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包括捕雾架、捕雾器和捕雾清洗装置,捕雾架与捕雾清洗装置固定连接,捕雾器吊装入捕雾架内,所述的捕雾器内包含有迷宫式叶片。本装置不仅除雾效果佳,而且不易堵塞、易清洗,从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直冷塔,所述直冷塔的顶部设置有上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荒煤气中的水份和杂质的装置,其具体涉及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及包含该捕雾装置的直冷塔。
技术介绍
产生兰碳的过程会产生荒煤气,荒煤气必须经过冷却后再进行净化处理。在冷却过程中,让荒煤气通过低温水,这样会使冷却后的荒煤气中含有较重的水份,因此通常会在直冷塔的顶部设置捕雾装置,将荒煤气中的水份和杂质分离出来。原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设计的直冷塔捕雾段由丝网除沫器和除沫支承件构成,这种捕雾方式的除雾效果虽好,但兰炭通过馏分后产生的荒煤气中含有许多杂质,通过直冷塔冷却后,所有煤气中的杂质和水份全部被丝网除沫器除掉,这样很容易造成丝网除沫器堵塞,加之丝网不能清洗,因此丝网除沫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经常检修、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本装置不仅除雾效果佳,而且不易堵塞、易清洗,从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雾架、捕雾器和捕雾清洗装置,捕雾架与捕雾清洗装置固定连接,捕雾器吊装入捕雾架内,所述的捕雾器内包含有迷宫式叶片。作为所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迷宫式叶片的横截面为波峰和波谷均有凹槽的波纹形。作为所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凹槽为方形,所述方形凹槽的一端边与波峰的一边重合,底边与波峰的另一边平行,另一端边与波峰的一边平行;或所述方形凹槽的一端边与波谷的一边重合,底边与波谷的另一边平行,另一端边与波谷的一边平行。作为所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捕雾器中迷宫式叶片的密度为50。作为所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捕雾架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槽。作为所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捕雾清洗装置包含喷洒管与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喷洒管上。作为所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喷头沿喷洒管长轴的轴线方向分布。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采用捕雾架、捕雾器和捕雾清洗装置的结构,不仅除雾效果佳,且易清洗,从而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采用带有凹槽的波纹形叶片,增强了气液分离的效果,从而使捕雾效果较佳。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将喷头沿喷洒管长轴方向布置,可以增强清洗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冷塔,所述直冷塔的顶部设置有上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J-U ρ α装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捕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捕雾器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直冷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 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包括捕雾架1、捕雾器2和捕雾清洗装置3,捕雾架I与捕雾清洗装置3在固定点5固定连接,捕雾器2吊装入捕雾架I内,捕雾器2上部的两凸边卡在法兰6上进行安装固定,所述的捕雾器2内包含有迷宫式叶片21。所述的捕雾架I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槽4。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迷宫式捕雾装置,不仅除雾效果佳,且易清洗,从而延长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所述的迷宫式叶片21的横截面为波峰和波谷均有凹槽211的波纹形。所述的凹槽211为方形,所述方形凹槽的一端边与波峰的一边重合,底边与波峰的另一边平行,另一端边与波峰的一边平行;或所述方形凹槽的一端边与波谷的一边重合,底边与波谷的另一边平行,另一端边与波谷的一边平行。采用带有凹槽的波纹形叶片,增强了气液分离的效果,从而使捕雾效果较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捕雾器中迷宫式叶片的密度为50。这一密度使捕雾器的气液分离效果较佳。如图1所示,所述捕雾清洗装置3包含喷洒管31与喷头32,所述喷头32设置在喷洒管31上。且所述的喷头32沿喷洒管31长轴的轴线方向分布。设置捕雾清洗装置使整个捕雾器的清洗更加方便,减少了阻塞的风险,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采用此种喷头与喷洒管的布置方式使清洗的效果较佳。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不仅除雾效果佳,而且不易堵塞、易清洗,从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冷塔,所述直冷塔的顶部设置有上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迷宫式捕雾装置设置在直冷塔的项部,图1为图4中A处放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迷宫式捕雾装置通过支撑点7与直冷塔筒体焊接在一起。当气体进入直冷塔上升到顶部时,通过捕雾架中的捕雾器,气体撞击捕雾器中的迷宫式叶片,液体与捕雾器中的叶片撞击后流入液体收集槽;气体通过捕雾器中迷宫式叶片的缝隙流出,再经过直冷塔中的气体流出口流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直冷塔除雾效果较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雾架、捕雾器和捕雾清洗装置,捕雾架与捕雾清洗装置固定连接,捕雾器吊装入捕雾架内,所述的捕雾器内包含有迷宫式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迷宫式叶片的横截面为波峰和波谷均有凹槽的波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方形,所述方形凹槽的一端边与波峰的一边重合,底边与波峰的另一边平行,另一端边与波峰的一边平行;或所述方形凹槽的一端边与波谷的一边重合,底边与波谷的另一边平行,另一端边与波谷的一边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雾器中迷宫式叶片的密度为50。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雾架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槽。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雾清洗装置包含喷洒管与喷头,所述喷头设置在喷洒管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沿喷洒管长轴的轴线方向分布。8.一种直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冷塔的顶部设置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包括捕雾架、捕雾器和捕雾清洗装置,捕雾架与捕雾清洗装置固定连接,捕雾器吊装入捕雾架内,所述的捕雾器内包含有迷宫式叶片。本装置不仅除雾效果佳,而且不易堵塞、易清洗,从而增加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直冷塔,所述直冷塔的顶部设置有上述的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文档编号B01D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宫式捕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雾架、捕雾器和捕雾清洗装置,捕雾架与捕雾清洗装置固定连接,捕雾器吊装入捕雾架内,所述的捕雾器内包含有迷宫式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从元,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顺圆石化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