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上专利>正文

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0269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装置,设有呈桶状的下端盖,配合下端盖形成过滤型腔的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与过滤型腔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型腔内安装有一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与下端盖之间的缝隙组成滤前流入通道;所述进水口、滤前流入通道、过滤装置及出水口组成流通道。所述过滤装置由多种滤层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有效滤除水中的寄生虫、泥沙、悬浮颗粒、细菌、病毒、藻类、余氯及有害的溶解性重金属离子,提供安全水、健康水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有宇宙血液和生命源泉之称,在我们的身体里有70%是水分,水是维持人体生理与新陈代谢活动的重要物质。喝什么样的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程度及寿命的长短。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过滤器产品,在刚安装使用时,大部分都是合格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里面的滤芯附着越来越多的污垢没有办法清洗和排出,无法达到长期过滤的目的,从而影响着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净水装置,具有可有效滤除水中的寄生虫、泥沙、悬浮颗粒、细菌、病毒、藻类、余氯及有害的溶解性重金属离子,提供安全水、健康水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净水装置,设有呈桶状的下端盖,配合下端盖形成过滤型腔的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与过滤型腔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过滤型腔内安装有一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与下端盖之间的缝隙组成滤前流入通道;所述进水口、滤前流入通道、过滤装置及出水口组成流通道。 所述过滤装置设有滤芯,设于滤芯下方的滤芯底罩,设于滤芯上方且与出水口连通的滤芯顶罩;所述滤芯设有由椰壳活性炭制成的第三滤层,设于第三滤层上方且由麦饭石制成的第四滤层,设于第四滤层上方且由纳米银离子纤维制成的第五滤层,设于第五滤层上方且由除氯能量球制成的第六滤层,设于第六滤层上方且由电气石制成的第七滤层,设于第七滤层上方且由弱碱性球制成的第八滤层,由铜锌合金制成且环形包裹着第三滤层、第四滤层、第五滤层、第六滤层、第七滤层及第八滤层的第二滤层,由硅藻膜滤芯制成且将第二滤层、第三滤层、第四滤层、第五滤层、第六滤层、第七滤层及第八滤层包裹在内腔中的第一滤层。所述滤前流入通道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三滤层旁的第一滤层位置相接。进一步,为了保障在使用过程中水的流动路径,所述滤芯顶罩与上端盖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滤芯顶罩与下端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水依次经过:进水口、滤前流入通道、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第四滤层、第五滤层、第六滤层、第七滤层、第八滤层、滤芯顶罩,最后从出水口流出,完成工作。硅藻膜滤芯,其过滤精度0.1微米,滤除自来水中99.99%的致病细菌和有害物质。铜锌合金,是一种过滤介质,其净水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其与污染物进行电子交换,放出或得到电子,把许多污染物质变成无害物质,如把氯气变成阴离子,其他污染物如铅、镉、汞、砷等被吸附到铜锌合金上面,最后达到完成消除或极大地减少种类繁多的污染物质。椰壳活性炭,吸附水中异色异味和重金属等杂质,出水甘醇可口。麦饭石,释放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补充水的能量,有益人体健康。纳米阴离子纤维,高效杀菌抑菌,抑制细菌滋生,确保出水安全。除氯能量球,滤除水中致癌物质(余氯和漂白粉),保护人体不受余氯侵害。电气石,释放微电子束,打散水的分子结构,出水为小分子团活性水,使水的渗透能力和分解能力更强,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弱碱性球,改善水的PH值,出水为有益人体的弱碱性水,增强人体抵抗和免疫能力。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可有效滤除水中的寄生虫、泥沙、悬浮颗粒、细菌、病毒、藻类、余氯及有害的溶解性重金属离子,提供安全水、健康水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装结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装结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装俯视示意图。