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624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包括底座、螺旋进料装置、头罩、通气口、筒体、轴向抄板、螺旋导板、传动装置、支承装置、尾罩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壁圆周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分隔布置有轴向抄板和螺旋导板,在筒体的出气口一侧布置有螺旋导板。物料在炉内的运行方式为螺旋推流。该装置可增大物料与高温气体的接触时间与接触面积进行充分热交换,同时实现干燥后物料的气固分离,提高了滚筒式烘干炉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尤其是针对竹木材颗粒状物料。
技术介绍
滚筒式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滚筒内通入高温气体对物料进行烘干。待烘干的物料从滚筒的一端输入,在滚筒旋转过程中通过物料自重,相互间推挤或是在滚筒内壁螺旋导板的作用下均匀移动。烘干后的物料从滚筒另一端输出。传统的螺旋滚筒烘干机由于在滚筒中高温气体与物料接触面积小,传热时间短,干燥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通过加装升举式扬料板,滚筒烘干机的烘干效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但在被烘干物料是颗粒状物质的情况下,物料经过扬料板后一部分会以粉尘的形式被热空气从排气口带出,最终导致物料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实现被烘干物料的气固分离,提高烘干装置能量利用率,降低物料损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包括底座、螺旋进料装置 、头罩、通气口、筒体、轴向抄板、螺旋导板、传动装置、支承装置、尾罩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壁圆周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分隔布置有轴向抄板和螺旋导板,在筒体的出气口一侧布置有螺旋导板。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点为轴向抄板由2-8块均匀布置的矩形面板组成,每块矩形面板垂直轴向安装于筒体内壁;螺旋导板呈螺旋叶状固定于筒体内壁。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点为间隔相邻的两组轴向抄板错开布置,在筒体的轴向投影面上,所有相邻的轴向抄板的投影线两两之间夹角相等。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点为筒体形状为圆柱形,长度与直径之比为5: 1-15: I。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点为筒体中轴线与水平面倾斜夹角为1-5度。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点为所述筒体的转速为4-lOr/min。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点为所述矩形面板的高度为筒体半径的1/4-1/3。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点为螺旋导板的相邻螺旋间距,螺旋导板的高度,筒体的转速与物料烘干装置投料速率E满足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螺旋进料装置(2)、头罩(3)、通气口、筒体(5)、轴向抄板(6)、螺旋导板(7)、传动装置(8)、支承装置(9)、尾罩(11)和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筒体(5)的内壁圆周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分隔布置有轴向抄板(6)和螺旋导板(7),在筒体(5)的出气口一侧布置有螺旋导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包括底座(I)、螺旋进料装置(2)、头罩(3)、通气口、筒体(5)、轴向抄板¢)、螺旋导板(7)、传动装置(8)、支承装置(9)、尾罩(11)和出料口(12),其特征在于:筒体(5)的内壁圆周上按照一定的间距分隔布置有轴向抄板(6)和螺旋导板(7),在筒体(5)的出气口一侧布置有螺旋导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轴向抄板(6)由2-8块均匀布置的矩形面板组成,每块矩形面板垂直轴向安装于筒体(5)内壁;螺旋导板(7)呈螺旋叶状固定于筒体(5)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物制炭过程中的物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间隔相邻的两组轴向抄板(6)错开布置,在筒体(5)的轴向投影面上,所有相邻的轴向抄板(6)的投影线两两之间夹角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会高立鹏夏晓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创力生物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