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用于大面积工业除尘的除尘器,主要由机壳、位于机壳内的分离装置和安装于机壳盖上的吸尘装置构成,吸尘装置内设三通组合变径管,分离装置设有旋风除尘、布袋除尘二级除尘,该机运用三通组合变径管能产生负压的特性达到除尘目的,机内无任何机械转动部件,具有无磨损,无发热,运行时间不受限制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尤其是能用于大面积工业除尘的负压式除尘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除尘通常采用水冲洗除尘和真空泵除尘两种方式,由于水冲洗除尘的用水量相当大,当前水资源又很紧缺,因此这种除尘方式对水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真空泵除尘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电机带动风机叶轮叶片旋转产生的真空进行除尘,因电机过热易烧损,所以电机运行时间不能过长,不适于大面积的除尘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除尘技术中存在的浪费水资源、电机过热易烧损、大面积除尘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除尘的负压式除尘器,该除尘器利用工厂现有的气源或空压机为动力,无机械转动部件,没有磨损,不仅不易损坏,而且不发热,运行时间不受限制,非常适于大面积的除尘工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尘器至少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分离装置和安装于机壳盖上的吸尘装置,吸尘装置的三通组合变径管由喷嘴、混合室和位于混合室一端的输送管组成,喷嘴置于混合室内,喷嘴为一阶梯形的内空管,其内径逐级减小,喷嘴、混合室、输送管分别与外部气源或空压机、吸尘管、分离装置的旋风除尘腔连通,分离装置的上部为气体出口,下部为旋风除尘腔,旋风芯位于旋风除尘腔内,旋风芯内置二级除尘布袋,旋风除尘腔的下端为集尘袋。该除尘器运用三通组合变径管能产生负压的特性,使整机处于负压状态,吸取粉尘、污油、污水等,当含尘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除尘器以后,会保持高速旋转,旋转过程中灰和空气则因质量差产生不同的离心力,使气流上下分开形成双旋涡运动,灰尘在旋风除尘腔底部产生强烈分离作用。分离至外围的较粗的颗粒沿外围由下旋涡带至除尘腔底部,进入集尘袋;另一部分较细的灰尘颗粒由上旋涡带至上部,形成强烈的旋风灰尘环,产生细粒的集聚作用,通过二级除尘布袋进行二次除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负压式除尘器使用的动力源为工厂的现有气源或空压机,代替传统吸尘器以电机作动力,能够节能,且该机采用了旋风除尘和布袋式除尘的二级除尘方式,经检测除尘效率可高达99%,并且该机无机械转动部件,无磨损,不发热、运行时间不受限制,特别适于大面积的工业除尘工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三通组合变径管的剖面图; 图3是本技术滤网架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吸头,2.硬管,3.软管,4.接头,5.三通组合变径管,5.1喷嘴,5.2混合室,5.3输送管,6.吸入口,7.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8.过滤减压阀+油雾器二联件,9.连接管,10.旋风除尘腔,11.卡槽,12.旋风芯,13.布袋,14.滤网架,14.1塑料空心圆环,14.2金属丝,14.3金属丝圆圈,15.集尘袋,16.电容传感器,17.信号指示灯,18.机壳,19.检查门,20.变径管,21.消音器,22.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除尘器主要由圆筒状机壳18、吸尘装置、分离装置和料位检测装置构成,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与三通组合变径管5,由图2可知三通组合变径管5由喷嘴5.1、混合室5.2和位于混合室一端的输送管5.3组成,喷嘴5.1置于混合室5.2内,喷嘴5.1为一阶梯形的内空管,其内径逐级减小,喷嘴5.1、混合室5.2、输送管5.3分别与外部气源或空压机、吸尘管、分离装置的旋风除尘腔10连通,喷嘴5.1与外部气源或空压机之间设置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7、过滤减压阀+油雾器二联件8,用于控制除尘器内的真空状态,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