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807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离弹射的弹簧为动力的四点同时弹射捕捉网的盾,它包括盾体、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捕捉网安装在盾体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使用时操作者的一只手手持盾体背面的把手,以盾体保护安全,另一只手握住操纵盘的手柄,接近捕捉对象时转动操纵盘的手柄,操纵盘拉动自锁杆,自锁杆向操纵盘方向收缩,自锁杆对挡板失去锁定作用时,弹簧释放弹力,橡胶体从弹射器向外弹出,橡胶体牵引拉绳使折叠后的捕捉网的捕捉网面展开并飞向捕捉对象,达到在复杂环境下的近距离防御和捕捉违法人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离弹射的弹簧为动力的四点同时弹射捕捉网的盾。
技术介绍
盾,即盾牌,盾牌自冷兵器时代起直至现代作为防御性武器一直使用。在现代,全球各地警察在执行防爆任务时作为常规性装备使用。盾在使用时,只是起到防止暴徒打击或者多面盾组合使用后形成盾墙,起到阻挡作用。盾没有对暴徒进行捕捉的功能。经检索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1138164Y公开了名为“防爆捕网器”的专利,该技术由发射头组件、网筒组件、弹膛和发射手柄组件构成,利用7. 62mm51式手枪空包弹击发时产生的瞬间气流为动力,将捕捉网射向目标,达到捕捉的效果。在中国目前对枪支弹药进行严格管控的情况下,公告号CN201138164Y公开的名为“防爆捕网器”的专利,由于采用是枪械结构,且以空包弹作为动力源,因此该“防爆捕网器”只能作为军、警和政法部门使用,不能在民用范围进行推广和使用。公告号CN201138164Y公开的名为“防爆捕网器”的专利,由于四个发射孔(14)相互贴近且以同一个空包弹为动力源,因此捕捉网必须和暴徒之间存在5-10米的距离。假如“防爆捕网器”与暴徒之间距离少于3米时,“防爆捕网器”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包括盾体(18)、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捕捉网安装在盾体(18)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18)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所述的盾体(18)还包括观察镜(17)和把手(20);所述的捕捉网包括捕捉网面(27)和捕捉网四角向外延伸的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所述的捕捉网还包括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的末端各连接有橡胶体(24);所述的弹射器包括左上弹射器(1)、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盾,包括盾体(18)、捕捉网、弹射器、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捕捉网安装在盾体(18)的前面,弹射器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弹射器的弹射口在盾体(18)的前面,控制机构安装在盾体(18)的后面,控制机构对弹射器进行控制; 所述的盾体(18)还包括观察镜(17)和把手(20);所述的捕捉网包括捕捉网面(27)和捕捉网四角向外延伸的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 (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所述的捕捉网还包括左上拉绳(13 )、右上拉绳(14 )、左下拉绳(15 )和右下拉绳(16 )的末端各连接有橡胶体(24);所述的弹射器包括左上弹射器(I)、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下弹射器(4);所述的左上弹射器(I)、右上弹射器(2)、左下弹射器(3)和右下弹射器(4)分布在盾体(18)的四角,且相邻的两个弹射器之间相互呈“八”字形向外设置;所述的弹射器还包括弹射器的底部有弹簧(26),弹簧(26)外有挡板(25),弹射口指向盾面的前方;所述的左上弹射器(I)的弹射口向左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左上方,右上弹射器(2)的弹射口向右上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右上方,左下弹射器(3)的弹射口向左下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左下方,右下弹射器(4)的弹射口向右下方倾斜安装在盾体(18)的右下方;所述的捕捉网的捕捉网面(27)经折叠后形成折叠后的捕捉网(19),折叠后的捕捉网(19)安装在盾体(18)前面的中间,左上拉绳(13)、右上拉绳(14)、左下拉绳(15)和右下拉绳(16)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超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