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耕地土壤一般的旱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导致土壤板结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重型机械田间操作的碾压作用,二是产生地面径流的降雨和大水漫灌的水沉作用;三是过量氨态氮肥、钾肥等化肥的施用。上述容易破坏土壤的块状结构和团粒结构,使土壤颗粒悬浮于水中难以沉淀,由此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其次,我国的盐碱地面积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加重土壤的盐碱化。盐碱化土壤含盐较多,不适合植物生长,由此造成大面积土地闲置,引起荒芜。为了解决土壤板结和盐碱问题,现在人们大多采用施用有机肥、土壤改良剂或种植耐盐碱植物,但是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普通的生物有机肥改良速度慢,短期内不会出现较明显的效果;我国盐碱土地面积较大,适合种植的耐盐碱植物品种却较少,而且不能从根本上改良土壤盐碱化问题;土壤改良剂由于含有各种土壤吸附剂、酸化剂、化学改良剂、腐植酸和生根素,制 备成本较高,不适于大面积施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动物粪便、秸秆、作物麸皮等混合堆沤发酵,制得腐熟物;2)向腐熟物中投放蚓苗,然后养殖蚯蚓,获取蚯蚓粪,将蚯蚓和蚯蚓粪分离后,收集蚯蚓粪晾干粉碎备用;3)将粉碎后的蚯蚓粪均匀撒施于平整过的土地表面,并翻入土壤中,其中蚯蚓粪用量不少于600kg/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嘉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