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髋训练器。
技术介绍
在体育训练中,对某些项目(诸如摔跤、投掷等运动项目)需要对运动员髋部力量进行强化练习。目前,运动员主要采用不负重髋部的练习手段进行训练。而采用此练习手段存在以下问题:即运动员在训练髋部时,训练手段少,训练专项性不强,新的训练理论没有被融入到训练中,训练强度不够,难以达到量化监控,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转髋训练器,以解决运动员缺少髋部负重练习手段及训练强度不足,专项性不强,难以达到量化监控,训练效果欠佳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振动转髋训练器,所述训练器包括转盘、转轴、阻力计、底座套及振动装置,所述底座套的下端与振动装置的上面板中心位置固接,底座套的上端面设有中心台肩轴孔,所述转盘设置在振动装置的上面板的正上方,所述转轴的上端与转盘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固接,转轴的侧壁上位于下端位置处设有台肩,转轴的下端装在底座套的中心台阶轴孔内,且转轴的台肩端面与底座套的中心台阶轴孔的台阶端面相接触,底座套的侧壁设有径向台阶通孔,所述阻力计的指示盘装在底座套的径向台阶通孔内,阻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转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包括转盘(1)、转轴(2)、阻力计(3)、底座套(5)及振动装置(15),所述底座套(5)的下端与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中心位置固接,底座套(5)的上端面设有中心台肩轴孔(8),所述转盘(1)设置在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的正上方,所述转轴(2)的上端与转盘(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固接,转轴(2)的侧壁上位于下端位置处设有台肩,转轴(2)的下端装在底座套(5)的中心台阶轴孔(8)内,且转轴(2)的台肩端面与底座套(5)的中心台阶轴孔(8)的台阶端面相接触,底座套(5)的侧壁设有径向台阶通孔(10),所述阻力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转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包括转盘(I)、转轴(2)、阻力计(3)、底座套(5)及振动装置(15),所述底座套(5)的下端与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中心位置固接,底座套(5)的上端面设有中心台肩轴孔(8),所述转盘(I)设置在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的正上方,所述转轴(2)的上端与转盘(I)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固接,转轴(2)的侧壁上位于下端位置处设有台肩,转轴(2)的下端装在底座套(5)的中心台阶轴孔(8)内,且转轴(2)的台肩端面与底座套(5)的中心台阶轴孔(8)的台阶端面相接触,底座套(5)的侧壁设有径向台阶通孔(10),所述阻力计(3)的指示盘(11)装在底座套(5)的径向台阶通孔(10)内,阻力计(3)的连接杆穿过底座套(5)的径向台阶通孔(10)顶在转轴(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振动转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的外壁上与所述阻力计(3)的连接杆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环槽(18),阻力计(3)的连接杆设置在所述环槽(18)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转髋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器还包括四个L形脚限位板(19);所述四个L形脚限位板(19)分成两组,每组L形脚限位板由两个L形脚限位板(19)组成,两组L形脚限位板设置在转盘(I)的上端面上且相对于转盘(I)的中心对称设置,每组中的两个L形脚限位板(19)相对设置,每组中的两个L形脚限位板(19)之间的距离为10cnTl5Cm,每个L形脚限位板(19)的底板上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国滨,黄锷,顾信文,金鑫,冯俊凯,刘兆龙,王淏,李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