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水分离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百万核电机组中的汽水分离再热器用的汽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MSR)机组中,循环蒸汽主要在分离器完成汽水分离过程。现有汽水分离器的导水方式采用的是在分离板底部开矩形孔或者圆形孔的结构方式,该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消除逆压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图1和图2所示,在分离器汽水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分离板入口的速度分布不均导致分离板沿高度方向的静压分布不均匀,在分离板底部存在高静压力区域。而分离板底部较高的静压力会产生与液滴重力方向相反的逆压差,该压差会阻止液滴顺利地流入导水槽,使得分离板底部液位升高。当与液滴重力方向相反的压差足够大时,分离板底部液位会高于分离器支撑板的高度,液体溢出,导致液滴会再次被蒸气携带,这样会严重影响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消除逆压差影响的高效导水槽对于分离器分离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采用现有核电站机组的分离器完成循环蒸汽的汽水分离时,由于分离板底部较高的静压力会产生与液滴重力方向相反的逆压差,导致分离器的汽水分离效率较低,排水困难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汽水分离器。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一种汽水分离器包括槽体、盖板和多个分离板,多个分离板垂直设置在槽体的底板的上表面上,多个分离板的上端盖有盖板,槽体的底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分离器还包括多个导水管和与导水管数量相一致的端盖,每个所述导水管为筒状结构,每个所述导水管的底部连接有端盖,槽体的底板上的每一个通孔处均连通有一个导水管且所述导水管的上端与相应通孔连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水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槽体(3)、盖板(1)和多个分离板(2),多个分离板(2)垂直设置在槽体(3)的底板的上表面上,多个分离板(2)的上端盖有盖板(1),槽体(3)的底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多个通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多个导水管(4)和与导水管(4)数量相一致的端盖(5),每个所述导水管(4)为筒状结构,每个所述导水管(4)的底部连接有端盖(5),槽体(3)的底板上的每一个通孔(3?1)处均连通有一个导水管(4)且所述导水管(4)的上端与相应通孔(3?1)连通,每个所述导水管(4)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排水通孔(4?1),两个排水通孔(4?1)正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水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槽体(3)、盖板(I)和多个分离板(2),多个分离板(2)垂直设置在槽体(3)的底板的上表面上,多个分离板(2)的上端盖有盖板(1),槽体(3)的底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多个通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还包括多个导水管(4)和与导水管(4)数量相一致的端盖(5),每个所述导水管(4)为筒状结构,每个所述导水管(4)的底部连接有端盖(5),槽体(3)的底板上的每一个通孔(3-1)处均连通有一个导水管⑷且所述导水管⑷的上端与相应通孔(3-1)连通,每个所述导水管⑷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排水通孔(4-1),两个排水通孔(4-1)正对设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爱华,卢日时,郭民,耿凯,张月红,王健,何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辅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