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8914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配水井连接的人工湿地主体,人工湿地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布、集水区,中间设有多介质滤床;多介质滤床的底部设有反冲洗装置,多介质滤床的顶部栽有均匀分布的挺水植物;多介质滤床与两侧的布水区之间分别设有一块多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人工湿地的多介质滤床上层种植挺水植物,下层布置反冲洗装置,两侧形成入流布水区、出流集水区,分别连接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由入流布水区进行均匀配水,污水处理时由鼓风机供气入干、支管进行曝气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若运行过程中产生堵塞则采用曝气装置及水泵进行气水联合对滤料进行反冲洗解决该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配水井连接的人工湿地主体,人工湿地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布、集水区,中间设有多介质滤床;多介质滤床的底部设有反冲洗装置,多介质滤床的顶部栽有均匀分布的挺水植物;多介质滤床与两侧的布水区之间分别设有一块多孔板。本技术通过人工湿地的多介质滤床上层种植挺水植物,下层布置反冲洗装置,两侧形成入流布水区、出流集水区,分别连接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由入流布水区进行均匀配水,污水处理时由鼓风机供气入干、支管进行曝气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若运行过程中产生堵塞则采用曝气装置及水泵进行气水联合对滤料进行反冲洗解决该问题。【专利说明】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
本技术涉及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
技术介绍
目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水处理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人工湿地由挺水植物、多介质滤床和微生物群落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但人工湿地在运行工程中经常发生供氧不均匀及局部堵塞等现象。 反冲洗装置是在给水过滤过程中解决滤池过滤中产生的过滤阻力过大导致的出水减速问题的设施。给水滤池的滤床与人工湿地采用的滤床有相似之处,故考虑在人工湿地中铺设反冲洗装置用以解决人工湿地的供氧不均匀及局部堵塞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人工湿地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供氧不均匀及局部堵塞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配水井连接的人工湿地主体,人工湿地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布水区、集水区,中间设有多介质滤床;多介质滤床的底部设有反冲洗装置,多介质滤床的顶部栽有均匀分布的挺水植物;多介质滤床与两侧的布水区、集水区之间分别设有一块多孔板。 优选地,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设于多介质滤床底部的干管,干管上设有多根向上延伸的支管,干管的一端从人工湿地主体的一侧底部露出,该露出端分别与反冲洗水泵、鼓风机连接;干管上设有干管孔,支管上设有支管孔。 进一步地,所述反冲洗水泵与干管之间设有一个阀门,与鼓风机之间设有一个阀门。 优选地,所述人工湿地主体的一侧布水区的底部连接供水系统,另一侧集水区的上部连接排水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一根水平布置的布水管,布水管设于一侧布水区的底部,与供水泵连通,供水泵依次通过格栅、蝶阀与配水井连通;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分别与另一侧集水区的上部连接的反冲洗水池、处理水池。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管与供水泵之间设有一个阀门;集水区与反冲洗水池之间设有一个阀门,与处理水池之间设有一个阀门。 优选地,所述挺水植物为芦苇时,分布密度为10-20株/m2 ;为美人蕉时,分布密度为 3-4 株 /m2。 优选地,所述布水区、集水区由粒径约9-15_的碌石堆砌构成。 优选地,所述多介质滤床由粒径约5_8mm的碌石堆砌构成。 人工湿地的多介质滤床上层种植挺水植物,下层布置反冲洗装置(可同时布置承托层),两侧设有入流布水区、出流集水区,分别连接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此人工湿地装置由入流布水区进行均匀配水,污水处理时由鼓风机供气入干、支管进行曝气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若运行过程中产生堵塞则采用曝气装置及水泵进行气水联合对滤料进行反冲洗解决该问题。 多介质滤床下层铺设反冲洗装置,可同时作为承托层。干管采用双侧向下45°打孔制成,所述支管采用多方向均匀打孔制成,干、支管均采用尼龙纱网或其它类似措施进行防止滤料渗入。 人工湿地气水联合反冲洗操作方式分为三种:1)先用空气反冲,然后再用水反冲;2)先用气水同时反冲,再用水反冲;3)先用空气反冲,然后用气水同时反冲,最后再用水反冲。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人工湿地的多介质滤床上层种植挺水植物,下层布置反冲洗装置(可同时布置承托层),两侧的布/集水区分别形成入流布水区、出流集水区,分别连接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此人工湿地装置由入流布水区进行均匀配水,污水处理时由鼓风机供气入干、支管进行曝气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若运行过程中产生堵塞则采用曝气装置及水泵进行气水联合对滤料进行反冲洗解决该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技术中反冲洗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中布水管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中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中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的示意图,包括与配水井I连接的人工湿地主体6,人工湿地主体6的两侧分别设有布水区111、集水区112,中间设有多介质滤床10 ;布水区111、集水区112由粒径约9-15mm的碌石堆砌构成,多介质滤床10由粒径约5_8mm的碌石堆砌构成。多介质滤床10的底部设有反冲洗装置,多介质滤床10的顶部栽有均匀分布的挺水植物8 ;多介质滤床10与两侧的布水区111、集水区112之间各用一块多孔板7 (如图6所示)分隔开。 反冲洗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设于多介质滤床10底部的干管16,干管16上设有多根向上延伸的支管9(如图5所示),干管16的一端从人工湿地主体6的一侧底部露出,该露出端分别与反冲洗水泵15、鼓风机14连接;干管16上设有干管孔18,支管9上设有支管孔18。反冲洗水泵15与干管16之间连接一个阀门5,与鼓风机14之间连接一个阀门5。 人工湿地主体的一侧布水区111的底部连接供水系统,另一侧集水区112的上部连接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包括一根水平布置的布水管19(如图4所示),布水管19设于一侧布水区111的底部,与供水泵4连通,供水泵4依次通过格栅3、蝶阀2与配水井1连通;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分别与另一侧集水区112的上部连接的反冲洗水池12、处理水池13。布水管19与供水泵4之间连接一个阀门5 ;集水区112与反冲洗水池12之间连接一个阀门5,与处理水池13之间连接一个阀门5。 所述挺水植物8可采用芦苇或美人蕉。采用芦苇时,分布密度为10-20株/m2 ;采用美人蕉时,分布密度为3-4株/m2。 所述干管16采用双侧向下45°打孔制成,所述支管9采用多方向均匀打孔制成,干管16、支管9均采用尼龙纱网或其它类似措施进行防止滤料渗入。 人工湿地气水联合反冲洗操作方式分为三种:1)先用空气反冲,然后再用水反冲;2)先用气水同时反冲,再用水反冲;3)先用空气反冲,然后用气水同时反冲,最后再用水反冲。 工作原理是:装置运行前,在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主体6底层布置反冲洗装置,中层铺设多介质滤床10,上层种植挺水植物8,左、右两侧的布水区111、集水区112分别形成流布水区、出流集水区,分别连接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由入流布水区进行均匀配水,污水处理时由鼓风机14供气入干、支管9进行曝气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辅助曝气及以反冲洗措施解决堵塞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配水井(1)连接的人工湿地主体(6),人工湿地主体(6)的两侧设有布水区(111)、集水区(112),中间设有多介质滤床(10);多介质滤床(10)的底部设有反冲洗装置,多介质滤床(10)的顶部栽有均匀分布的挺水植物(8);多介质滤床(10)与两侧的布水区(111)、集水区(112)之间分别设有一块多孔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峰宋新山王宇晖翟鹏超严登明王苏艳何媛王玮丁怡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