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009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包括有吸收筒,所述吸收筒上部的内径小于下部的内径,在吸收筒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塔板,而在吸收筒下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吸收筒的下部设置有若干块的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所述液体分布板以上下平行且相互错开而使上升气流形成弯曲通道设置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装置能有效地防止液体泡沫从吸收筒的下部浮上来而导致气液比过大,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吸收率,使得二氧化碳和氨气充分接触反应而生成甲铵,有效地降低了尿素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尿素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尿素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720080462.4名称为《尿素装置一段氨吸收塔》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尿素生产装置的一段氨吸收塔,具有上、下布置的精洗段和鼓泡段,所述精洗段设有若干塔板,所述鼓泡段设有介质分布器;所述鼓泡段还设有由若干块多孔板构成的介质二次分布器,该介质二次分布器位于介质分布器上方;各多孔塔板上的介质流通孔的孔径由下而上递减,各多孔塔板上的介质流通孔的数量由下而上递增。它适用于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中一段氨吸收塔内件改造,使尿素未反应物一段吸收塔鼓泡段鼓泡分布均匀、吸收更加充分、精洗段负荷降低、回流氨用量降低,稳定生产操作、节能降耗作用明显。但是,该吸收塔的塔板通量小,气液比过大,从而使得二氧化碳吸收不完全,因此生产效率不高,所以,该吸收塔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过氨水回收而生成甲铵溶液的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包括有吸收筒,所述吸收筒上部的内径小于下部的内径,在吸收筒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塔板,而在吸收筒下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筒的下部设置有若干块的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所述液体分布板以上下平行且相互错开而使上升气流形成弯曲通道的结构设置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若干块的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的具体数目为三块。再改进,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进气管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通过进气管与气源相连接。再改进,所述通气管为双圆环形,且两个圆环之间通过相互交叉排列的直管相连接。再改进,所述通气管上沿环向分布有气孔。再改进,所述气孔的开孔方向均为斜向下,且倾斜角度为30° 60°。再改进,所述吸收筒的上部与下部的连接处为锥形结构。再改进,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能开启和关闭进气管的阀门。再改进,所述吸收筒的底部与冷却器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吸收筒的下部设置有若干块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所述液体分布板以上下平行且相互错开而使上升气流形成弯曲通道设置在一起,本结构能有效地防止液体泡沫从吸收筒的下部浮上来而导致气液比过大,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吸收率,使得二氧化碳和氨气充分接触反应而生成甲铵,因此本装置有效地回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尿素的生产成本,并提高了尿素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另外,本装置生产成本低,投资少,非常适用于尿素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气体分布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气体分布管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包括有吸收筒I,所述吸收筒I上部的内径小于下部的内径,在吸收筒I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塔板2,而在吸收筒I下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3,所述吸收筒I的下部设置有三块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4,所述液体分布板4以上下平行且相互错开而使上升气流形成弯曲通道的结构设置在一起。本装置的气体分布器3包括进气管31和通气管32,进气管31上设置有能开启和关闭进气管31的阀门35,所述通气管32通过进气管31与气源相连接,通气管32为双圆环形,且两个圆环之间通过相互交叉呈星光状的直管33相连接。通气管32上沿环向分布有气孔34,且气孔34的开孔方向均为斜向下,且倾斜角度a为30° 60°。吸收筒I的上部与下部的连接处为锥形结构。吸收筒I的底部与冷却器相连接。工作原理如下:将氨水从吸收筒I顶部的塔板2向下喷出而经过吸收筒I内腔后落到液体分布板4上,同时,打开进气管31上的阀门35,让未被吸收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氨气)通过进气管31进入通气管32,并通过通气管32上的气孔34进入吸收筒I下部的空腔中,与经过液体分布板4曲折流动后与流入吸收筒I下部内腔中的上升气流中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甲铵溶液,生成的甲铵溶液从吸收筒I底部出口 10流入下一道工序。在吸收筒I下部内腔中未反应完的气体(二氧化碳和氨气)经过液体分布板4继续上升而进入吸收筒I上部内腔中,与从塔板2中喷洒下来的氨水接触而继续反应,进一步生成甲铵溶液,从而将二氧化碳和氨气吸收至尽,因为液体分布板4为相互交错地安装在吸收筒I的下部,阻止液体泡沫的上浮,使二氧化碳和氨气能与氨水充分接触而吸收更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包括有吸收筒(1),所述吸收筒(1)上部的内径小于下部的内径,在吸收筒(1)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塔板(2),而在吸收筒(1)下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筒(1)的下部设置有若干块的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4),所述液体分布板(4)以上下平行且相互错开而使上升气流形成弯曲通道的结构设置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包括有吸收筒(I),所述吸收筒(I)上部的内径小于下部的内径,在吸收筒(I)上部的内腔中设置有塔板(2),而在吸收筒(I)下部的内腔中设置有气体分布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筒(I)的下部设置有若干块的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4),所述液体分布板(4)以上下平行且相互错开而使上升气流形成弯曲通道的结构设置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块的能除去泡沫的液体分布板(4)的具体数目为三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3)包括进气管(31)和通气管(32),所述通气管(32)通过进气管(31)与气源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尿素生产中的一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文裕罗学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