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78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栅栏,是可于锯切加上机具的上作平台上调整滑移及定位,该栅栏具有一利用扳动方式以控制栅栏是否可稳定锁固于工作平台上的扳动件,以及一板机与该扳动件结合设置,当该扳动件处于下压状态且该板机一端与工作平台抵触时,该栅栏稳定地与该工作平台结合且不可滑移,而当板机被触压后且随着该扳动件一起被向上扳起时,则可调整栅栏于工作平台上任一位置移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用以抵挡被加工物的挡件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应用于锯切加工机具的上作平台使用的栅栏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的既有应用于平台锯1的工作平台1a使用的栅栏2,该栅栏2是可于工作平台h表面上滑移并予以定位于工作平台1a上的任一位置。该栅栏2具有一长度约略与该工作平台1a宽度相当的本体2a,且栅栏2结构尚包括一握把2b、一前夹件2c、一后夹件2d与一设于该本体2a内部的连动组件(图未示);其中,该握把2b枢轴于该本体2a一侧且可作上、下扳动,该前夹件2c与该后夹件2d分别设置于该本体2a两端,而该连动组件与该握把2b连结,并随该握把2b的上、下扳动而同步带动该前夹件2c与该后夹件2d产生对夹或分开的动作;如图1所示的握把2b处于被下压状态,此时的前夹件2c与后夹件2d分别抵靠在该工作平台1a的前、后侧面上,据以使得该栅栏2稳定地定位在工作平台1a上,而如图2所示,是握把2b被向上扳起并经由该连动组件的居间带动,将促使该前夹件2c与后夹件2d往外侧退移且不再与该工作平台1a的前、后侧面接触,如此,即可轻易地将该栅栏2于该工作平台1a上挪移。上述栅栏2的松夹操作虽具快速与便利性,惟,该握把2b容易在使用者不注意的情形下被误触而向上扳起,其造成栅栏2不再与该工作平台1a稳定结合,此时,倘使用者仍继续进行锯切加工,则,在被加工物未获得有效的抵靠支撑下,易发生危险。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与制造经验,终而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栏,具有方便操作且具安全使用的功效。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栅栏,是可于一机具的上作平台表面上移动,其特征在于,该栅栏包含有一本体,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一扳动件,利用一端枢轴于该本体前端部位而可做扳起与下压动作;一板机,与该扳动件枢轴连结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位移,该扳机具有一抵触部与一受压部,在板机位于第一位置时,其抵触部与该工作平台前侧接触,在板机位于第二位置时,其抵触部未与该工作平台前侧接触;一夹制件,设于该本体后端部位,该夹制件具有一抵靠部与该工作平台后侧接触;一连动件,一端与该扳动件连结,另一端与该夹制件连结;由此,利用触压该板机的受压部以促使板机自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后,将该扳动件扳起,经由该连动件居间带动以驱使该夹制件与该工作平台脱离,如此,即可调整该栅栏于工作平台上任一位置移动。其中还包括有一设置于该扳动件与该板机之间的回复件,该回复件提供一顶推力促使该扳机的抵触部与该上作平台前侧维持接触。其中一凸销与该扳动件结合且位于接近该扳动件的枢轴部位,该连动件为一端形成一勾部的杆体,该勾部勾挂于该凸销上,连动件另一端穿过该本体内部并与该夹制件连结。其中该本体后端部位设置一具有穿孔的挡块,一弹簧一端与该挡块抵触,另一端则与该夹制件抵接,而该连动件穿过该本体内部的一端在穿设该穿孔及该弹簧后再与该夹制件连结,在该扳动件扳起时,该弹簧顶推该夹制件向外以与该工作平台脱离。其中一导销与该扳动件结合且位于接近该板机与该扳动件框轴的部位,该板机具有一弧形导孔可供该导销穿过。附图说明以下,列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1是现有栅栏夹固于工作平台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栅栏相对工作平台而松释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栅栏与工作平台结合应用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栅栏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栅栏的组合剖视图,揭示栅栏与工作平台结合的状态。