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怀超专利>正文

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97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包括床身、工作台、滑座、底座及三角体,三角体内安装Ⅱ轴、Ⅲ轴、手动进给轴、接轴及Ⅴ轴,Ⅱ轴上安装齿轮、锥齿轮和齿轮,Ⅲ轴上安装齿轮,手动进给轴上安装齿轮,接轴上安装齿轮,Ⅴ轴上安装锥齿轮,滑座内安装锥齿轮轴和Ⅰ轴,锥齿轮轴上安装齿轮,Ⅰ轴上安装锥齿轮,齿轮与齿轮啮合,齿轮安装横向丝杠上,锥齿轮与锥齿轮啮合,锥齿轮安装在纵向丝杠上,锥齿轮与锥齿轮啮合,锥齿轮安装在升降丝杠上。它的工作台可以完成X、Y、Z三个方向的移动,只有2个长轴、5个短轴、20个齿轮,制造成本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床,是一种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
技术介绍
已有的铣床在机加工中各有优点,它们的工作台均有X、Y、Z、三个方向的移动,分别为数控系统的、机械式自动移动的及手动完成的。这些铣床都存在某些不足数控系统控制的造价高、中小型机加工企业较难使用;机械式自动控制的结构复杂,除三根丝杠外,有40个齿轮、近10个轴,制造成本高;手动完成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它的工作台可以完成X、Y、Z三个方向的移动,只有2个长轴、5个短轴、20个齿轮,制造成本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包括床身、工作台、滑座、底座及三角体,三角体内安装II轴、III轴、手动进给轴、接轴及V轴,II轴上安装齿轮、锥齿轮和齿轮,III轴上安装齿轮,手动进给轴上安装齿轮,接轴上安装齿轮,V轴上安装锥齿轮,滑座内安装锥齿轮轴和I轴,锥齿轮轴上安装齿轮,I轴上安装锥齿轮,齿轮与齿轮啮合,齿轮安装横向丝杠上,锥齿轮与锥齿轮啮合,锥齿轮安装在纵向丝杠上,锥齿轮与锥齿轮啮合,锥齿轮安装在升降丝杠上。锥齿轮上安装齿轮。三角体内安装动力箱,动力箱的输入轴上安装锥齿轮,锥齿轮与II轴上的锥齿轮啮合。横向丝杠一端安装滑套,滑套上依次安装齿轮、滑座及锥齿轮,齿轮与齿轮啮合,横向丝杠中部安装螺母。滑座上安装左手柄和右手柄。三角体上安装升降手柄,升降手柄与III轴连接,III轴上的齿轮与齿轮啮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的工作台能够完成X、Y、Z三个方向的移动,采用三个丝杠、2个长轴、5个短轴、20个齿轮结构完成工作台纵向、横向的自动移动或手动移动,垂直方向的手动移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等。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P向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1中D-D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2中A-A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中B-B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5中的C-C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包括床身、工作台、滑座、底座及三角体,三角体内安装II轴22、III轴17、手动进给轴49、接轴50及V轴51,II轴22上安装齿轮23、锥齿轮19和齿轮26,III轴17上安装齿轮21,手动进给轴49上安装齿轮27,接轴50上安装齿轮3,V轴51上安装锥齿轮12,滑座内安装锥齿轮轴8和I轴52,锥齿轮轴8上安装齿轮29和齿轮30,I轴52上安装锥齿轮41、齿轮39及齿轮40,齿轮26与齿轮4啮合,齿轮4安装横向丝杠5上,锥齿轮41与锥齿轮38啮合,锥齿轮38安装在纵向丝杠35上,锥齿轮12与锥齿轮11啮合,锥齿轮11安装在升降丝杠14上。锥齿轮12上安装齿轮13。三角体2内安装动力箱1,动力箱1的输入轴上安装锥齿轮25,锥齿轮25与II轴22上的锥齿轮19啮合。横向丝杠5一端安装滑套10,滑套10上依次安装齿轮24、滑座20及锥齿轮9,齿轮24与齿轮23啮合,横向丝杠5中部安装螺母6。滑座上安装左手柄33和右手柄42。三角体2上安装升降手柄15,升降手柄15与III轴17连接,III轴17上的齿轮21与齿轮13啮合。本技术工作台实现三个方向运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如下1、横向移动动力箱1安装在三角体2内腔,动力箱1传动出的锥齿轮25与装在II轴22上的锥齿轮19啮合,将动力传入II轴,使装在II轴上的齿轮26转动。