿圆周方 向均匀分布有16个定向齿4,定向齿4与刮货齿3间隔布置,即每两个定向 齿4之间为一个刮货齿3,每两个刮货齿3之间为一个定向齿4。每个定向齿 4沿载货盘1的径向布置,每两个相邻的定向齿4和刮货齿3构成定向槽30, 定向槽30沿载货盘l径向的长度54mm,定向槽30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的宽 度为27mm。在底盘13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依次布置有滚珠21、斜坡22、下料口 23。 在底盘13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座20,弹簧19一端固定与支撑座,另一端固 定与滚珠21。锥形壳体运动通过滚珠21时,滚珠给其一端一个向上的推力, 达到定向入槽的要求。斜坡22为底盘13上表面的一凸起结构,结构如图9 所示,位于滚珠侧的一端为斜坡相对低的一端。在底盘13上还设置有下料口 23和废料槽24,下料口 23与滚珠21沿载 货盘1的圆周方向成90度布置,下料口 23在定向槽30的正下方并沿载货盘 1的径向布置,下料口 23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的宽度为24mm,沿载货盘1径 向的长度为54腿,废料槽24与滚珠21沿载货盘1的圆周方向成180度布置, 规格位10mm*30ram,壳体运动经过废料槽,如果带有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壳体加工自动上料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有载货斗(18)、底盘(13)、载货盘(1)和上转盘(2),其中,载货斗(18)的下部内侧面与底盘(1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使载货斗(18)与底盘(13)围成一空间,在该空间内、底盘(13)的上方依次设置有载货盘(1)和上转盘(2),载货盘(1)和上转盘(2)的外侧面与载货斗(18)的内侧面之间留有用于使锥形壳体通过的间隙,其宽度为(1+x)D1,(0.1≤x≤0.3),其中D1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大端面的半径,载货盘(1)、上转盘(2)与双轴电机连接,工作时两盘转向相反;在载货盘(1)的下表面按从圆周边缘到圆心的方向依次布置有载货槽(29)和定向槽(30),载货槽(29)沿载货盘(1)径向的宽度为(1+x)D1,(0.1≤x≤0.3),载货槽(29)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的长度为(1+x)L,(0.1≤x≤0.3),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长度;定向槽(30)沿载货盘(1径向的长度为(1+x)L(0.1≤x≤0.3),定向槽(30)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的宽度为(1+x)D1,(0.1≤x≤0.3),其中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长度,载货槽(29)沿圆周方向的长度是定向槽(30)沿圆周方向宽度的二倍;在底盘(13)的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还布置有滚珠(21)、斜坡(22)、下料口(23),滚珠(21)通过滚珠座(20)固定在底盘(13)上,在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与滚珠(21)成85~95度圆周角的位置布置有下料口(23),下料口(23)在定向槽(30)的正下方并沿载货盘(1)的径向布置,下料口(23)沿载货盘(1)圆周方向的宽度为(1+x)D1(0.1≤x≤0.3),沿载货盘1径向的长度为(1+x)L(0.1≤x≤0.3),其中,D1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大端面的半径,L为待传送锥形壳体的长度;在下料口(23)与滚珠(21)之间的底盘(13)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斜坡(22),面向滚珠侧的一端为斜坡的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刘腾鄢歆刘学胜张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