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8772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灰缸本体和烟灰收集盒,所述的烟灰缸本体为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扇形体,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也为一扇形体,而所述的烟灰收集盒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从烟灰缸本体的开口处插入到烟灰缸本体的内部,此外,所述的烟灰缸本体的上表面还开有烟灰进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烟灰缸设计为闭合式的,结构简单,烟灰处理方便,由于只有一个小的烟灰进入孔,使得进入烟灰缸内部的烟灰不会因为有风而四处飞散、造成环境污染,有效保护了环境卫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灰缸,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属于家居用品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烟灰缸为敞开式的,此种烟灰缸在存放了烟灰后,如果烟灰缸附近产生风,则很容易将烟灰缸内的烟灰吹起,而散发到空气中,造成不必要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且处理起来也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烟灰飞散影响环境卫生的烟灰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灰缸本体和烟灰收集盒,所述的烟灰缸本体为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扇形体,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也为一扇形体,而所述的烟灰收集盒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从烟灰缸本体的开口处插入到烟灰缸本体的内部,此外,所述的烟灰缸本体的上表面还开有烟灰进入口。进一步,所述的烟灰进入口设置在烟灰缸本体上表面的夹角处。所述的烟灰缸本体的夹角与烟灰收集盒的夹角的角度相同。更进一步,所述的烟灰缸本体的夹角为直角。而所述的烟灰缸本体的扇形体半径大于烟灰收集盒的扇形体半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烟灰缸设计为闭合式的,结构简单,烟灰处理方便,由于只有一个小的烟灰进入孔,使得进入烟灰缸内部的烟灰不会因为有风而四处飞散、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有效保护了环境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1、烟灰缸本体 2、烟灰收集盒 3、烟灰进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包括烟灰缸本体I和烟灰收集盒2,所述的烟灰缸本体I为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扇形体,所述的烟灰收集盒2也为一扇形体,而所述的烟灰收集盒2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的烟灰收集盒2从烟灰缸本体I的开口处插入到烟灰缸本体I的内部,此外,所述的烟灰缸本体I的上表面还开有烟灰进入口 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烟灰进入口 3设置在烟灰缸本体I上表面的夹角处。此外,所述的烟灰缸本体I的夹角与烟灰收集盒2的夹角的角度相同,便于烟灰收集盒2的插入和抽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烟灰缸本体I的夹角为直角,所述的灰收集盒2的夹角也为直角,且所述的烟灰缸本体I的扇形体半径大于烟灰收集盒2的扇形体半径,烟灰缸本体I和烟灰收集盒2达到相互配合的状态为最佳状态。本技术将烟灰缸设计为闭合式的,结构简单,烟灰处理方便,由于只有一个小的烟灰进入孔口,使得进入烟灰缸内部的烟灰不会因为有风而四处飞散、造成环境污染,有效保护了环境卫生。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灰缸本体和烟灰收集盒,所述的烟灰缸本体为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扇形体,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也为一扇形体,而所述的烟灰收集盒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从烟灰缸本体的开口处插入到烟灰缸本体的内部,此外,所述的烟灰缸本体的上表面还开有烟灰进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灰缸本体和烟灰收集盒,所述的烟灰缸本体为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扇形体,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也为一扇形体,而所述的烟灰收集盒的上端为开口端,且所述的烟灰收集盒从烟灰缸本体的开口处插入到烟灰缸本体的内部,此外,所述的烟灰缸本体的上表面还开有烟灰进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烟灰飞散的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