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扫描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705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头,尤其是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属于超声成像设备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内设置转动连接的换能器底座,所述换能器底座上设置换能器;探头主体上设置用于驱动换能器底座及换能器在探头主体内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穿出探头主体的输出轴的端部设置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换能器底座上的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并能保证传递的电机输出动力足以使得换能器可以实现大角度范围的摆动扫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探头,尤其是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属于超声成像设备的

技术介绍
超声诊断仪器是利用超声检测技术,通过超声测量来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目前业界所使用的超声诊断仪,一般都是包括有本体和探头,探头插接在本体上,并通过探头的换能器发出超声波,对待测目标进行扫描探测,获得的扫描数据在反馈给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随着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广泛深入的临床诊断应用,进一步地对超声诊断仪的体型和便捷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探头技术的发展,就从2D探头、3D探头,逐渐发展出4D探头。而目前业界采用的4D探头,一种情况是结构比较复杂,重量较重。例如,中国专利ZL201110022371.6号专利所揭示的结构,所公开用于传递电机动力给换能器的结构,是一个多级传动的齿轮组。从公开的说明书及其附图揭示的内容来看,很明显,是比较复杂的。而结构复杂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探头的重量。这样,对于操作者而言,长时间的使用,操作不舒适的同时也会感到疲劳。另一种情况则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动力传递结构并不理想,换能器不能在电机的驱动下,做到有力度的大角度全范围的摆动,进而也就影响了扫描成像质量。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超声扫描探头,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超声扫描探头,结构过于复杂同时重量较重,或是虽然结构简单、但换能器扫描角度有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轻便,并能保证传递的电机输出动力足以使得换能器可以实现大角度范围的摆动扫描。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内设置转动连接的换能器底座,所述换能器底座上设置换能器;探头主体上设置用于驱动换能器底座及换能器在探头主体内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穿出探头主体的输出轴的端部设置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换能器底座上的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间为相互竖直设置配接。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主动锥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采用输出轴与主动锥齿轮的内孔直端面配合;输出轴的端部设置用于固定主动锥齿轮的顶端螺丝。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主体上设置旋转轴,换能器底座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探头主体内,换能器底座绕旋转轴转动,以实现在探头主体内进行所需的摆动。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于所述上壳体套接配接的下壳体。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声窗,所述声窗位于换能器的正前方。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探头主体之间设置密封机构。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机构采用油密封。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连接套;线缆穿过连接套后伸入下壳体内。进一步地,在不同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位于下壳体内,另一端穿出下壳体外;连接套穿出下壳体的端部配接有保护套,线缆穿过保护套及连接套后伸入下壳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仅仅采用一组竖直设置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间啮合传动,即可实现传动平稳,准确;从而使得探头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抓握更省力。