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东专利>正文

垃圾清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070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清扫车,包括机动车车体、清扫系统,其特征是:在机动车车体的底盘上部设置有液压翻转式垃圾箱,清扫系统包括六个清扫刷总成和一个机油泵,清扫刷总成由圆刷、液压马达、铰链连杆和液压油缸构成,清扫系统中的六个清扫刷总成中的圆刷五个为平刷一个为立刷,清扫系统的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油缸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一个泵油口连接,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另一个泵油口连接。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扬尘小,运行中不易发生故障,能够适应各种硬化路面的清扫工作,清扫路面干净,尤其对马路牙处清扫的更加干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清扫车,属于环卫车辆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街道、公路、公园、硬化路面及公共场所的清扫相随着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人工清扫与都市的形象极不谐调,而现有机动清扫车的缺点是:清扫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运行中易发生故障,清扫不干净而且尘土飞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扫系统结构简单、运行中不易发生故障,清扫路面干净的垃圾清扫车。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包括机动车车体、清扫系统,其特征是:在机动车车体的底盘上部设置有液压翻转式垃圾箱,清扫系统包括六个清扫刷总成和一个机油泵,清扫刷总成由圆刷、液压马达、铰链连杆和液压油缸构成,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端部连接液压马达外壳,圆刷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轴上,铰链连杆的后段连杆的端部与机动车车体连接,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机动车车体上,其缸杆与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中部连接;清扫系统中的六个清扫刷总成中的第一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头部前保险杠上,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位于车体的右前侧,第二、三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前部两侧,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四、五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方后部后车轮之前,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六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清扫刷总成之间,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垂直;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之前设有一个开口对着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的小垃圾箱,在小垃圾箱开口的下沿设有导尘板,在小垃圾箱外侧连接有通入液压翻转式垃圾箱的输送带导筒,在小垃圾箱和输送带导筒中安装有输送带,机油泵有两个独立的泵油口,清扫系统的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油缸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一个泵油口连接,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另一个泵油口连接。所述机动车车体为内燃机(燃油或燃气)客货车车体,或电瓶车车体;在所述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环绕第二、三四、五、六清扫刷总成设有防尘胶板。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扬尘小,运行中不易发生故障,能够适应各种硬化路面的清扫工作,清扫路面干净,尤其对马路牙处清扫的更加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省去翻转式垃圾箱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机动车车体1、清扫系统,机动车车体采用燃油客货车车体,或电瓶车车体,在机动车车体的底盘上部设置有液压翻转式垃圾箱2,清扫系统包括六个清扫刷总成和一个机油泵12,清扫刷总成由圆刷8、液压马达7、铰链连杆5和液压油缸6构成,圆刷为直径60厘米的尼龙丝刷,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端部连接液压马达外壳,圆刷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轴上,铰链连杆的后段连杆的端部与机动车车体连接,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机动车车体上,其缸杆与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中部连接;清扫系统中的六个清扫刷总成中的第一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头部前保险杠上,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位于车体的右前侧,第二、三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前部两侧,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四、五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方后部后车轮之前,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六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清扫刷总成之间,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垂直;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之前设有一个开口对着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的小垃圾箱9,在小垃圾箱开口的下沿设有导尘板10,在小垃圾箱外侧连接有通入液压翻转式垃圾箱的输送带导筒4,在小垃圾箱和输送带导筒中安装有输送带3,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环绕第二、三四、五、六清扫刷总成设有防尘胶板11。