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网箱主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844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水网箱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主要由数个框架与设置在框架上的内、外浮管组成,所述内浮管中填充有轻质材料以使浮管损坏时网箱仍保持漂浮状态而避免沉入海底。轻质材料采用若干段圆柱体形的轻质泡沫;所述外浮管内设有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的两端连接固定,连接绳索采用铁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浮管中填充有轻质泡沫,当遇到灾害性天气或者其他人为因素导致内浮管破裂时,轻质泡沫能保持网箱一定的浮力,使其不会沉入海底,保证了网箱框架的安全,而且当外浮管被破坏时,网箱不会散乱,能够保持网箱的整体形状,总体提高了深水网箱的抗台风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水网箱养殖业的深水网箱,特别涉及一种深水网箱主框架
技术介绍
海水养殖网箱是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沿海网箱约有8000多个。海水养殖网箱按其框架形状可分为方形网箱、圆柱形网箱、球形网箱及锥形网箱等。现有网箱框架结构设计不科学,抗风浪能力差,易变形或折断,从而导致整个网箱损坏,以致生产不稳定。2011年9月29日,超强台风“纳沙”曾造成南海区2000多个深水网箱严重损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检查,损坏的主因是:网箱框架的连接方式不科学,具体而言,网箱的工字架受力强度大,锚绳与网箱的连接处损坏严重,从而使得大量网箱框架损坏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连接稳固、提高网箱稳定性、提高深水网箱的抗台风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的深水网箱主框架,可将深水网箱养殖推向深海开放性海域,实现在水深20 60米的开放海域进行安全养殖生产。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深水网箱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主要由数个框架与设置在框架上的内、外浮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管中填充有轻质材料以使浮管损坏时网箱仍保持漂浮状态而避免沉入海底。本技术的内浮管中填充有轻质材料,当遇到灾害性天气或者其他人为因素导致内浮管破裂时,轻质材料能保持网箱一定的浮力,使其不会沉入海底,保证了网箱框架的安全,提高了深水网箱的抗台风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轻质材料采用若干段圆柱体形的轻质泡沫,所述轻质泡沫的直径略小于内浮管的内径而使其适配填充在所述内浮管中。每段泡沫长度为I 2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所述主框架上设有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穿过主框架后其两端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绳索位于外浮管内,所述连接绳索穿过外浮管后其两端连接固定。当外浮管被破坏时,网箱不会散乱,能够保持网箱的整体形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绳索采用铁链,所述铁链由数个回形铁环扣接而成,所述铁链的两端采用锁紧件连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推荐实施方式,所述锁紧件采用卸扣。本技术具有以下实施方式:所述框架位于所述内浮管与外浮管之间,多个框架沿环形内、外浮管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相邻框架之间的间隔为1.6 3.0米。所述框架的顶面上竖向安装有扶手栏架,所述扶手栏架是由管形件弯曲形成的圆形框架,所述扶手栏架位于所述内、外浮管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框架主要由工字型连接架与用于分别安装内、外浮管的内、外筒体组成,所述连接架的两端连接在呈水平设置的内、外筒体的筒身上,所述连接架包括一对水平板与竖向设置在水平板之间的竖板而使连接架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在所述外筒体的顶面上竖向设有用于安装扶手栏架的筒形安装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⑴本技术的内浮管填充轻质材料,当遇到灾害性天气或者其他人为因素导致浮管破裂时,浮管内的轻质材料能保持一定的浮力,使得网箱不会沉入海底,保证了网箱框架的安全,提高深水网箱的抗台风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⑵本技术外浮管内设有连接绳索,连接稳固,当浮管被破坏时,网箱不会散舌L能够保持网箱的整体形状。⑶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⑷本技术深水网箱的主框架完全可以克服现有网箱框架存在的缺陷,可把海水网箱养殖由沿岸与内湾推向外海、拓展新的养殖空间。(5)本技术深水网箱主框架的养殖可以降低风险、稳定投资回报率,还可以极大地扩大养殖规模,实现在水深20 60米的开放海域进行安全养殖生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卸扣锁紧铁链两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4所示,是本技术一种深水网箱主框架,包括主框架1,主框架I主要由数个框架与设置在框架上的内浮管12、外浮管13组成,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框架为工字架11,它主要由工字型连接架与用于分别安装内、外浮管的内、外筒体5、6组成,连接架的两端连接在呈水平设置的内、外筒体的筒身上,连接架包括一对水平板7、8与竖向设置在水平板之间的竖板9而使连接架的横截面为工字型,在外筒体的顶面上竖向设有用于安装扶手栏架3的筒形安装件20。本实施例中的内浮管12、外浮管13均为高密度聚乙烯塑胶圆管,经热合焊接而成为环形,内、外浮管通过框架固定后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内浮管12中填充有轻质材料以使浮管损坏时网箱仍保持漂浮状态而避免沉入海底。在本实施例中,轻质材料采用若干段圆柱体形的轻质泡沫14,轻质泡沫14的直径略小于内浮管12的内径而使其适配填充在内浮管12中。每个泡沫长约I 2米,预先填充在内浮管中,完全填充后,弯曲内浮管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环,再将内浮管两端热焊接即可。当遇到灾害性天气或者其他人为因素导致浮管破裂时,内浮管中的泡沫能保持一定的浮力,使得网箱不会沉入海底,保证了网箱框架的安全,提高了深水网箱的抗台风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在主框架上设有连接绳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绳索位于外浮管13内连接绳索穿过外浮管后其两端连接固定。连接绳索采用铁链15,铁链15由数个回形铁环16扣接而成,铁链16的两端采用锁紧件连接锁紧。锁紧件具体采用卸扣17,参见图4,外浮管弯曲成圆环后,铁链两端用卸扣连接并锁紧,再将外浮管两端热焊接即可。当外浮管被破坏时,网箱不会散乱,能够保持网箱的整体形状。工字架11位于内浮管12与外浮管13之间,多个工字架11沿环形内、外浮管的圆周均匀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工字架11之间的间隔为2.0米。工字架11的顶面上竖向安装有扶手栏架3,扶手栏架3是由管形件弯曲形成的圆形框架,扶手栏架3位于内、外浮管的上方。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轻质材料还可以采用其它能够满足使网箱保持漂浮状态避免沉入海底的现有材料;连接绳索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满足强度要求的材质的绳索;连接绳索除了可设置在外浮管内,还可以穿过用于固定主框架的所有工字架后,连接绳索其两端接合固定,或者将连接绳索绑系在外浮管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邻工字架的间隔,该间隔优选为1.6 3.0米。因此技术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水网箱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主要由数个框架与设置在框架上的内、外浮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管中填充有轻质材料以使浮管损坏时网箱仍保持漂浮状态而避免沉入海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网箱主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主要由数个框架与设置在框架上的内、外浮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管中填充有轻质材料以使浮管损坏时网箱仍保持漂浮状态而避免沉入海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网箱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材料采用若干段圆柱体形的轻质泡沫,所述轻质泡沫的直径小于内浮管的内径而使其适配填充在所述内浮管中,每段泡沫长度为I 2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水网箱主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框架上设有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穿过主框架后其两端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水网箱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索位于所述外浮管内,所述连接绳索穿过外浮管后其两端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网箱主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索采用铁链,所述铁链由数个回形铁环扣接而成,所述铁链的两端采用锁紧件连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根喜胡昱陶启友黄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