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良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及生产菇室技术

技术编号:875490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5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发酵、一次消毒、养菌、二次消毒、出菇四个阶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菇室,由发酵区、一次消毒室、养菌区、二次消毒室、出菇区组成,发酵区经一次消毒室连接养菌区,养菌区经二次消毒室连接出菇区,发酵区位于地面上,养菌区为半地下结构,出菇区为全地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蘑菇生长周期,传统蘑菇生长周期在60天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长周期大约50天,实现了连续循环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酵区、养菌区和出菇区同时使用,出菇完成后,养菌区的原料箱即移入出菇区,移完后,发酵的原料即可移入养菌区,发酵区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原料发酵,实现无缝连续生产,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A)原料发酵:将秸杆、粪便等原料经预湿处理后堆放于发酵区(1)内,保持发酵温度60~70℃,一次发酵10~15天,一次发酵完成后经人工调节进行二次或三次发酵,二次发酵3天,三次发酵2~3天;(B)一次消毒:将发酵完成的原料装箱、播菌种,用棚架车送入一次消毒室(2)消毒25~35分钟;(C)养菌:将经一次消毒后的含菌种的原料箱用棚架车送入养菌区(3),养菌区(3)保持温度22~25℃,空气相对温度60~70%,当菌丝生长到原料箱高度三分之二至长满原料箱面时即可覆土;(D)二次消毒:将覆好土的原料箱用棚架车送入二次消毒室(4),消毒25~35分钟;(E)出菇:将经二次消毒后原料箱用棚架车送入出菇区(5),保持温度15~16℃,空气相对温度85~90%,生产10~12天即可出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良慕宗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良慕宗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