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挽手成形机构,属于金属铁丝折弯成形机械。包括底座,在底座上固定一组立柱,在一组立柱上固定下模架;模头座与下模架一侧固定,在模头座的上表面各开设提手脚成形槽、中部构成模柄配合腔,该模柄配合腔与所述让位腔相对应并且与让位腔相通,模头由半圆柱体和模柄构成,在半圆柱体的两侧各具有提手脚成形模;作用缸,固定在底座上;一对钢丝搁置装置,分别设置在下模架朝向上的两侧;上模架,在上模架的一侧固定抱臂架;第一、第二抱臂,连接在抱臂架的两端,且还与上模架的两侧连接,各构成第一、第二抱臂圆弧腔,一对钢丝搁置装置各包括立臂、调整挡板、搁料板和一对拉簧。减轻操作强度;提高效率;确保质量;操作及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铁丝折弯成形机械
,具体涉及ー种挽手成形机构,用于成形出诸如涂料桶罐、顔料桶罐、油漆桶罐、日常生活用桶罐之类的容器上使用的材质为金属铁丝的挽手。
技术介绍
挽手,也称提手,周知,在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容器上均配备有供握捏提拿的金属铁丝挽手,这种挽手的结构貌似简单,但是为了满足強度和相应的力学要求,因此挽手的形状较为特殊,具体表现为拐点和/或圆弧过渡点多,对成形エ艺要求较为严苛。此外,由于挽手属于非标产品,因此无法在市售渠道获得专用的成形设备。目前,对上述挽手的成形大都靠工人凭借自制的模具弯折,具体是在作业台上固定相应的模块,将需要折弯的金属铁丝置于相邻模块之间的槽内,人为将金属铁丝按エ艺要求折弯。这种作业方式至少存在以下两点欠缺:其一,折弯的一致性程度难以保障即质量难以保障,因为纵使同一操作者,客观上无法做到对金属铁丝的折弯程度趋于一致,又因为手工折弯与操作者的经验、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乃至情绪密切相关;其ニ,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低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或称客户需求,生产提手的厂商只能以被动方式増加工人数量,但是由于当今劳动资源十分匮乏并且劳动力成本日益増大,因此致使产品成本显增,导致本来较为廉价的提手失去应有的市场优势。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那就是既然生产金属铁丝材质的挽手存在如此欠缺,那么完全可以由塑料模制挽手取代,但是,周知之理,由于塑料挽手存在承重性能差、易老化和断裂等等缺陷,因而并不能满足前述容器的配套要求。毫无疑问,如果有ー种能够适合于对前述应用场合的金属铁丝挽手自动折弯的机械,那么上述问题便迎刃而解。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536878B推荐有“家电用提手及其制作模具与制作方法”,该专利方案针对的是塑料提手,对于成形出应用于前述容器上的金属铁丝挽手不具有借鉴意义,尤其是由于毎次只能成形出ー个挽手,因此效率较低,不利于エ业化大批量快速生产;又,授权公告号CN202174179U提供有“锅盖提手的级进模具”,该专利结构复杂并且具有特定即只能成形锅盖提手的针对性,因而对于成形金属铁丝挽手不具启示意义;及,授权公告号CN202490885U介绍有“ー种U型折弯模具”,该专利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5至0019栏中所述的长处,并且一次成形出ー个U形的エ件(专利示及エ件应用于何种场合)但对于金属铁丝挽手的成形并不适用,并且由于一次只能获得ー个U形エ件,因此效率低;还,授权公告号CN202199698U披露有“单次压制多弯的折弯装置”,该专利方案能适用于对钢丝的折弯,但同样对于加工挽手无參考价值,并且同样一次只能获取ー个エ件,故效率较低;再,公布号CN102172738A公告的“网筋自动折弯成型机”、CN102172739A公布的“网片自动折弯成型机”以及CN102172740A公开的“网筋自动折弯机”都是针对商业设施如自选式超市、商场配备的供顾客购物时临时使用的手推车和购物篮等的镂空状的网片折弯。综上所述,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可供成形金属铁丝挽手借鉴的技术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尤其,经申请人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ー种有助于显著减轻操作者的操作强度并且减少人力投入而藉以节约宝贵的劳动カ资源、有利于一次获得多个挽手而藉以显著提高成形效率、并且满足エ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和有益于保障挽手形状的一致性而藉以确保质量的挽手成形机构。