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机安全拉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63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工具机安全拉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罩壳,具有形成在一正面且邻近一底边的一下轨道,及形成在一背面且邻近一顶边的一上轨道;    一外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外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    一内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内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及    一连动组件,具有一固定在该罩壳上轨道上且面向罩壳正面的导动齿条、一固定在该外门板邻近上端的位置且面向该罩壳背面的驱动齿条,及一可旋动地枢设在该内门板上端的齿轮,该齿轮啮合于该导动齿条和该驱动齿条。(*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拉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相对延展及相对收合的工具机安全拉门
技术介绍
一般加工机在进行工作加工时,为了防止切削液、碎屑溅出,大都会借由一壳罩予以遮闭,且为了方便换装刀具,或进行维修,会在该壳罩正面邻近加工位置的部位,设一可开启的机门。但,由于该机门的开启方式,不乎外掀启及滑移等二种,而该以掀启动作开启机门的方式,会在机门打开后,明显的突出机身,而占据太多空间,会有干扰操作人员或其他机具的情形,较不具空间效益,该以滑移动开启机门的方式,必须提供二倍于该机门大小的滑移空间,才能创造出一个相当于机门大小的开放口,因此,该开放口的大小往往受限于机身长度,有开放口不够宽敞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扩大开放口的工具机安全拉门。本技术的特征在于该工具机安全拉门包含有一罩壳、一外门板、一内门板及一连动组件。该罩壳具有形成在一正面且邻近一底边的一下轨道,及形成在一背面且邻近一顶边的一上轨道。该外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外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该内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内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该连动组件具有一固定在该罩壳上轨道上且面向罩壳正面的导动齿条、一固定在该外门板邻近上端的位置且面向该罩壳背面的驱动齿条,及一可旋动地枢设在该内门板上端的齿轮,该齿轮啮合于该导动齿条和该驱动齿条。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一正视图,说明本技术一工具机安全拉门的较佳实施例。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中一外门板与一内门板及一连动组件的位置关系。图3是一顶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关闭时该内、外门板的位置。图4是一正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位于开启的状态。图5是一顶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开启时该内、外门板的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安全拉门的较佳实施例是安装在一工具机上1,包含一罩壳2、一外门板3、一内门板4及一连动组件5。该罩壳2罩盖在该工具机1上,且形成有一镂空的开放口20,并具有形成在一正面21且邻近一底边22的一下轨道23,及形成在一背面24且邻近一顶边25的一上轨道26。该下轨道23具有前、后相隔一段间距的一前轨段231与一后轨段232。该上轨道26具有分别形成在一背面与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一内滑合面261与一顶滑合面262。该外门板3具有一呈「的本体31、数可旋动地枢设在该本体31一下端311且与下轨道23前轨段231滑合的滑轮32,二由该本体31一上端312沿水平方向延伸且邻近两侧边313、314的支架33、二可旋动的枢设在该支架33且与该内滑合面261滑合的滚轮34,及一连结在该侧边314的隔音护条35。该内门板4具有一呈「的本体41、数可旋动地枢设在该本体41一下端411且与下轨道23后轨段232滑合的滑轮42,及一连结在该本体41一侧边412上的隔音护条43。该本体41是以一上端413滑行在该上轨道26的顶滑合面262。该侧边412反向于该外门板3的侧边314。该连动组件5具有一固定在该罩壳2上轨道26上且面向罩壳2正面21的导动齿条51、一固定在该外门板3邻近上端312且面向该罩壳2背面24的驱动齿条52,及一可旋动地枢设在该内门板4上端413且同时与该导动齿条51、该驱动齿条52啮合的齿轮53。该导动齿条51是沿水平方向依循上轨道26延伸。该驱动齿条52是沿水平方向依循该外门板3上端312延伸。当该外门板3由图1的左侧方向被拉动时,参见图2、图4、图5,该外门板3除了会借由该滑轮32与该滚轮34的辅助,顺畅的沿该下轨道23前轨段231与上轨道26内滑合面261滑移外,同时会在移动过程中,以该驱动齿条52驱动该齿轮53正向转动,使该齿轮53在旋转的过程中,依循导动齿条51的轨迹滚动,并带动该内门板4以该滑轮42与该上端413的辅助,顺畅的沿该下轨道23后轨段232与上轨道26顶滑合面262滑移,至完全与该外门板3叠合而位于该罩壳2一侧,并显露该开放口20为止。当该外门板3由图4的右侧方向被拉动时,参见图1、图2、图3,该外门板3会在移动过程中,以该驱动齿条52驱动该齿轮53反向转动,使该齿轮53在旋转的过程中,依循导动齿51的轨迹滚动,并带动该内门板4朝该开放口20位移,至该内、外门板4、3封闭该开放口20为止。据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工具机安全拉门具有下列优点及功效由于本专利技术可借由该连动组件5,使该内、外门板4、3可相对延展,或相对收合形成相当于一片门板的宽度,因此,该开放口20可以具有二片门板的宽度,而具有较宽敞的空间,且该罩壳2也需要预留相当于一片门板的宽度及空间,就可以供该内、外门板4、3收合,并完全显露该开放口20,所以,本专利技术不但不会占用空间,且在操作上相当顺畅、简易,更能扩大该开放口20的空间,方便进行更换刀具及维修的动作。虽然本技术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在没有脱离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机安全拉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罩壳,具有形成在一正面且邻近一底边的一下轨道,及形成在一背面且邻近一顶边的一上轨道;一外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外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一内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内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及一连动组件,具有一固定在该罩壳上轨道上且面向罩壳正面的导动齿条、一固定在该外门板邻近上端的位置且面向该罩壳背面的驱动齿条,及一可旋动地枢设在该内门板上端的齿轮,该齿轮啮合于该导动齿条和该驱动齿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机安全拉门,其特征在于该罩壳的下轨道具有前、后相隔一段间距的一前轨段与一后轨段,该内、外门板分别具有数可旋动地枢设在该下端且与前、后轨段滑合的滑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机安全拉门,其特征在于该罩壳的上轨道具有分别形成在一背面与一水平方向延伸的一内滑合面与一顶滑合面,该外门板更具有数可旋动的枢设在上端且与该内滑合面滑合的滚轮,该内门板的上端是滑行在该顶滑合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机安全拉门,其特征在于该内、外门板更具有二隔音护条,该等隔音护条是分别连结在该内、外门板二反向远离的侧边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工具机安全拉门,包含一罩壳,具有形成在一正面且邻近一底边的一下轨道,及形成在一背面且邻近一顶边的一上轨道;一外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外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一内门板,具有与该下轨道滑合的一下端,及与该上轨道滑合的一上端,该内门板通过其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下轨道滑合;及一连动组件,具有一固定在该罩壳上轨道上且面向罩壳正面的导动齿条、一固定在该外门板邻近上端的位置且面向该罩壳背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宽
申请(专利权)人:钜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