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837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T”型支架,“T”型支架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两个转动轮之间的间距小于管型母线的直径;“T”型支架的竖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孔,下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孔,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通过定位螺栓穿过限位孔和固定孔来固定;下支撑杆和支撑底座固定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设置的两个转动轮来固定管型母线,在焊接过程中,通过转动两个转动轮就可以对管型母线接口处进行外圆周焊接,不需要焊工绕着管型母线焊接接口,且通过设置的固定孔和限位孔来有效调整高度,保证多根母线在同一高度上进行焊接,省时省力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实际安装需要30 50米长度的管型母线,而单根管型母线的长度为十米左右,因此在安装管型母线前,需要将3 5根的单根管型母线对接焊接起来,使之达到需要长度。在以前焊接管型母线时,首先要清理现场,然后要制作临时支架临时支架的作用是把管型母线放在上面,使各个单根管型母线的高度一致,使对接口平直,几根管型母线对接焊接后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以前利用木箱、木块等物品搭建临时支架,材料不好找,物体高度参差不齐,几根管型母线放在上面管母容易滚动,且高低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调整,不好掌握,耗费时长,且增加焊接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型母线放置稳定、高度易调节的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T”型支架,所述“T”型支架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所述两个转动轮之间的间距小于管型母线的直径;所述“T”型支架的竖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下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通过定位螺栓穿过限位孔和固定孔来固定。所述下支撑杆和支撑底座固定焊接在一起。所述限位孔和固定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支撑底座呈棱台形状。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置有两个间距小于管型母线直径的转动轮,用于固定管型母线。在焊接过程中,通过转动两个转动轮可以对管型母线接口处进行外圆周焊接,不需要焊工绕着管型母线焊接接口,省时省力。本技术通过在上支撑杆上设置有固定孔、在下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孔、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通过定位螺栓穿过限位孔和固定孔来彼此有效固定,便于调整高度,保证多根母线在同一高度上进行焊接。本技术的支撑底座呈棱台形状,增加支撑装置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8和“T”型支架2,支撑底座8呈棱台形状,“T”型支架2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1,两个转动轮I之间的间距小于管型母线的直径,所述“Τ”型支架2的竖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3和下支撑杆7,上支撑杆3上设置有固定孔4,下支撑杆7上设置有限位孔6,上支撑杆3和下支撑杆7之间通过定位螺栓5穿过限位孔6和固定孔4来固定,下支撑杆7和支撑底座8固定焊接在一起。其中:限位孔6和固定孔4均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本技术设置有两个间距小于管型母线直径的转动轮1,用于固定管型母线。在焊接过程中,通过转动两个转动轮可以对管型母线接口处进行外圆周焊接,不需要焊工绕着管型母线焊接接口,省时省力;本技术通过在上支撑杆3上设置有固定孔4、在下支撑杆7上设置有限位孔6来彼此有效固定,便于调整高度,保证多根母线在同一高度上进行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8)和“T”型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支架(2)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1),所述两个转动轮(1)之间的间距小于管型母线的直径;所述“T”型支架(2)的竖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3)和下支撑杆(7),所述上支撑杆(3)上设置有固定孔(4),所述下支撑杆(7)上设置有限位孔(6),所述上支撑杆(3)和下支撑杆(7)之间通过定位螺栓(5)穿过限位孔(6)和固定孔(4)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型母线焊接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8)和“T”型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Τ”型支架(2)上部设置有两个转动轮(1),所述两个转动轮(I)之间的间距小于管型母线的直径;所述“Τ”型支架(2)的竖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3)和下支撑杆(7),所述上支撑杆(3 )上设置有固定孔(4 ),所述下支撑杆(7 )上设置有限位孔(6 ),所述上支撑杆(3 )和下支撑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巍石峰张韬张志宏张学众孙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