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基站按照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对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并进行OFDM调制,利用U矩阵对OFDM调制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空时频编码,利用循环延迟矩阵将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循环延时,利用随机波束赋形矩阵,将循环延时后的数据映射到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利用随机波束赋形矩阵,将解调导频映射到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接收端利用接收到的解调导频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通过信道状态信息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将信道估计后得到的CQI平均值上报给基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QI平均值更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LTERel-10系统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中的传输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长期演进(LTE)Rel-10系统中引入了8天线,相应的,在闭环空间复用的传输模式中,引入了新的8天线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导频(CSI-RS)和解调导频(DMRS),其中CSI-RS用来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而DMRS用于下行数据的解调。对于目前的Rel-10的闭环空间复用传输模式,闭环的反馈模式是基于预编码矩阵(PMI)上报的,对于低速移动的终端,在信道发生变化之前,基站使用该PMI进行预编码,生成映射到各天线端口的数据,如此,可以跟踪信道变化,获得很好的传输性能,但是,对于中高速移动速度的场景下,信噪比(CSI)变化较快,终端上报的PMI或信道质量信息(CQI)将不够准确,如此,则会导致基站进行预编码的不准确性,从而影响系统传输性能。开环空间复用模式中,终端不需要上报预编码矩阵,因此可以克服上述闭环空间复用传输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但是,目前引入了8天线的Rel-10系统没有基于此对开环空间复用的传输模式进行相应的增强。在LTERel-8中,支持开环空间复用的传输模式,其基于4端口的CRS进行解调和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估计。这样,在Rel-10系统中直接延用Rel-8中的开环空间复用方式,无法通过CRS实现8天线的开环空间复用,从而导致不能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基站有8个发送天线,由于在LTERel-10中CSI-RS和CRS是独立配置的,可以配置8个CSI-RS端口和2个CRS端口,根据现有的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模式,就很难通过CRS来实现4天线或者8天线的开环空间复用。由此可见,目前LTERel-8中的开环空间复用方法不适用于LTERel-10中,无法解决目前LTERel-10中的传输方法影响传输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LTERel-10系统的传输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站按照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对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并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利用U矩阵对OFDM调制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空时频编码,利用循环延迟矩阵D(i)将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循环延时,利用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循环延时后的数据映射到预设的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b、利用所述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解调导频映射到所述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c、接收端利用接收到的所述解调导频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通过信道状态信息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并将信道估计后得到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平均值上报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QI平均值更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中,通过使接收端利用解调导频对数据进行解调,可以有效提高LTERel-10系统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传输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基站侧发送下行数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基站侧发送解调导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开环空间复用模式进行传输,在该过程中,接收端通过解调导频对数据进行解调,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开环空间复用方法中终端不需要上报预编码矩阵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实现8天线的开环空间复用,充分确保在LTERel-10系统中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增益。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基站按照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对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并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利用U矩阵对OFDM调制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空时频编码,利用循环延迟矩阵D(i)将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循环延时,利用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循环延时后的数据映射到预设的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这里,所述调制编码、空时频编码、循环延时以及将数据映射到天线上的具体方法同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P,为系统配置的发射天线数。较佳地,所述U矩阵可以为长期演进LTE系统Rel-8版本中的U矩阵,所述D(i)可以为LTE系统Rel-8版本中的D(i),所述W(iRB)可以为LTE系统Rel-10版本中的W(iRB)。步骤102、利用所述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解调导频映射到所述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这里,通过将解调导频发送给接收端,以便接收端可以据此进行下行数据的解调。步骤103、接收端利用接收到的所述解调导频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这里,采用解调导频对数据进行解调,而不是Rel-8版本中的小区专用导频进行解调,克服了小区专用导频不足以支持Rel-10版本系统配置的发射天线数的问题,保证了开环空间复用的传输模式在Rel-10版本的使用,确保了终端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系统性能。步骤104、所述接收端通过信道状态信息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并将信道估计后得到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平均值上报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QI平均值更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这里,采用与Rel-10版本系统配置的发射天线数一致的信道状态信息导频,并且采用Rel-8版本的开环空间复用的计算方法对CQI进行估计,并上报给基站,保证了开环空间复用的传输模式在Rel-10版本的使用,确保了终端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系统性能。具体的解调及信道估计方法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对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进行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基站侧发送下行数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基站侧发送解调导频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该实施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01、基站将调制编码后得到的v个流的下行数据x(0)(i),x(1)(i),...,x(v-1)(i),经过U矩阵完成空时频编码,循环延迟矩阵D(i)是每个载波变化的,以达到循环延时的目的,然后通过基于载波(RB)变化的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即预编码矩阵,RB内使用相同的矩阵,RB间使用不同的矩阵),映射到P个发送天线上,即y(0)(i),y(1)(i),...,y(P-1)(i)。步骤202、解调导频r(0)(i),r(1)(i),...,r(v-1)(i),通过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相应的映射到P个发送天线上,即yr(0)(i),yr(1)(i),...,yr(P-1)(i),并发送出去。步骤203、接收端通过解调导频完成对数据的解调。步骤204、接收端通过信道状态信息导频估计信道,并将信道估计后得到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平均值上报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QI平均值更新当前的调制解调方式。同现有的开环空间复用方法一样,因为循环延时矩阵D(i)是每个载波变化的,所以不同流之间的信道质量是彼此相似的,这时可以直接上报一个CQI,该CQI计算中需是轮询PMI得到一个平均的CQI,基站根据该CQI选择发送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站按照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对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并进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利用U矩阵对OFDM调制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空时频编码,利用循环延迟矩阵D(i)将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循环延时,利用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循环延时后的数据映射到预设的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b、利用所述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解调导频映射到所述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c、接收端利用接收到的所述解调导频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调;通过信道状态信息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并将信道估计后得到的信道质量信息CQI平均值上报给所述基站,所述基站根据所述CQI平均值更新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环空间复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站按照当前的调制编码方式对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调制编码,利用U矩阵对调制编码后的下行数据进行空时频编码,利用循环延迟矩阵D(i)将编码后得到的数据进行循环延时,利用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循环延时后的数据映射到预设的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b、利用所述随机波束赋形矩阵W(iRB),将解调导频映射到所述P根发送天线上并发送;c、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慧颖,
申请(专利权)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