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挽手成形机构,包括一底座,该底座在使用状态下与液压机的工作平台固定,在该底座的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并且位于底座的边缘部位以间隔状态固定有ー组立柱,在该ー组立柱的顶部固定有ー下模架,该下模架与底座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腾空腔,并且在该下模架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一与所述腾空腔相通的让位腔;一模头座和ー模头,模头座在对应于所述让位腔的部位与所述下模架背对所述腾空腔的ー侧固定,在该模头座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上表面各开设有一提手脚成形槽,而模头座的中部区域构成模柄配合腔,该模柄配合腔与所述让位腔相对应并且与让位腔相通,模头由半圆柱体和模柄构成,半圆柱体位于所述模头座的上方,在该半圆柱体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提手脚成形槽的位置各具有一提手脚成形模,提手脚成形模与提手脚成形槽相配合,模柄一体构成于半圆柱体朝向所述模柄配合腔的ー侧,并且该模柄同时与所述模柄配合腔以及让位腔滑动配合;一位于所述腾空腔内的作用缸,该作用缸以垂直状态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并且该作用缸的作用缸柱与所述模柄连接;一对结构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钢丝搁置装置,该ー对钢丝搁置装置中的其中ー个钢丝搁置装置以腾空状态设置在所述下模架朝向上的ー侧的边缘部位,而ー对钢丝搁置装置中的另ー个钢丝搁置装置同样以腾空状态设置在下模架朝向上的另ー侧的边缘部位;ー上模架,该上模架在使用状态下与液压机的液压油缸柱固定,在该上模架朝向所述下模架的ー侧固定有一抱臂架;一第一抱臂和ー第二抱臂,第一、第二抱臂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一抱臂枢转连接在所述抱臂架的一端,并且还与所述上模架的ー侧回位连接,在该第一抱臂朝向所述模头的ー侧构成有与所述半圆柱体的长度方向的ー侧相配合的第一抱臂圆弧腔,第二抱臂枢转连接在所述抱臂架的另一端,并且还与所述上模架的另ー侧回位连接,在该第二抱臂朝向模头的一侧构成有与所述半圆柱体的长度方向的另ー侧相配合的第二抱臂圆弧腔,所述的ー对钢丝搁置装置各包括立臂、调整挡板、搁料板和一对拉簧,立臂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并且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下模架朝向上的ー侧的表面的边缘部位,并且与所述半圆柱体的长度方向的侧面相对应,在立臂的上部的对应两侧各用轴座固定螺钉固定有ー轴座,在轴座朝向搁料板的一端开设有小轴孔,调整挡板固定在立臂的顶端端面上,在该调整挡板的两端各开设有ー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调整孔,在各调整孔上配设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与所述立臂的所述顶端端面固定,在调整挡板朝向所述半圆柱体的一侧构成有一钢丝端部探入腔,而调整挡板背对钢丝端部探入腔的一侧的两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第一拉簧挂脚,搁料板朝向所述轴座的一侧的两端各固定有ー小轴,小轴与所述的小轴孔枢转配合,在搁料板朝向所述半圆柱体一侧的两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第二拉簧挂脚,一对拉簧的一端各挂着在所述第一拉簧挂脚上,而另一端各挂着在第二拉簧挂脚上,其中:所述的搁料板朝向轴座的ー侧对应于所述钢丝端部探入腔的下方。在本专利技术的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为矩形的板状体,所述的ー组立柱的数量为四根,分别设置在底座的四个角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抱臂架包括第一、第二抱臂轴支承板和连结板,连结板与所述上模架朝向所述下模架的ー侧固定,第一、第二抱臂轴支承板在长度方向彼此并行并且与所述连结板固定,第一、第二抱臂轴支承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为抱臂腔,所述的第一抱臂在对应于抱臂腔的一端枢转连接在第一、第二抱臂轴支承板之间,所述的第二抱臂在对应于抱臂腔的另一端枢转连接在第一、第二抱臂轴支承板之间,其中,在所述的连结板的两端即在对应于所述抱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挽手成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