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废水处理应用领域,提供了一种滤池反冲洗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废水至调节池,并将所述调节池的悬浊液通过在管道中与絮凝剂混合后抽入沉淀池;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废水悬浊液与絮凝剂混合后沉淀,回用经上清液及沉淀物处理后的水资源,所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且降低二次污染,节省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应用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采用过滤技术的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中,滤池反冲洗用水占水厂制水总量的3% 10%。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供水厂的生产废水回用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拥有反冲洗水和排泥水收集回用设施的供水厂不足5%。将这部分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资源浪费,还会因排放水中所含固体悬浮物的沉积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将反冲洗水有效回用,对于节省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如果将反冲洗水直接泵入滤池回用,由于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含量比较高,必将明显加快水头损失的增长速度,从而影响工艺的正常运行;而应用膜滤技术处理反冲洗废水又存在设备较复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冲洗废水的利用率低、回用成本高及污染环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废水至调节池,并将所述调节池的悬浊液通过在管道中与絮凝剂混合后抽入沉淀池; 经潜水泵将絮凝处理后的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泵入滤池前端进行回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废水悬浊液与絮凝剂混合后沉淀,回用沉淀处理后的水资源,所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且降低二次污染,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池反冲洗废水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池反冲洗废水处理方法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废水悬浊液与絮凝剂混合后沉淀,回用沉淀处理后的水资源。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池反冲洗废水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详述如下:在步骤SlOl中,收集废水至调节池,并将调节池的悬浊液通过在管道中与絮凝剂混合后抽入沉淀池;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絮凝剂的添加量为5-100mg/L,利用静态管道混合器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悬浊液在沉淀池中静置的时间为30分钟至6小时。在步骤S102中,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沉淀池中的上清液。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沉淀池中的上清液具体包括:1.将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流入清水池;2.当清水池中的上清液达到预定高度时,潜水泵自动开启;3.经潜水泵将处理后的水泵入滤池前端进行回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沉淀池中的上清液之后还包括:收集调节池和沉淀池中的污泥并进行脱水处理,将排泥水直接泵回调节池进行处理后回用。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滤池反冲洗废水处理方法的工作示意,详述如下:1.将滤池反冲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收集到调节池,把调节池中收集的反冲洗废水悬浊液用污泥泵按一定流量抽入平流沉淀池,并在管道中在线加入适量絮凝剂,投加量为5-100mg/L,利用静态管道混合器进行充分混合,悬浊液进入沉淀池后的设计静置沉淀时间为30分钟-6小时;2.悬浊液在平流沉淀池中充分沉淀后,上清液通过溢流堰进入清水池,清水池中的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潜水泵自动开启,将处理后的水泵入滤池前端进行回用;3.将调节池和平流沉淀池中的污泥经过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处理,将排泥水直接泵回调节池进行处理后回用。实施例一在滤池反冲洗过程中,将全过程的反冲洗废水收集在调节池中,用污泥泵将悬浊液按一定流量泵入平流沉淀池,同时用水射器往管道中加入30mg/L的三氯化铁并经SX型静态管道混合器充分混合。混合后液体在管道中设计停留时间为I分钟,悬浊液在沉淀池中充分静置沉淀4小时后经溢流堰进入清水池,当上清液中水面超过指定液位时,与浮阀液位计联动的潜水泵自动启动,将处理水泵入滤池前端回用。收集调节池和沉淀池的污泥,用离心分离机脱水后进行处理,最后将排泥水也泵回调节池处理并回用。实施例二在滤池反冲洗过程中, 将全过程的反冲洗废水收集在调节池中,用污泥泵将悬浊液按一定流量泵入平流沉淀池,同时用水射器往管道中加入50mg/L的聚合氯化铝并经SY型静态管道混合器充分混合。混合后液体在管道中设计停留时间为2分钟,悬浊液在沉淀池中充分静置沉淀2小时后经溢流堰进入清水池,当上清液中水面超过指定液位时,与浮阀液位计联动的潜水泵自动启动,将处理水泵入滤池前端回用。收集调节池和沉淀池的污泥,用离心分离机脱水后进行处理,最后将排泥水也泵回调节池处理并回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废水悬浊液与絮凝剂混合后沉淀,回用絮凝沉淀处理后的水资源,所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且降低二次污染,节省水资源。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废水至调节池,并将所述调节池的悬浊液通过在管道中与絮凝剂混合后抽入沉淀池; 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的添加量为5-100mg/L,利用静态管道混合器混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浊液在沉淀池中静置的时间为30分钟至6小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具体包括: 将所述沉淀池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流入清水池; 当所述清水池中的上清液达到预定高度时,潜水泵自动开启; 回用经潜水泵处理后的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调节池及沉淀池中的剩余污泥脱水处理,并回用经处理后的排泥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废水处理应用领域,提供了,所述方法包括收集废水至调节池,并将所述调节池的悬浊液通过在管道中与絮凝剂混合后抽入沉淀池;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废水悬浊液与絮凝剂混合后沉淀,回用经上清液及沉淀物处理后的水资源,所采用的废水处理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而且降低二次污染,节省水资源。文档编号C02F1/52GK103121741SQ20131005762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专利技术者吴鹍, 王晓昌, 刘婷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池反冲洗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废水至调节池,并将所述调节池的悬浊液通过在管道中与絮凝剂混合后抽入沉淀池;经潜水泵回用絮凝处理后的所述沉淀池中的上清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鹍,王晓昌,刘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