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239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离弹射的弹簧为动力的四点同时弹射捕捉网的盾,它包括盾体、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捕捉网安装在盾体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使用时操作者的一只手手持盾体背面的把手,以盾体保护安全,另一只手握住操纵盘的手柄,接近捕捉对象时转动操纵盘的手柄,操纵盘拉动自锁杆,自锁杆向操纵盘方向收缩,自锁杆对挡板失去锁定作用时,弹簧释放弹力,橡胶体从弹射器向外弹出,橡胶体牵引拉绳使折叠后的捕捉网的捕捉网面展开并飞向捕捉对象,达到在复杂环境下的近距离防御和捕捉违法人员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盾,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离弹射的弹簧为动力的四点同时弹射捕捉网的盾。
技术介绍
盾,即盾牌,盾牌自冷兵器时代起直至现代作为防御性武器一直使用。在现代,全球各地警察在执行防爆任务时作为常规性装备使用。盾在使用时,只是起到防止暴徒打击或者多面盾组合使用后形成盾墙,起到阻挡作用。盾没有对暴徒进行捕捉的功能。经检索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1138164Y公开了名为“防爆捕网器”的专利,该技术由发射头组件、网筒组件、弹膛和发射手柄组件构成,利用7.62mm51式手枪空包弹击发时产生的瞬间气流为动力,将捕捉网射向目标,达到捕捉的效果。在中国目前对枪支弹药进行严格管控的情况下,公告号CN201138164Y公开的名为“防爆捕网器”的专利,由于采用是枪械结构,且以空包弹作为动力源,因此该“防爆捕网器”只能作为军、警和政法部门使用,不能在民用范围进行推广和使用。公告号CN201138164Y公开的名为“防爆捕网器”的专利,由于四个发射孔(14)相互贴近且以同一个空包弹为动力源,因此捕捉网必须和暴徒之间存在5-10米的距离。假如“防爆捕网器”与暴徒之间距离少于3米时,“防爆捕网器”发射后,捕捉网不能正常打开,无法对暴徒进行捕捉。假如“防爆捕网器”发射时,与暴徒之间的环境复杂,环境内有可以钩挂的物品,捕捉网会被物品钩挂。在群发性的违法事件时,违法人员和执法人员距离贴近,“防爆捕网器”不能发射,即使发射后也不能打开,不能达到设计效果。2012年12月14日上午,河南光山县陈棚村完全小学发生砍人事件,造成22名小学生和1名老人被砍伤。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国家主管部门虽然已经对学校配发了防爆钢叉和橡胶警棍等防御设备,但防爆钢叉由于长度在两米以上,在学校人多的地方不能有效施展,橡胶警棍的攻击力不足,不能在面对持刀暴徒时发挥作用。因此,民用的具有防御性和捕捉功能的防御器具厄待解决。目前无有一种近距离弹射的弹簧为动力的四点同时弹射捕捉网的盾,检索专利文献无该技术新的技术方案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无有一种近距离弹射的弹簧为动力的四点同时弹射捕捉网的盾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近距离弹射的弹簧为动力的四点同时弹射捕捉网的盾,该盾以弹簧为动力,适合民用配备,四个弹射器分开布置,捕捉网能在近距离张开,适合近距离发射,达到在复杂环境下的近距离防御和捕捉违法人员的目的。本技术的原理是:1、利用弹簧的弹力为动力源,操纵盘和自锁杆对四个弹射器同时锁定或解锁;2、四个弹射器分布在盾的四角,且相邻的两个弹射器之间相互呈“八”形字向外设置,减少了捕捉网展开的距离;3、捕捉网四角的拉绳末端的橡胶体受到弹簧的弹射力后,橡胶体向外飞射且牵引拉绳,使折叠后的捕捉网展开。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包括盾体、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捕捉网安装在盾体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所述的盾体还包括观察镜和把手;所述的捕捉网包括捕捉网面和捕捉网四角向外延伸的左上拉绳、右上拉绳、左下拉绳和右下拉绳;所述的捕捉网还包括左上拉绳、右上拉绳、左下拉绳和右下拉绳的末端各连接有橡胶体;所述的弹射器包括左上弹射器、右上弹射器、左下弹射器和右下弹射器;所述的左上弹射器、右上弹射器、左下弹射器和右下弹射器分布在盾体的四角,且相邻的两个弹射器之间相互呈“八”字形向外设置;所述的弹射器还包括弹射器的底部有弹簧,弹簧外有挡板,弹射口指向盾面的前方;所述的左上弹射器的弹射口向左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的左上方,右上弹射器的弹射口向右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的右上方,左下弹射器的弹射口向左下方倾斜安装在盾体的左下方,右下弹射器的弹射口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盾体的右下方;所述的捕捉网的捕捉网面经折叠后形成折叠后的捕捉网,折叠后的捕捉网安装在盾体前面的中间,左上拉绳、右上拉绳、左下拉绳和右下拉绳的末端连接的橡胶体分别放入左上弹射器、右上弹射器、左下弹射器和右下弹射器的弹射口内;所述的有控制机构包括盾体背面的操纵盘和自锁杆;所述的盾体背面观察镜下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操纵盘,操纵盘上连接有手柄;所述的自锁杆包括左上自锁杆、右上自锁杆、左下自锁杆和右下自锁杆;所述的左上自锁杆的一头穿过左上导套插入左上弹射器内,左上自锁杆的另一头与操纵盘以铰链连接;所述的右上自锁杆的一头穿过右上导套插入右上弹射器内,右上自锁杆的另一头与操纵盘以铰链连接;所述的左下自锁杆的一头穿过左下导套插入左下弹射器内,左下自锁杆的另一头与操纵盘以铰链连接;所述的右下自锁杆的一头穿过右下导套插入右下弹射器内,右下自锁杆的另一头与操纵盘以铰链连接;使用时,操作者的一只手手持盾体背面的把手,以盾体保护安全,另一只手握住操纵盘的手柄,操作者接近捕捉对象时,转动操纵盘的手柄,操纵盘旋转时拉动自锁杆,自锁杆向操纵盘方向收缩,自锁杆对挡板失去锁定作用时,弹簧释放弹力,橡胶体从弹射器向外弹出,橡胶体牵引拉绳使折叠后的捕捉网的捕捉网面展开并飞向捕捉对象,达到捕捉的目的。与传统技术比较,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以弹簧为动力源,适用民用装备,捕捉网展开距离短,适合近距离和复杂环境使用,达到兼具防御和捕捉违法人员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B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的后视图。