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及显示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202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59
一种固定装置及显示器。该固定装置包括:一座体、至少一导光柱以及至少一遮光件;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斜向贯穿该座体;该至少一导光柱设置于该座体之上;该至少一遮光件对应该至少一穿孔,使得当该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该至少一穿孔时,该至少一遮光件固定该座体与该导光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须使用热熔或是卡钩,并可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组装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显示器,特别是一种不需额外的固定结构,就能固定导光柱的固定装置及具有该固定装置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先前技术使用的显示器的导光柱固定方法,不外乎是利用热熔固定或利用卡钩固定。若使用热熔固定,导光柱必须增加热熔结构,而使用卡钩固定则需要在模具上加设对应的卡钩结构。不论是哪一种固定方式,都需要加设固定结构,使得材料成本增加。所以前述的导光柱固定方法,尽管能达到固定导光柱的目的,但需要增设固定结构,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并且也加长了制造时间,并不符合经济效益,所以先前技术使用的导光柱的固定方式仍有改进空间。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固定装置及显示器,在不增设额外的固定结构的前提下,完成固定导光柱的任务,以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额外的固定结构,就能固定导光柱的固定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额外的固定结构,就能固定导光柱的显示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包括:一座体、至少一导光柱以及至少一遮光件;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斜向贯穿该座体;该至少一导光柱设置于该座体之上;该至少一遮光件对应该至少一穿孔,使得当该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该至少一穿孔时,该至少一遮光件固定该座体与该导光柱。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当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至少一穿孔后,至少一遮光件实质上偏离至少一遮光件的铅直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二限位件,相对应地设置于遮光件的两侧,用以与座体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藉此支撑座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至少一遮光件包括第一侧边以及一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且座体包括第一接触点以及第二接触点,其中当部分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至少一穿孔后,第一接触点抵触第一侧边,第二接触点抵触第二侧边。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座体包括第一表面,且在至少一穿孔的两侧,座体还包括第二表面以及一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形成第一倾斜角度θ1;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形成第二倾斜角度θ2,第一倾斜角度θ1小于或等于89度,第二倾斜角度θ2大于或等于91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一倾斜角度θ1加第二倾斜角度θ2为180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至少一穿孔为多个穿孔,且至少一遮光件为多个遮光件,其中各个遮光件的位置与多个穿孔对应,藉以让各个遮光件贯穿对应的多个穿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一壳体以及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一座体、至少一导光柱以及至少一遮光件;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斜向贯穿该座体;该至少一导光柱设置于该座体之上;该至少一遮光件对应该至少一穿孔,且设于该壳体内,使得当该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该至少一穿孔时,该至少一遮光件固定该座体与该导光柱。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当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至少一穿孔后,至少一遮光件实质上偏离至少一遮光件的铅直线。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二限位件,相对应地设置于遮光件的两侧,用以与座体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藉此支撑座体。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至少一遮光件包括第一侧边以及一与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且座体包括第一接触点以及第二接触点,其中当部分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至少一穿孔后,第一接触点抵触第一侧边,第二接触点抵触第二侧边。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座体包括第一表面,且在至少一穿孔的两侧,座体还包括第二表面以及一与第二表面相对的第三表面,其中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形成第一倾斜角度θ1;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形成第二倾斜角度θ2,第一倾斜角度θ1小于或等于89度,第二倾斜角度θ2大于或等于91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第一倾斜角度θ1加第二倾斜角度θ2为180度。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至少一穿孔为多个穿孔,且至少一遮光件为多个遮光件,其中各个遮光件的位置与多个穿孔对应,藉以让各个遮光件贯穿对应的多个穿孔。本技术不须使用热熔或是卡钩,并可降低制造成本以及组装时间。由于本技术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的显示器与固定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的导光柱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C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2A是本技术的导光柱的一实施例与遮光件结合前的剖面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的导光柱的一实施例与遮光件结合后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B是图3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图3C是图3中B区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导光柱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遮光件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50         导光柱          40         壳体10、10a    座体            L          铅直线112        第二表面        111        第一表面113        第三表面        12、12a    穿孔21         第一侧边        20、20a    遮光件30         限位件          22         第二侧边P2         第二接触点      P1         第一接触点θ1        第一倾斜角度    θ2        第二倾斜角度100        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A、图1B及图1C以了解关于本技术的显示器与固定装置的一实施例,其中图1A是本技术的显示器与固定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B是本技术的导光柱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A所示,本技术的显示器100包括固定装置以及壳体4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座体10、两遮光件20、两限位件30以及导光柱50。如图1B所示,本实施例的座体10包括两穿孔12,而这两穿孔12斜向贯穿座体10,且与两遮光件20位置对应。如图1A所示,穿孔12用以供遮光件20贯穿对应的穿孔12,以连接遮光件20与座体10,使得座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固定装置及显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一座体,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斜向贯穿该座体;至少一导光柱,该至少一导光柱设置于该座体之上;以及至少一遮光件,该至少一遮光件对应该至少一穿孔,使得当该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该至少一穿孔时,该至少一遮光件固定该座体与该导光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包括:
一座体,该座体具有至少一穿孔,该至少一穿孔斜向贯穿该座体;
至少一导光柱,该至少一导光柱设置于该座体之上;以及
至少一遮光件,该至少一遮光件对应该至少一穿孔,使得当该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该至
少一穿孔时,该至少一遮光件固定该座体与该导光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该至少一穿
孔后,该至少一遮光件实质上偏离该至少一遮光件的铅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装置还包括至少二限位件,
该至少二限位件相对应地设置于该遮光件的两侧,用以与该座体的至少一部分接触,藉此
支撑该座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遮光件包括一第一侧边以
及一与该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且该座体包括一第一接触点以及一第二接触点,其中
当部分该至少一遮光件贯穿该至少一穿孔后,该第一接触点抵触该第一侧边,该第二接触
点抵触该第二侧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包括一第一表面,且在该至
少一穿孔的两侧,该座体还包括一第二表面以及一与该第二表面相对的一第三表面,其中
该第二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形成一第一倾斜角度θ1;该第三表面与该第一表面形成一第二倾
斜角度θ2,该第一倾斜角度θ1小于或等于89度,该第二倾斜角度θ2大于或等于91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倾斜角度θ1加该第二倾斜角
度θ2为180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穿孔为多个穿孔,且该至
少一遮光件为多个遮光件,其中各该遮光件的位置与各该多个穿孔对应,藉以让各个遮光
件贯穿对应的多个穿孔。
8.一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尚谢德雄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