进一步的,下壳体采用全新的整体出模设计,以及与上壳体套装安装方式,避免了传统的“两半式”对接安装所产生的中间接缝,使得操作者操作时所接触的壳体表面平滑无接缝,手感舒适,从而有效地改善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以上两者结合起来,使得操作者操作本技术涉及的探头时,手感更轻、更舒适,不易疲劳,这样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扫描操作时间,而其换能器摆动的角度范围也能得到保证,从而提高扫描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动锥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声窗、2-上壳体、3-下壳体、4-换能器、5-换能器底座、6-旋转轴、7-从动轴齿轮、8-主动轴齿轮、9-顶端螺丝、10-轴承、11-油密封、12-探头主体、13-驱动电机、14-连接套、15-保护套、16-输出轴、17-线缆、100-扫描探头、110-第一收容空间及120-第二收容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够解决现有超声扫描探头的不足,本技术超声扫描探头100,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探头主体12,所述探头主体12内设置转动连接的换能器底座5,所述换能器底座5上设置换能器4 ;探头主体12上设置用于驱动换能器底座5及换能器4在探头主体12内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穿出探头主体12的输出轴16的端部设置主动锥齿轮8,所述主动锥齿轮8与换能器底座5上的从动锥齿轮7相啮合。具体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2及于所述上壳体2套接配接的下壳体3。上壳体2上设置声窗I,所述声窗I位于换能器4的正前方,声窗1、上壳体2、下壳体3组合包围构成探头整体的外围轮廓,并于其内形成一个第一收容空间110,其内放置探头相关部件。其中声窗1、上壳体2以及探头主体12在第一收容空间110的上部进一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密封第二收容空间120。第二收容空间120内设置有换能器4,所述换能器4安装于换能器底座5上,所述换能器底座5可转动的连接在设置在探头主体12两侧部的旋转轴6上,进而实现其在输入动力的作用下大范围角度的摆动。而输入动力则是由分别与换能器底座5和输出轴16间通过传动装置配合实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穿过探头主体12后伸入第二收容空间120内,为了能够进行有效密封,在输出轴16与探头主体12之间设置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采用油密封11,确保第二收入空间120内无空气。输出轴16配接的主动锥齿轮8以及和换能器底座5配接的从动锥齿轮7,两者之间竖直设置配接。其中,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16通过端面轴承10配接在第二收容空间120内,而驱动电机13主体则向下延伸位于第一收容空间110内。进一步的,主动锥齿轮8与电机输出轴16的配接为米用电机输出轴与齿轮内孔直端面配合。而且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16的端部设置顶端螺丝9,以将主动锥齿轮8固定在电机输出轴16上。而采用顶端螺丝9的固定方式,可有效的避免采用传统的侧向锁紧螺丝松动后,而导致的结构失效的风险。进一步的,下壳体3是采用整体出模设计,即下壳体3的主体成一个上端开口、内空、底部中心开孔的整体设计,而驱动电机13的主体就是收容在下壳体3内的收容空间内,也就是上述第一收容空间110的中下部。而下壳体3的这种整体设计,也使得其与上壳体2之间的配接方式为套装配接方式,从而不会因为传统“两半式”设计方式,而出现一条中间接缝,这样,操作者操作探头时,其接触的部位就不会有中间接缝,而是一平滑的表面,因而有效地改善了操作者的操作舒适度。下壳体3底部内设置有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的上部安装于下壳体3的底部,而连接套14的下部则通过下壳体3底部开孔延伸出下壳体3外,且连接套14的中心处开孔,以使得线缆17从下壳体3底部通过连接套14的开孔进入到下壳体3内,进而设置在指定位置;通过线缆17能够用于与驱动电机13连接,并能将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置探头主体(12),所述探头主体(12)内设置转动连接的换能器底座(5),所述换能器底座(5)上设置换能器(4);探头主体(12)上设置用于驱动换能器底座(5)及换能器(4)在探头主体(12)内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穿出探头主体(12)的输出轴(16)的端部设置主动锥齿轮(8),所述主动锥齿轮(8)与换能器底座(5)上的从动锥齿轮(7)相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8)与从动锥齿轮(7)间为相互竖直设置配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扫描探头,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内设置探头主体(12),所述探头主体(12)内设置转动连接的换能器底座(5),所述换能器底座(5)上设置换能器(4);探头主体(12)上设置用于驱动换能器底座(5)及换能器(4)在探头主体(12)内摆动的摆动驱动机构,所述摆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穿出探头主体(12)的输出轴(16 )的端部设置主动锥齿轮(8 ),所述主动锥齿轮(8 )与换能器底座(5 )上的从动锥齿轮(7)相啮合;所述主动锥齿轮(8)与从动锥齿轮(7)间为相互竖直设置配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扫描探头,其特征是:所述主动锥齿轮(8)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16)采用输出轴(16)与主动锥齿轮(8)的内孔直端面配合;输出轴(16)的端部设置用于固定主动锥齿轮(8)的顶端螺丝(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扫描探头,其特征是:所述探头主体(12)上设置旋转轴(6),换能器底座(5)通过旋转轴(6)安装于探头主体(12)内,换能器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明晶彭春林陆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触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