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6613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并进行解析,然后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最后根据所述异常呼叫的统计结果识别感知差VAP用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性较高的识别移动通信网络中的VAP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用户感知是用户使用通信业务后,对业务质量的一种直观感受。用户的主观感知对于电信运营商很重要,如果用户对某项通信业务的感觉良好,会促使用户使用该业务,如果在一个统计周期内,一个用户的主观感知持续比较差,且得不到运营商的关怀,那么很可能导致该用户投诉甚至离网。因此对于电信运营商,准确的识别潜在的、主观感知较差、有可能投诉或离网的用户,并对这些用户进行预防式关怀,或对有重要价值的用户进行主动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可以准确性较高的识别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该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CHR(Call History Record,呼叫历史记录)日志并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根据所述异常呼叫的统计结果识别感知差VAP (Very Annoying People,感知差用户)用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CHR日志;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统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呼叫的统计结果识别感知差VAP用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该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首先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并进行解析,然后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周期内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最后根据所述异常呼叫的统计结果识别感知差VAP用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性较高的识别移动通信网络中的VAP用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的一种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覆盖类、接入类、保持类和语音质量类四个维度分别关注的CHR日志中的关键指标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VAP用户识别方法的识别规则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本专利技术适用于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CDMA2000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码分多址接入技术2000)、TD_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LTE (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络)/WiFi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和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无线网络。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目前识别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现网用户进行调研,或通过对特定终端进行测试,来对用户群或一定区域内的用户的感知情况进行评估。但是通过对现网用户进行调研的方法需要消耗电信运营商大量的资源,运维成本较高且可分析的数据量较小,通过对特定终端进行测试的方法也存在可分析的数据量较小,会出现以点概面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并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根据所述异常呼叫的统计结果识别感知差VAP用户。以下参考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01: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并进行解析。所述网络管理系统基于呼叫信令记录所有呼叫的CHR日志,所述CHR日志用于记录呼叫的历史信息和分析呼叫异常信令及原因,如关键信令点的时间戳、释放类型及原因、切换信息(切换原因、切换前后占用的资源等)、测量信息等。本步骤中,网络管理系统将记录的CHR日志发送给服务器,并由服务器对其进行解析。本实施例中选取一个周期内的CHR日志进行解析,所述的周期可以由电信运营商根据用户的特性,分析目的等因素来设定。周期设定过短会导致周期内呼叫较少,分析样本量不足;周期设定过长会缺乏时效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周期可以设定为一周,为本实施例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的经验值。本实施例中对全网范围内、所有基站控制器BSC或者部分BSC内的单用户的的CHR日志进行解析。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基站控制器)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主要负责管理无线网络资源、小区资料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的网络单元。移动通信网络中部署有多个BSC,每个BSC管理着多个用户的移动通信,所述的范围可以由电信运营商根据分析目的等因素来设定,运营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全网范围内所有BSC内的单用户的CHR日志,也可以只选择部分BSC内的单用户的CHR日志。本实施例中选择全网范围内的所有BSC内的单用户的CHR日志,以识别全网范围内的VAP用户。服务器从覆盖类、接入类、保持类和语音质量类四个维度,提取一个周期内的CHR日志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分析,所述四个维度分别关注的关键指标如图2所示。覆盖类维度中的关键指标包括上行覆盖异常和下行覆盖异常:上行覆盖异常指的是呼叫的接入电平小于设定的上行电平门限值,或呼叫的平均上行接收电平小于设定的上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并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根据所述异常呼叫的统计结果识别感知差VAP用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中感知差用户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并进行解析; 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 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 根据所述异常呼叫的统计结果识别感知差VAP用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HR日志为一个周期内的CHR日志,所述用户为全网范围内所有基站控制器BSC或者部分BSC内的单用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网络管理系统发送的一个周期内的呼叫历史记录CHR日志并进行解析,具体为: 所述服务器从覆盖类、接入类、保持类和语音质量类四个维度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维度中,提取一个周期内的CHR日志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分析。4.根据权利要求3所 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指标,具体为: 所述覆盖类维度中的所述关键指标包括上行覆盖异常和下行覆盖异常; 所述接入类维度中的所述关键指标包括主叫接入失败和被叫接入失败; 所述保持类维度中的所述关键指标包括通话前掉话、通话后掉话和质差挂机; 所述语音质量类维度中的所述关键指标包括上/下行高质量指示HQI异常、上行语音质量指示VQI异常、上/下行单通、上/下行串话和频繁切换异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解析结果,判断用户的呼叫是否为异常呼叫,具体为: 若所述呼叫符合任意一项所述关键指标,则所述呼叫为异常呼叫。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覆盖异常为呼叫的接入电平小于设定的上行电平门限值,或呼叫的平均上行接收电平小于设定的上行电平门限值; 所述下行覆盖异常为呼叫的平均下行接收电平小于设定的下行电平门限值; 所述主叫接入失败为主叫呼叫未收到ALERTING消息,且非用户行为或对端原因导致的接入失败; 所述被叫接入失败为被叫呼叫未收到ALERTING消息,且非用户行为或对端原因导致的接入失败; 所述通话前掉话为呼叫建立结果为“disconnect before connectacknowledge”,且呼叫建立失败原因未非用户行为异常导致; 所述通话后掉话为呼叫建立成功,且呼叫完成结果为收到DISCONNECT消息,且失败原因非用户行为或对端原因导致; 所述质差挂机为信令面上呼叫正常结束,但在信道释放前N秒内无测量报告或最后M秒内上/下行平均质量大于设定的接收质量门限值; 所述上/下行HQI异常为呼叫的上/下行接收质量高的终端测量报告MR比例小于设定的接收质量好比例门限; 所述上行VQI异常为呼叫的上行平均VQI低于设定的低VQI门限,或呼叫的上行VQI过低时间占呼叫总时长的比例大于设定的低VQI持续时长比例门限; 所述上/下行单通为呼叫在所述CHR中有单通呼叫记录; 所述上/下行串话为呼叫在所述CHR中有串话呼叫记录;所述频繁切换异常为呼叫在一次通话中切换次数超过设定的频繁切换次数门限,且平均切换时间间隔小于设定的频繁切换最小间隔门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CHR日志,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具体为: 从单维度和/或多维度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单维度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具体为: 从覆盖类、接入类、保持类或语音质量类中的任意一个维度,对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统计以下四类统计值: 异常呼叫次数、异常呼叫比例、异常呼叫区域集中度、异常呼叫时间集中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异常呼叫次数为单维度中,所述用户发生的异常呼叫的绝对次数; 所述异常呼叫比例为单维度中,所述用户发生的异常呼叫次数/所述用户呼叫总次数; 所述异常呼叫区域集中度为单维度中,所述用户异常呼叫发生区域集中的TOPN小区内总的异常呼叫次数; 所述异常呼叫时间集中度为单维度中,所述周期内,所述用户异常呼叫发生最集中的一段时间内的 异常呼叫次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OPN小区具体为所述用户异常呼叫发生最为集中的N个小区。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多维度统计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口4,具体为: 从覆盖类、接入类、保持类和语音质量类中的任意多个维度,综合对所述用户的异常呼叫统计以下两类统计值: 综合异常呼叫次数、综合异常呼叫比例。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综合异常呼叫次数为所述用户发生的综合异常呼叫次数,计算公式为: 综合异常呼叫次数=Σ单维度异常呼叫次数*单维度权重; 所述综合异常呼叫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峰许正磊邓梁陈昕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