1),该底座(1)在使用状态下与液压机的工作平台固定,在该底座(1)的使用状态下朝向上的一侧并且位于底座(1)的边缘部位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立柱(11),在该一组立柱(11)的顶部固定有一下模架(111),该下模架(111)与底座(1)之间的空间构成为腾空腔(1111),并且在该下模架(111)的居中部位开设有一与所述腾空腔(1111)相通的让位腔(1112);一模头座(2)和一模头(3),模头座(2)在对应于所述让位腔(1112)的部位与所述下模架(111)背对所述腾空腔(1111)的一侧固定,在该模头座(2)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上表面各开设有一提手脚成形槽(21),而模头座(2)的中部区域构成模柄配合腔(22),该模柄配合腔(22)与所述让位腔(1112)相对应并且与让位腔(1112)相通,模头(3)由半圆柱体(31)和模柄(32)构成,半圆柱体(31)位于所述模头座(2)的上方,在该半圆柱体(31)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提手脚成形槽(21)的位置各具有一提手脚成形模(311),提手脚成形模(311)与提手脚成形槽(21)相配合,模柄(32)一体构成于半圆柱体(31)朝向所述模柄配合腔(22)的一侧,并且该模柄(32)同时与所述模柄配合腔(22)以及让位腔(1112)滑动配合;一位于所述腾空腔(1111)内的作用缸(4),该作用缸(4)以垂直状态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并且该作用缸(4)的作用缸柱(41)与所述模柄(32)连接;一对结构相同并且位置相对应的钢丝搁置装置(5),该一对钢丝搁置装置(5)中的其中一个钢丝搁置装置(5)以腾空状态设置在所述下模架(111)朝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位,而一对钢丝搁置装置(5)中的另一个钢丝搁置装置(5)同样以腾空状态设置在下模架(111)朝向上的另一侧的边缘部位;一上模架(6),该上模架(6)在使用状态下与液压机的液压油缸柱固定,在该上模架(6)朝向所述下模架(111)的一侧固定有一抱臂架(61);一第一抱臂(7)和一第二抱臂(8),第一、第二抱臂(7、8)的结构彼此相同,第一抱臂(7)枢转连接在所述抱臂架(61)的一端,并且还与所述上模架(6)的一侧回位连接,在该第一抱臂(7)朝向所述模头(3)的一侧构成有与所述半圆柱体(3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相配合的第一抱臂圆弧腔(71),第二抱臂(8)枢转连接在所述抱臂架(61)的另一端,并且还与所述上模架(6)的另一侧回位连接,在该第二抱臂(8)朝向模头(3)的一侧构成有与所述半圆柱体(3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相配合的第二抱臂圆弧腔(81),所述的一对钢丝搁置装置(5)各包括立臂(51)、调整挡板(52)、搁料板(53)和一对拉簧(54),立臂(51)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并且以纵向状态固定在所述下模架(111)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的边缘部位,并且与所述半圆柱体(31)的长度方向的侧面相对应,在立臂(51)的上部的对应两侧各用轴座固定螺钉(5112)固定有一轴座(511),在轴座(511)朝向搁料板(53)的一端开设有小轴孔(5111),调整挡板(52)固定在立臂(51)的顶端端面上,在该调整挡板(51)的两端各开设有一长方形或椭圆形的调整孔(521),在各调整孔(521)上配设有调整螺钉(5211),调整螺钉(5211)与所述立臂(51)的所述顶端端面固定,在调整挡板(52)朝向所述半圆柱体(31)的一侧构成有一钢丝端部探入腔(522),而调整挡板(52)背对钢丝端部探入腔(522)的一侧的两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第一拉簧挂脚(523),搁料板(53)朝向所述轴座(511)的一侧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小轴(531),小轴(531)与所述的小轴孔(5111)枢转配合,在搁料板(53)朝向所述半圆柱体(31)一侧的两端端面上各固定有一第二拉簧挂脚(532),一对拉簧(54)的一端各挂着在所述第一拉簧挂脚(523)上,而另一端各挂着在第二拉簧挂脚(532)上,其中:所述的搁料板(53)朝向轴座(511)的一侧对应于所述钢丝端部探入腔(522)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赛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