图6是捕捉网的展开示意图。图中1.左上弹射器,2.右上弹射器,3.左下弹射器,4.右下弹射器,5.左上导套,6.右上导套,7.左下导套,8.右下导套,9.左上自锁杆,10.右上自锁杆,11.左下自锁杆,12.右下自锁杆,13.左上拉绳,14.右上拉绳,15.左下拉绳,16.右下拉绳,17.观察镜,18.盾体,19.折叠后的捕捉网,20.把手,21.转轴,22.手柄,23.操纵盘,24.橡胶体,25.挡板,26.弹簧,27.捕捉网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公开的一种盾,包括盾体18、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捕捉网安装在盾体18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18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所述的盾体18还包括观察镜17和把手20;所述的捕捉网包括捕捉网面27和捕捉网四角向外延伸的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所述的捕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盾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包括盾体(18)、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捕捉网安装在盾体(18)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18)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所述的盾体(18)还包括观察镜(17)和把手(20);所述的捕捉网包括捕捉网面(27)和捕捉网四角向外延伸的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所述的捕捉网还包括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的末端各连接有橡胶体(24);所述的弹射器包括左上弹射器(1)、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下弹射器(4);所述的左上弹射器(1)、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下弹射器(4)分布在盾体(18)的四角,且相邻的两个弹射器之间相互呈“八”字形向外设置;所述的弹射器还包括弹射器的底部有弹簧(26),弹簧(26)外有挡板(25),弹射口指向盾面的前方;所述的左上弹射器(1)的弹射口向左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左上方,右上弹射器(2)的弹射口向右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右上方,左下弹射器(3)的弹射口向左下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左下方,右下弹射器(4)的弹射口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右下方;所述的捕捉网的捕捉网面(27)经折叠后形成折叠后的捕捉网(19),折叠后的捕捉网(19)安装在盾体(18)前面的中间,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的末端连接的橡胶体(24)分别放入左上弹射器(1)、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下弹射器(4)的弹射口内;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盾体(18)背面的操纵盘(23)和自锁杆;所述的盾体(18)背面观察镜(17)下有转轴(21),转轴(21)上安装有操纵盘(23),操纵盘(23)上连接有手柄(22);所述的自锁杆包括左上自锁杆(9)、右上自锁杆(10)、左下自锁杆(11)和右下自锁杆(12);所述的左上自锁杆(9)的一头穿过左上导套(5)插入左上弹射器(1)内,左上自锁杆(9)的另一头与操纵盘(23)以铰链连接;所述的右上自锁杆(10)的一头穿过右上导套(6)插入右上弹射器(2)内,右上自锁杆(10)的另一头与操纵盘(23)以铰链连接;所述的左下自锁杆(11)的一头穿过左下导套(7)插入左下弹射器(3)内,左下自锁杆(11)的另一头与操纵盘(23)以铰链连接;所述的右下自锁杆(12)的一头穿过右下导套(8)插入右下弹射器(4)内,右下自锁杆(12)的另一头与操纵盘(23)以铰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包括盾体(18)、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的捕捉网安装在盾体(18)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18)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
所述的盾体(18)还包括观察镜(17)和把手(20);
所述的捕捉网包括捕捉网面(27)和捕捉网四角向外延伸的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
所述的捕捉网还包括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的末端各连接有橡胶体(24);
所述的弹射器包括左上弹射器(1)、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下弹射器(4);
所述的左上弹射器(1)、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下弹射器(4)分布在盾体(18)的四角,且相邻的两个弹射器之间相互呈“八”字形向外设置;
所述的弹射器还包括弹射器的底部有弹簧(26),弹簧(26)外有挡板(25),弹射口指向盾面的前方;
所述的左上弹射器(1)的弹射口向左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左上方,右上弹射器(2)的弹射口向右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右上方,左下弹射器(3)的弹射口向左下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左下方,右下弹射器(4)的弹射口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