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角机构及具有该顶角机构的婴幼儿床,顶角机构包括供婴幼儿床的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任二相邻者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连接的顶角件和弹性地卡合于顶角件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之间以使顶角件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相互锁定的弹性卡合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顶角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与纵向支撑件之间的连接可靠稳固、组装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幼儿照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顶角机构及具有该顶角机构的婴幼儿床。
技术介绍
床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结构轻巧的婴儿床亦是每个育婴家庭必备的家具之一。婴儿床的床架一般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及连接上框架与下框架的立柱,上框架包括设置于四角落的顶角件及枢接于顶角件的扶手管,扶手管及立柱通过顶角件衔接而稳固固定起来。传统的顶角件与立柱之间需要借助中间连接件来固定,例如采用螺钉或者铆钉固定连接,组装工作繁琐且工作量大,从而影响了加工婴幼儿床的组装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婴幼儿床的顶角件进行改良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稳固、组装方便、结构简单的顶角机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稳固、组装方便、结构简单的婴幼儿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角机构,包括供婴幼儿床的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任二相邻者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连接的顶角件,顶角机构还包括弹性地卡合于顶角件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之间以使顶角件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相互锁定的弹性卡合件。较佳地,顶角件包含供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任二相邻者分别连接的二个侧翼部及形成于二个侧翼部之间且供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连接的中间部,弹性卡合件弹性地卡合于中间部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之间。较佳地,中间部开设有供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插接的中间凹槽。较佳地,二个侧翼部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相互交错。优选地,二个侧翼部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垂直。较佳地,侧翼部开设有供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一者插接的侧翼凹槽。较佳地,二个侧翼部供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任二相邻者分别枢接。较佳地,弹性卡合件包含开设于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的定位凹及连接于顶角件且弹性地卡合于定位凹的弹性片。较佳地,弹性片形成有卡合于定位凹的定位凸,弹性卡合件通过定位凸与定位凹卡合锁定。较佳地,藉由将顶角件沿锁定方向移动而使定位凸卡合于定位凹,定位凸具有朝锁定方向设置的导向面,当顶角件沿锁定方向移动时,导向面抵顶于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的周面以防止弹性卡合件阻碍顶角件沿锁定方向移动。较佳地,藉由将顶角件沿锁定方向移动而使定位凸卡合于定位凹,定位凸具有朝锁定方向的相反方向设置的止脱面,当定位凸卡合于定位凹时,止脱面抵顶于定位凹的凹口周缘以防止顶角件沿相反方向移动而脱离于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较佳地,弹性卡合件包含弹性片,顶角件开设有供弹性片容置的穿孔,弹性片的一端连接于穿孔的周缘,弹性片的另一端弹性地卡合于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较佳地,顶角机构还包括覆盖穿孔的盖件。较佳地,藉由将顶角件沿锁定方向移动而使弹性片弹性地卡合于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顶角件包含第一卡合凸,盖件包含对应于第一卡合凸的第二卡合凸,第一卡合凸及第二卡合凸相互抵顶以防止顶角件沿锁定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婴幼儿床,包括多个横向支撑件、多个纵向支撑件及上述的顶角机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顶角机构通过弹性卡合件,实现了纵向支撑件与顶角件之间的可靠稳固连接,而且方便了使用者对婴幼儿床的组装操作,大大提高了组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结构简单,连接稳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婴幼儿床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婴幼儿床在顶角机构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一;图4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婴幼儿床在顶角机构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图5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纵向支撑件及顶角机构的剖面组合示意图6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角件及弹性卡合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一;图7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角件及弹性卡合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二;图8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盖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依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角件及盖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I横向支撑件;11端部;12第一定位孔;2纵向支撑件;3顶角机构;31顶角件;31a顶壁;311侧翼部;311a第二定位孔;312中间部;313弹性卡合件;314弹性片;315穿孔;316定位凸;316a导向面;316b止脱面;317第—^合凸;32盖件;321第二卡合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的婴幼儿床,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多个横向支撑件I及呈纵向设置的多个纵向支撑件2,还包括多个顶角机构3,多个横向支撑件I中的任二相邻者与顶角机构3相枢接以形成婴幼儿床的上框架,顶角机构3与多个纵向支撑件2中的一者相连接以形成婴幼儿床的侧框架。