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玉专利>正文

炸油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8571 阅读:242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6-09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容易生产、使用操作方便、市场前景好、效率高的炸油条机。炸油条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拖带辊(2)装在油条机架(3)的底部和油条生坯出口(18)左侧上方,第一承面辊(6)和第一轧面辊(7)由第一松紧旋钮(9)固定在一起装在油条机架(3)底部另一端,第一进料斗(8)装在第一承面辊(6)的上方,第一拖带辊(2)和第一承面辊(6)由第一拖带(4)连结;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轧面辊(12)由第二松紧旋钮(11)固定在一起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第一轧面辊(7)的旁边,第二拖带辊(14)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切压辊(15),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拖带辊(14)由第二拖带(13)连结,第二进料斗(10)装在第二承面辊(5)的上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炸油条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机械,具体的就是油条的加工机械。
技术介绍
:截止目前炸油条制作加工还停留在手工擀面、制作油条生坯、在油烟熏呛中炸制成油条的传统技术上。使用传统技术炸油条存在效率低、不卫生、对加工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利用机械自动擀面、自动切坯、自动炸制、自动出锅的炸油条制作过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手工制作工程,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层擀面技术,通过切轧辊切出油条生坯,再由油锅炸制成油条的构思。炸油条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拖带辊(2)装在油条机架(3)的底部和油条生坯出口(18)左侧上方,第一承面辊(6)和第一轧面辊(7)由第一松紧旋钮(9)固定在一起装在油条机架(3)底部另一端,第一进料斗(8)装在第一承面辊¢)的上方,第一拖带辊(2)和第一承面辊¢)由第一拖带(4)连结,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轧面辊(12)由第二松紧旋钮(11)固定在一起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第一轧面辊(7)的旁边,第二拖带辊(14)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切压辊(15),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拖带辊(14)由第二拖带(13)连结,第二进料斗(10)装在第二承面辊(5)的上方,切压辊(15)嵌有压条(16)和切刀(17),切压辊(15)装在第一拖带(4)的上方紧贴着第一拖带(4)并靠近第一拖带辊(2),油锅(I)的一端装在油条机架(3)装有油条生坯出口(18) —端的下方,第一拨翻辊(19)装在油锅(I)锅口上靠近油条机架[3]处,第二拨翻辊(20)装在油锅(I)锅口中部,第三拨翻辊(21)装在油锅锅口紧挨着坡形锅口(22)处,油条收集斗(23)装在坡形锅口(22)的外侧。附图说明:附图是炸油条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拖带辊(2)装在油条机架(3)的底部和油条生坯出口(18)左侧上方,第一承面辊(6)和第一轧面辊(7)由第一松紧旋钮(9)固定在一起装在油条机架(3)底部另一端,第一进料斗(8)装在第一承面辊¢)的上方,第一拖带辊(2)和第一承面辊(6)由第一拖带(4)连结;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轧面辊(12)由第二松紧旋钮(11)固定在一起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第一轧面辊(7)的旁边,第二拖带辊(14)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切压辊(15),第二承面 辊(5)和第二拖带辊(14)由第二拖带(13)连结,第二进料斗(10)装在第二承面辊(5)的上方;切压辊(15)嵌有压条(16)和切刀(17),切压辊(15)装在第一拖带(4)的上方紧贴着第一拖带(4)并靠近第一拖带辊(2)。油锅(I)的一端装在油条机架(3)装有油条生坯出口(18) —端的下方,第一拨翻辊(19)装在油锅(I)锅口上靠近油条机架⑶处,第二拨翻辊(20)装在油锅(I)锅口中部,第三拨翻辊(21)装在油锅锅口紧挨着坡形锅口(22)处,油条收集斗(23)装在坡形锅口(22)的外侧。工作过程:将两块和好的油条面分别放进第一进料斗(8)、第二进料斗(10)中,第一进料斗(8)中的面块在重力的作用下经进料斗(8)的下部出口落在第一拖带(4)上,在第一拖带(4)的拖动下通过由第一松紧旋钮(9)调节后的第一承面辊¢)、第一轧面辊(7)之间轧出厚薄均匀面片由第一拖带(4)拖着向切压辊(15)方向移动,第二进料斗(10)中的面块在重力的作用下经第二进料斗(10)的下部出口落在第二拖带(13)上,在第二拖带(13)的拖动下通过由第二松紧旋钮(11)调节后的第二承面辊(5)第二轧面辊(12)之间轧出厚薄均匀的面片由第二拖带(13)拖着越过第二拖带辊(14)然后落在第一拖带(4)上的面片上面构成双层面片,双层面片由第一拖带(4)拖动经过切压辊(15)时由压条(16)压紧再由切刀(17)切成油条生坯,油条生坯经过油条生坯出口(18)进入油锅(I)炸制,在第一拨翻辊(19)的翻动下炸制成熟的油条经过第二拨翻辊(20)的推动向第三拨翻辊(21)移动,在第三拨翻辊(21)和坡形锅口(22)共同作用下,成熟的油条被拨出油锅进入油条收集斗(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炸油条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拖带辊(2)装在油条机架(3)的底部和油条生坯出口(18)左侧上方,第一承面辊(6)和第一轧面辊(7)由第一松紧旋钮(9)固定在一起装在油条机架(3)底部另一端,第一进料斗(8)装在第一承面辊(6)的上方,第一拖带辊(2)和第一承面辊(6)由第一拖带(4)连结,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轧面辊(12)由第二松紧旋钮(11)固定在一起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第一轧面辊(7)的旁边,第二拖带辊(14)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切压辊(15),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拖带辊(14)由第二拖带(13)连结,第二进料斗(10)装在第二承面辊(5)的上方,切压辊(15)嵌有压条(16)和切刀(17),切压辊(15)装在第一拖带(4)的上方紧贴着第一拖带(4)并靠近第一拖带辊(2),油锅(1)的一端装在油条机架(3)装有油条生坯出口(18)一端的下方,第一拨翻辊(19)装在油锅(1)锅口上靠近油条机架(3)处,第二拨翻辊(20)装在油锅(1)锅口中部,第三拨翻辊(21)装在油锅锅口紧挨着坡形锅口(22)处,油条收集斗(23)装在坡形锅口(22)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炸油条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拖带辊(2)装在油条机架(3)的底部和油条生坯出口(18)左侧上方,第一承面辊(6)和第一轧面辊(7)由第一松紧旋钮(9)固定在一起装在油条机架(3)底部另一端,第一进料斗(8)装在第一承面辊¢)的上方,第一拖带辊(2)和第一承面辊出)由第一拖带(4)连结,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轧面辊(12)由第二松紧旋钮(11)固定在一起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第一轧面辊(7)的旁边,第二拖带辊(14)装在第一拖带(4)上方靠近切压辊(15),第二承面辊(5)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电信IDC机房] 2015年04月09日 11:20
    油条(yóutiáo),汉族面食。又称油馍、油果子、麻花、油炸果、油炸桧。油条是一种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面食,口感松脆有韧劲,是中国传统早点之一。人们一般与豆浆一起食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清稗类钞》中还记载了很多地方称油条为“油炸桧”:“油炸桧,长可一人,捶面使薄,以两条绞之为一,如绳以油炸之,其初则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宋人恶秦桧之误国,故象形似诛之也。”因此,现今多推测油条起源于秦桧的年代,即南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