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净水装置,设有呈桶状的下端盖4,配合下端盖4形成过滤型腔的上端盖I ;所述上端盖I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与过滤型腔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过滤型腔内安装有一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与下端盖4之间的缝隙组成滤前流入通道;所述进水口、滤前流入通道、过滤装置及出水口组成流通道。所述过滤装置设有滤芯,设于滤芯下方的滤芯底罩8,设于滤芯上方且与出水口连通的滤芯顶罩14 ;所述滤芯设有由椰壳活性炭制成的第三滤层6,设于第三滤层6上方且由麦饭石制成的第四滤层5,设于第四滤层5上方且由纳米银离子纤维制成的第五滤层10,设于第五滤层10上方且由除氯能量球制成的第六滤层11,设于第六滤层11上方且由电气石制成的第七滤层12,设于第七滤层12上方且由弱碱性球制成的第八滤层13,由铜锌合金制成且环形包裹着第三滤层6、第四滤层5、第五滤层10、第六滤层11、第七滤层12及第八滤层13的第二滤层7,由硅藻膜滤芯制成且将第二滤层7、第三滤层6、第四滤层5、第五滤层10、第六滤层11、第七滤层12及第八滤层13包裹在内腔中的第一滤层9。所述滤前流入通道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三滤层6旁的第一滤层9位置相接。进一步,为了保障在使用过程中水的流动路径,所述滤芯顶罩14与上端盖I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所述滤芯顶罩14与下端盖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3。水依次经过:进水口、滤前流入通道、第一滤层9、第二滤层7、第三滤层6、第四滤层5、第五滤层10、第六滤层11、第七滤层12、第八滤层13、滤芯顶罩14,最后从出水口流出,完成工作。硅藻膜滤芯,其过滤精度0.1微米,滤除自来水中99.99%的致病细菌和有害物质。铜锌合金,是一种过滤介质,其净水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其与污染物进行电子交换,放出或得到电子,把许多污染物质变成无害物质,如把氯气变成阴离子,其他污染物如铅、镉、汞、砷等被吸附到铜锌合金上面,最后达到完成消除或极大地减少种类繁多的污染物质。椰壳活性炭,吸附水中异色异味和重金属等杂质,出水甘醇可口。麦饭石,释放多种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补充水的能量,有益人体健康。纳米阴离子纤维,高效杀菌抑菌,抑制细菌滋生,确保出水安全。除氯能量球,滤除水中致癌物质(余氯和漂白粉),保护人体不受余氯侵害。电气石,释放微电子束,打散水的分子结构,出水为小分子团活性水,使水的渗透能力和分解能力更强,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弱碱性球,改善水的PH值,出水为有益人体的弱碱性水,增强人体抵抗和免疫能力。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可有效滤除水中的寄生虫、泥沙、悬浮颗粒、细菌、病毒、藻类、余氯及有害的溶解性重金属离子,提供安全水、健康水的优点。以上说明并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凡是不脱离本技术精神的技术,均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呈桶状的下端盖,配合下端盖形成过滤型腔的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与过滤型腔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过滤型腔内安装有一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与下端盖之间的缝隙组成滤前流入通道;所述进水口、滤前流入通道、过滤装置及出水口组成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设有滤芯,设于滤芯下方的滤芯底罩,设于滤芯上方且与出水口连通的滤芯顶罩;所述滤芯设有由椰壳活性炭制成的第三滤层,设于第三滤层上方且由麦饭石制成的第四滤层,设于第四滤层上方且由纳米银离子纤维制成的第五滤层,设于第五滤层上方且由除氯能量球制成的第六滤层,设于第六滤层上方且由电气石制成的第七滤层,设于第七滤层上方且由弱碱性球制成的第八滤层,由铜锌合金制成且环形包裹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呈桶状的下端盖,配合下端盖形成过滤型腔的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顶端两侧分别设有与过滤型腔贯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型腔内安装有一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与下端盖之间的缝隙组成滤前流入通道;所述进水口、滤前流入通道、过滤装置及出水口组成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上甘超
申请(专利权)人:邹上甘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