7可选用型号为JM-05的,过滤减压阀+油雾器二联件8可选用型号为SFC-400的,吸尘管包括吸头1、硬管2和软管3,硬管2可为镀铬管,软管3可为塑料管,硬管2与软管3采用内套接方式连接,软管3通过管接头4与三通组合变径管5连接,管接头4可选用型号为SPOC10-04的,分离装置的上部为气体出口,下部为旋风除尘腔10,旋风除尘腔10通过连接管9与输送管5.3连通,旋风除尘腔10为中空的圆柱与圆台形,旋风芯12位于旋风除尘腔10内,旋风芯12外形为圆桶形,旋风芯12内置二级除尘布袋13,布袋13安装于滤网架14上,如图3所示,滤网架14由塑料空心圆环14.1、金属丝14.2与金属丝圆圈14.3组成,旋风除尘腔10的下端为集尘袋15,为便于装卸,集尘袋15通过卡槽11连接于旋风除尘腔10下部,集尘袋15的状况可通过料位检测装置检测,料位检测装置由电容传感器16与信号指示灯17组成;电容传感器16安装在机壳18内壁上,指示灯17安装在机壳外壁与电容传感器16对应的部位,电容传感器16可选用型号为LJC18A3-T-Z/BX的传感器,为便于检查,在除尘器机体上还设有检查门19,分离装置上部的气体出口由变径管20和消音器21构成,变径管20外形为空心圆台形,下部螺纹连接旋风芯12,上部螺纹连接消声器21,为使除尘器移动方便,机壳18下部还设有万向轮22。负压式除尘器吸尘前,先将气源或空压机的出口用塑料管3与负压式除尘器的吸入口6连接,压缩空气通过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7,进入过滤减压阀+油雾器二联件8。开启气源或空压机,便进入吸尘准备状态,此时,将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7置于导通状态,通过过滤减压阀+油雾器二联件8调节压力,使三通组合变径管5内的真空度达到最大值,便可进入吸尘状态。由吸头1吸入的粉尘空气并进入气腔中,当含粉尘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旋风除尘器10以后,进行高速旋转,利用粉尘和空气的质量差产生不同的离心力,使气流上下分开形成双旋涡运动,灰尘在内筒底部产生强烈分离作用。分离至外壁的较粗的颗粒沿外壁由下旋涡带至除尘器底部,进入集尘袋15;另一部分含尘气流进入第二级布袋13,经过布袋13过滤后,压缩空气通过变径管20与消声器21,降低噪音后,排向大气。当吸入的灰尘达到最高料位的时候,本机设置的电容传感器16的信号指示灯17会发出信号,吸尘装置不再工作,此时便可更换装满灰尘的集尘袋15,集尘袋15可用一次性的塑料垃圾袋,以避免一般除尘器需清扫集尘袋而造成的二次污染。本技术提供的除尘器还可安装在机床上,作为机床的清洁辅助设备,清除加工后机床上的金属屑。权利要求1.一种除尘器,至少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分离装置和安装于机壳盖上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装置的三通组合变径管由喷嘴、混合室和位于混合室一端的输送管组成,喷嘴置于混合室内,喷嘴为一阶梯形的内空管,其内径逐级减小,喷嘴、混合室、输送管分别与外部气源或空压机、吸尘管、分离装置的旋风除尘腔连通,分离装置的上部为气体出口,下部为旋风除尘腔,旋风芯位于旋风除尘腔内,旋风芯内置二级除尘布袋,旋风除尘腔的下端为集尘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喷嘴与外部气源或空压机之间设置两位三通方向控制阀、过滤减压阀+油雾器二联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气体出口由变径管和消音器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机壳为圆筒体,旋风除尘腔为中空的圆柱和圆台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机壳上与集尘袋对应的位置设有料位检测装置,料位检测装置由电容传感器及信号指示灯组成,电容传感器安装在机壳内壁上,指示灯安装在机壳外壁与电容传感器对应的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器,至少包括机壳、位于机壳内的分离装置和安装于机壳盖上的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吸尘装置的三通组合变径管由喷嘴、混合室和位于混合室一端的输送管组成,喷嘴置于混合室内,喷嘴为一阶梯形的内空管,其内径逐级减小,喷嘴、混合室、输送管分别与外部气源或空压机、吸尘管、分离装置的旋风除尘腔连通,分离装置的上部为气体出口,下部为旋风除尘腔,旋风芯位于旋风除尘腔内,旋风芯内置二级除尘布袋,旋风除尘腔的下端为集尘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风莲,盛宗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