机油泵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前保险杠上,机油泵的控制开关设在驾驶室中,机油泵有两个独立的泵油口,清扫系统的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油缸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一个泵油口连接,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另一个泵油口连接。本技术使用时,通过机油泵液压传动,完成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圆刷的升降和旋转,第一清扫刷总成的圆刷向左侧旋转,先把马路牙处的灰尘和杂质清扫到本车体的右前轮里面,第二、三清扫刷总成的圆刷各向内侧向后旋转,这样就有效的把2米左右的路面清扫到本车中间20厘米的一道垃圾线,再用后面的第四、五清扫刷总成的两个圆刷各向内侧向前旋转,第六清扫刷总成的圆刷是立式的,安装在第四、五清扫刷总成中间,这样后面的刷子就形成三个刷子,左右两个平放,中间一个立放,三个圆刷正下面是导尘板,通过导尘板,三个圆刷就有效的把路面上20厘米的垃圾线清扫到导尘板前上方处的小垃圾箱内,小垃圾箱内设有软输送带,通过液压传动把小垃圾箱内的垃圾通过输送带导筒传送到上面的液压翻转式垃圾箱内,这样反复的循环直到机动车车体底盘上部的液压翻转式垃圾箱内的垃圾装满,运输到指定垃圾点,通过油缸把箱体内的垃圾侧翻倒掉,然后进行第二次作业。在清扫过程中,防尘胶板有效的防止了灰尘的飞扬。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清扫车,包括机动车车体、清扫系统,其特征是:在机动车车体的底盘上部设置有液压翻转式垃圾箱,清扫系统包括六个清扫刷总成和一个机油泵,清扫刷总成由圆刷、液压马达、铰链连杆和液压油缸构成,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端部连接液压马达外壳,圆刷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轴上,铰链连杆的后段连杆的端部与机动车车体连接,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机动车车体上,其缸杆与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中部连接;清扫系统中的六个清扫刷总成中的第一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头部前保险杠上,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位于车体的右前侧,第二、三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前部两侧,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四、五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方后部后车轮之前,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六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清扫刷总成之间,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垂直;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之前设有一个开口对着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的小垃圾箱,在小垃圾箱开口的下沿设有导尘板,在小垃圾箱外侧连接有通入液压翻转式垃圾箱的输送带导筒,在小垃圾箱和输送带导筒中安装有输送带,机油泵有两个独立的泵油口,清扫系统的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油缸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一个泵油口连接,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另一个泵油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清扫车,其特征是:所述机动车车体为内燃机客货车车体,或电瓶车车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清扫车,其特征是:在所述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环绕第二、三四、五、六清扫刷总成设有防尘胶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清扫车,包括机动车车体、清扫系统,其特征是在机动车车体的底盘上部设置有液压翻转式垃圾箱,清扫系统包括六个清扫刷总成和一个机油泵,清扫刷总成由圆刷、液压马达、铰链连杆和液压油缸构成,清扫系统中的六个清扫刷总成中的圆刷五个为平刷一个为立刷,清扫系统的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油缸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一个泵油口连接,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另一个泵油口连接。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扬尘小,运行中不易发生故障,能够适应各种硬化路面的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清扫车,包括机动车车体、清扫系统,其特征是:在机动车车体的底盘上部设置有液压翻转式垃圾箱,清扫系统包括六个清扫刷总成和一个机油泵,清扫刷总成由圆刷、液压马达、铰链连杆和液压油缸构成,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端部连接液压马达外壳,圆刷安装在液压马达的轴上,铰链连杆的后段连杆的端部与机动车车体连接,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在机动车车体上,其缸杆与铰链连杆的前段连杆的中部连接;清扫系统中的六个清扫刷总成中的第一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的头部前保险杠上,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并位于车体的右前侧,第二、三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前部两侧,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四、五清扫刷总成对称的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方后部后车轮之前,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平行,第六清扫刷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清扫刷总成之间,圆刷刷面与水平面垂直;在机动车车体底盘下部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之前设有一个开口对着第四、五、六清扫刷总成的小垃圾箱,在小垃圾箱开口的下沿设有导尘板,在小垃圾箱外侧连接有通入液压翻转式垃圾箱的输送带导筒,在小垃圾箱和输送带导筒中安装有输送带,机油泵有两个独立的泵油口,清扫系统的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油缸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一个泵油口连接,所有清扫刷总成中的液压马达均通过油管与机油泵的另一个泵油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