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合拉接锚固式人行道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38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拼合拉接锚固式人行道地砖。它由插条、砖体、套筒、插槽、砖托、螺钉和填充腔构成。砖托为一正方形的方框,砖托的边框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直角梯形。填充腔是位于砖托中部的倒正四棱台空间。砖托位于砖体的正下方,在砖托的四角与所述套筒竖直正对的位置分别有一竖向的通孔,每个通孔中有一螺钉自下而上穿过此通孔并插入到其上方的套筒中并与套筒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相邻的地砖之间不仅在平面的四个方向上能够相互制约、相互固定,而且在竖直方向上也能够起到良好的相互依托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拼合拉接锚固式人行道地砖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人行道地砖其正反面均为平面,铺设时都是先用水泥对土地地面找平,然后将人行道地砖通过水泥的粘接力铺设于地面上。由于水泥层的下方为土层,其质地松软,稳定性较差,同时,各地砖相对独立,没有任何相互拉接、锁固措施,因此局部土层的平面发生凹凸变形会直接引起其上方的地砖发生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地砖与其下方的土壤、水泥的结合力丧失。这种情况下,一旦行人踩到松动的地砖上,地砖在竖直方向作活塞运动,沉积在地砖的底面以及相邻地砖之间缝隙中的雨水,就会猛然溅起,将行人的裤子溅湿、弄脏,这一现象已成为各个城市广场铺地的通病。因此很多城市的广场都出现了将人行道地砖拆了又铺,铺了又拆的现象,这是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发生此问题的根源,更没有消除此问题根源的有效技术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与地面具有较强的结合力、能够杜绝砖缝的污水溅起的拼合拉接锚固式人行道地砖。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拼合拉接锚固式人行道地砖,由插条、砖体、套筒、插槽、砖托、螺钉和填充腔构成。其中,砖体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拼合拉接锚固式人行道地砖,由插条、砖体、套筒、插槽、砖托、螺钉和填充腔构成,其特征是:砖体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在砖体的四角的底面分别有一凹孔,每个凹孔中粘接有一套筒,套筒的内侧壁有螺纹,砖托为一正方形的方框,砖托的平面外轮廓与所述砖体的平面外轮廓大小一致,砖托的边框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底成45°夹角,填充腔是位于砖托中部的倒正四棱台空间,砖托的每一个外侧壁上均有一个与砖托为一整体的、沿水平方向的插条和一个凹陷于此侧壁的、沿水平方向的插槽,位于同一侧壁上的砖托和插槽之间的平面距离的中点同时也是此条侧壁在平面上的中点,所述砖托的长度比插槽的深度长,每个砖托的插条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合拉接锚固式人行道地砖,由插条、砖体、套筒、插槽、砖托、螺钉和填充腔构成,其特征是:砖体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在砖体的四角的底面分别有一凹孔,每个凹孔中粘接有一套筒,套筒的内侧壁有螺纹,砖托为一正方形的方框,砖托的平面外轮廓与所述砖体的平面外轮廓大小一致,砖托的边框的横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底成45°夹角,填充腔是位于砖托中部的倒正四棱台空间,砖托的每一个外侧壁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云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