图6是本技术栅栏的组合剖视图,揭示板机被触压的状态。图7是本技术栅栏的组合剖视图,揭示栅栏相对工作平台而松释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栅栏100是可于一锯切机具(如平台锯)的工作平台200表面上移动,该栅栏100主要组成包括一本体10、一扳动件18、一板机28、一为卷簧32的回复件、一夹制件36、一连动件40;其中该本体10具有一前端10a与一后端10b,如图4所示,该本体10由一长矩形框体12及一设置在该框体12一侧的导座14所组成,该框体12的垂直侧面可供物件抵靠,框体12的底面则与工作平台200表面贴触,而该导座14上设有侧孔14a,及设置有视窗与指针等结构(图未示)以供使用者透过该处判读设置在工作平台200上的刻度数值,该数值即代表物件将被锯切的长度;另,一具有穿孔16a的挡块16设置在靠近该本体10后端10b部位。该扳动件18由一握把20与一结合框22套接组成,该握把20方便使用者手部触握,且握把20上具有一固定孔20a,而该结合框22一侧呈开放状且结合框22上具有穿孔22a、穿孔22b与穿孔22c,参照图4与图5所示,一定位销24先穿过侧孔14a再穿过穿孔22a,使得该扳动件18枢轴在该本体10前端10a部位并可作扳起与下压动作;又,一凸销26穿过穿孔22b后与该结合框22固接。该板机28具有一呈勾状的抵触部28a、一受压部28b、一贯孔28c与一弧形导孔28d,该板机28由一轴销30穿过穿孔22c与贯孔28c后与该结合框22枢轴连结并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位移,在板机28位于第一位置时,其抵触部28a与该工作平台200接触,在板机28位于第二位置时,其抵触部28a未与该工作平台200接触,而该受压部28b突出于结合框22外以供手指触压接触;该轴销30同时穿过该卷簧32,卷簧32一端与该结合框22壁面抵触,另一端则抵接于该板机28上,该卷簧32提供一顶推力促使板机28的抵触部28a与该工作平台200前侧底面接触;一导销34穿过该握把20的固定孔20a与该板机28的弧形导孔28d,该导销34促使该板机28稳定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摆动。该夹制件36为一装设在该本体10后端10b部位的长形板件,其具有一透孔36a与一抵靠部36b,另有一伸缩弹簧38被放置在该挡块16与该夹制件36之间。该连动件40为一端形成一勾部40a的杆体,该勾部40a勾挂于该凸销26上,连动件40另一端具有螺纹40b且依序穿过该本体10内部、该挡块16的穿孔16a、弹簧38及夹制件36的透孔36a后,由锁设一螺帽42而与该夹制件36连结。以上即为本技术栅栏100各构件及其相关位置的说明,接着,叙述该栅栏100对工作平台200的夹制定位与松释操作如后请配合图5所示,是栅栏100定位于工作平台200上且不可滑动的状态,此时,该扳动件18被下压,该板机28受到该卷簧32的顶推作用致其抵触部28a压接于工作平台200前侧底面,且该夹制件36受到该连动件40的牵制致其抵靠部36b与工作平台200后侧接触。当欲使栅栏100相对工作平台200而为松释时,先触压该板机28致其抵触部28a不再与工作平台200接触(参照图6),接着,顺势将该扳动件18向上扳起以改变该凸销26的位置,如图7所示,此刻,该弹簧38将顶推该夹制件36向外,致其抵靠部36b不再与工作平台200接触,所以,使用者可轻易地调整该栅栏100于工作平台200上任一位置移动。而当栅栏100被移动至预定位置并欲以定位时,使用者只需将该扳动件18下压即可促使该栅栏100处于如图5所示的状态。由上述可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栅栏,是可于一机具的上作平台表面上移动,其特征在于,该栅栏包含有:    一本体,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    一扳动件,利用一端枢轴于该本体前端部位而可做扳起与下压动作;    一板机,与该扳动件枢轴连结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摆动位移,该扳机具有一抵触部与一受压部,在板机位于第一位置时,其抵触部与该工作平台前侧接触,在板机位于第二位置时,其抵触部未与该工作平台前侧接触;    一夹制件,设于该本体后端部位,该夹制件具有一抵靠部与该工作平台后侧接触;    一连动件,一端与该扳动件连结,另一端与该夹制件连结;    由此,利用触压该板机的受压部以促使板机自第一位置改变至第二位置后,将该扳动件扳起,经由该连动件居间带动以驱使该夹制件与该工作平台脱离,如此,即可调整该栅栏于工作平台上任一位置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江
申请(专利权)人: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