具体的,参照图2和图3,顶角机构3包括顶角件31及覆盖于顶角件31上的盖件32,顶角件31具有分别连接任二相邻的横向支撑件I的二个侧翼部311,在二个侧翼部311之间还设置有供任一纵向支撑件2连接的中间部312,顶角机构3还包括与中间部312及纵向支撑件2相卡合连接的弹性卡合件313,顶角件31通过弹性卡合件313与纵向支撑件2弹性卡合而互相锁定。较佳地,顶角件31呈中空设计,二个侧翼部311及中间部312 —体设计,侧翼部311设有供横向支撑件I插接的侧翼凹槽,中间部312设有供纵向支撑件2插接的中间凹槽,这样,任二个相邻的横向支撑件I分别与顶角件31 二侧的侧翼凹槽插接,顶角件31的中间部312处的中间凹槽供纵向支撑件2插接,且顶角件31通过弹性卡合件313与纵向支撑件2互相锁定,从而构成结构稳固的婴幼儿床架。参照图4,在侧翼部311上开设有用于与横向支撑件I相枢接的第二定位孔31 Ia,相应地,在横向支撑件I的端部11相应开有第一定位孔12。这样,横向支撑件I伸入侧翼部311的侧翼凹槽内,二者通过销钉配合实现枢转,从而实现了顶角件31与横向支撑件I的枢转连接。二个侧翼部311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相互交错,较佳地,二个侧翼部311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互相垂直,以稳固连接任二相邻的横向支撑件I。优选地,横向支撑件I与侧翼部311相接触的端部11为扁平结构,以避免横向支撑件I与顶角件31之间形成空隙以夹伤操作者的手。图5是纵向支撑件2与顶角机构3相结合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5,弹性卡合件313包括连接于顶角件31的中间部312处的纵向设置的弹性片314,顶角件31上还设有容置弹性片314的穿孔315,弹性片314的一端连接于穿孔315的周缘,弹性片314的另一端设置有在水平方向沿顶角件31的内部延伸的定位凸316。纵向支撑件2优选采用空心的管状结构,相应地,纵向支撑件2在与定位凸316相应的位置上开有供定位凸316卡合的定位凹21,这样,纵向支撑件2在纵向方向上被中间部312处的顶壁3Ia及定位凸316锁定,以实现稳固连接。较佳地,藉由将顶角件31沿锁定方向移动而使定位凸316卡合于纵向支撑件2上的定位凹21,定位凸316具有朝锁定方向设置的导向面316a,当顶角件31沿锁定方向移动时,导向面316a抵顶于纵向支撑件2的周面以防止弹性卡合件313阻碍顶角件31沿锁定方向移动,方便顶角件31上的卡合凸316沿导向面316a滑入开设在纵向支撑件2上的定位凹21内,以实现組装简单便利的目的。较佳地,藉由将顶角件31沿锁定方向移动而使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角机构,包括供婴幼儿床的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任二相邻者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连接的顶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机构还包括弹性地卡合于所述顶角件及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之间以使所述顶角件及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相互锁定的弹性卡合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角机构,包括供婴幼儿床的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任二相邻者及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一者连接的顶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机构还包括弹性地卡合于所述顶角件及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之间以使所述顶角件及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相互锁定的弹性卡合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件包含供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任二相邻者分别连接的二个侧翼部及形成于所述二个侧翼部之间且供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连接的中间部,所述弹性卡合件弹性地卡合于所述中间部及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开设有供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插接的中间凹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侧翼部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相互交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侧翼部在各自的延伸方向上相互垂直。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部开设有供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一者插接的侧翼凹槽。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侧翼部供所述多个横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任二相邻者分别枢接。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合件包含开设于所述多个纵向支撑件中的所述一者的定位凹及连接于所述顶角件且弹性地卡合于所述定位凹的弹性片。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角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形成有卡合于所述定位凹的定位凸。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亮,刘祖建,
申请(专利权)人:宝钜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