当离合器手柄16扳到自动位置时,离合器18与齿轮4啮合,齿轮26与齿轮4啮合,带动横向丝杠5转动,通过螺母6及固定在滑座32上的螺母座7使工作台作横向移动。当离合器手柄16扳到手动位置时,离合器18与齿轮3啮合,转动手轮28使齿轮27与齿轮3啮合,带动横向丝杠5转动,使工作台作横向手动移动。2、纵向移动动力传到II轴22,齿轮23与齿轮24啮合,带动滑套座20内的滑套10及主动锥齿轮9转动。锥齿轮9与轴柄锥齿轮8啮合,带动主动伞齿轮29转动。当左手柄33(左右各1个)扳到自动位置时,小齿轮31与左主动伞齿轮29和被动平齿轮30啮合,平齿轮30与中间齿轮37啮合,中间齿轮37与右主动平齿轮40啮合。当手柄42扳到自动位置时,小齿轮43与右齿轮40及齿轮39啮合,使齿轮39转动,带动锥齿轮41转动,锥齿轮41与被动锥齿轮38啮合,锥齿轮38转动带动转动套36转动,通过平键带动纵向丝杠35转动。纵向丝杠35固定在工作台46两端的支架内,螺母34固定在滑座内的支架上。因此纵向丝杠35的转动带动了工作台的左右移动。当两手柄33、42扳到手动位置,小齿轮31、43都脱开,动力切断。转动工作台46左支架47上的手轮48即可使工作台左右移动。3、垂向移动工作台的垂直升降只有手动。摇动升降手把15使III轴17及装在III轴17上的齿轮21转动。齿轮21与齿轮13啮合,带动锥齿轮12转动。锥齿轮12与锥齿轮11啮合,锥齿轮11转动带动升降丝杠14转动,升降螺母44固定在丝杠座45上,摇动手把能使工作台上、下升降。本技术滑座上的螺母34是浮动螺母,便于安装。权利要求1.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包括床身、工作台、滑座、底座及三角体,其特征在于三角体内安装II轴(22)、III轴(17)、手动进给轴(49)、接轴(50)及V轴(51),II轴(22)上安装齿轮(23)、锥齿轮(19)和齿轮(26),III轴(17)上安装齿轮(21),手动进给轴(49)上安装齿轮(27),接轴(50)上安装齿轮(3),V轴(51)上安装锥齿轮(12),滑座内安装锥齿轮轴(8)和I轴(52),锥齿轮轴(8)上安装齿轮(29)和齿轮(30),I轴(52)上安装锥齿轮(41)、齿轮(39)及齿轮(40),齿轮(26)与齿轮(4)啮合,齿轮(4)安装横向丝杠(5)上,锥齿轮(41)与锥齿轮(38)啮合,锥齿轮(38)安装在纵向丝杠(35)上,锥齿轮(12)与锥齿轮(11)啮合,锥齿轮(11)安装在升降丝杠(1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其特征在于锥齿轮(12)上安装齿轮(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其特征在于三角体(2)内安装动力箱(1),动力箱(1)的输入轴上安装锥齿轮(25),锥齿轮(25)与II轴(22)上的锥齿轮(19)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其特征在于横向丝杠(5)一端安装滑套(10),滑套(10)上依次安装齿轮(24)、滑座(20)及锥齿轮(9),齿轮(24)与齿轮(23)啮合,横向丝杠(5)中部安装螺母(6)。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其特征在于滑座上安装左手柄(33)和右手柄(4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其特征在于三角体(2)上安装升降手柄(15),升降手柄(15)与III轴(17)连接,III轴(17)上的齿轮(21)与齿轮(13)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包括床身、工作台、滑座、底座及三角体,三角体内安装II轴、III轴、手动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作台双向移动铣床,包括床身、工作台、滑座、底座及三角体,其特征在于:三角体内安装Ⅱ轴(22)、Ⅲ轴(17)、手动进给轴(49)、接轴(50)及Ⅴ轴(51),Ⅱ轴(22)上安装齿轮(23)、锥齿轮(19)和齿轮(26),Ⅲ轴(17)上安装齿轮(21),手动进给轴(49)上安装齿轮(27),接轴(50)上安装齿轮(3),Ⅴ轴(51)上安装锥齿轮(12),滑座内安装锥齿轮轴(8)和Ⅰ轴(52),锥齿轮轴(8)上安装齿轮(29)和齿轮(30),Ⅰ轴(52)上安装锥齿轮(41)、齿轮(39)及齿轮(40),齿轮(26)与齿轮(4)啮合,齿轮(4)安装横向丝杠(5)上,锥齿轮(41)与锥齿轮(38)啮合,锥齿轮(38)安装在纵向丝杠(35)上,锥齿轮(12)与锥齿轮(11)啮合,锥齿轮(11)安装在升降丝杠(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怀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