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热水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大多为直接进水和直接出水方式,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当进水压较大时,进入即热杯的水流会扰动即热杯内的水,即热杯内的水产生波动,导致流出即热杯的水出现忽冷忽热现象,直接影响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为克服这种缺陷,特对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它能有效地减少进水对即热杯内的水的扰动,使出水温度保持稳定。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杯体,杯体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电热管,其中杯体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将杯体内腔分隔出缓冲夹层,缓冲夹层与加热层之间留有使两者连通的通水口,进水管的出水口伸进缓冲夹层内并与通水口错开,进水管出水口的中心线与导流板成一夹角。所述导流板位于电热管的下方,缓冲夹层位于杯体内腔的底部。根据冷热水分层特性,缓冲夹层设置于杯体内腔的底部能有效保证冷热水分层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冷水进入时对分层的干扰。所述导流板与杯体内壁相焊接。所述通水口位于导流板的两端,以延长进水在缓冲夹层内的流动时间,最大限度地使其趋于平缓后再流出缓冲夹层。所述通水口位于导流板的两端,进水管的出水口朝向导流板的中部。或通水口位于导流板的一端,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导流板的另一端。所述杯体由杯身、及封闭杯身两端的杯盖组成,进水管、出水管位于杯身上,电热管安装在其中一杯盖上。所述导流板的长度为杯身长度的2/3、/10,以保证进入即热杯的水流在缓冲夹层内有足够的流动距离,获得足够的缓冲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包括杯体(1),杯体(1)上设有进水管(2)、出水管(3)和电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内设有导流板(5),导流板(5)将杯体内腔分隔成缓冲夹层与加热层,缓冲夹层与加热层之间留有使两者连通的通水口,进水管(2)的出水口伸进缓冲夹层内并与通水口错开,进水管(2)出水口的中心线与导流板(5)成一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包括杯体(1),杯体(I)上设有进水管(2)、出水管(3)和电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I)内设有导流板(5),导流板(5)将杯体内腔分隔成缓冲夹层与加热层,缓冲夹层与加热层之间留有使两者连通的通水口,进水管(2)的出水口伸进缓冲夹层内并与通水口错开,进水管(2)出水口的中心线与导流板(5)成一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位于电热管(4)的下方,缓冲夹层位于杯体内腔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与杯体内壁相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口位于导流板(5)的两端,进水管(2)的出水口朝向导流板(5)的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热式电热水器的即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口位于导流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远璋,李学研,蓝艳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