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005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5:28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锅炉(1),排气烟囱(2)安装在锅炉(1)的顶端,其余热回收管道(3)安装在烟囱的中间,余热回收管道(3)的两端是循环管道(4),分别连接的是锅炉的两侧,这样就形成了水流的循环流通。利用锅炉烟囱排出的热量把将要加入炉内的软化水加热到90℃左右,然后加入炉内,进行二次加热至沸点,这段燃烧过程的时间大大的缩短,因此,降低了能源消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但基于我国人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节能减排必然成为缓解日益增长的能源危机的有效而必要的途径。大多数的工业锅炉在工作时,其余热皆随烟气排出,导致热能白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该节能器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锅炉I,排气烟囱2安装在锅炉I的顶端,其余热回收管道3安装在烟囱的中间,余热回收管道3的两端是循环管道4,分别连接的是锅炉的两侧,这样就形成了水流的循环流通。所述的余热回收管道3所使用的材质是纯铝。所述的余热回收管道3为螺旋翅片包围结构。利用锅炉烟囱排出的热量把将要加入炉内的软化水加热到90°C左右,然后加入炉内,进行二次加热至沸点,这段燃烧过程的时间大大的缩短,因此,降低了能源消耗。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简单,可有效地节约燃油、燃气等各种工业锅炉的能源消耗。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包括锅炉I,排气烟囱2安装在锅炉I的顶端,其余热回收管道3安装在烟囱的中间,余热回收管道3的两端是循环管道4,分别连接的是锅炉的两侧,这样就形成了水流的循环流通。利用锅炉烟囱排出的热量把将要加入炉内的软化水加热到90°C左右,然后加入炉内,进行二次加热至沸点,这段燃烧过程的时间大大的缩短,因此,降低了能源消耗。附图1中:1为锅炉;2为排气烟囱;3为余热回收管道;4循环管道。权利要求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排气烟囱(2)安装在锅炉(I)的顶端,其余热回收管道(3)安装在烟囱的中间,余热回收管道(3)的两端是循环管道(4),分别连接的是锅炉的两侧。专利摘要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锅炉(1),排气烟囱(2)安装在锅炉(1)的顶端,其余热回收管道(3)安装在烟囱的中间,余热回收管道(3)的两端是循环管道(4),分别连接的是锅炉的两侧,这样就形成了水流的循环流通。利用锅炉烟囱排出的热量把将要加入炉内的软化水加热到90℃左右,然后加入炉内,进行二次加热至沸点,这段燃烧过程的时间大大的缩短,因此,降低了能源消耗。文档编号F24H9/00GK202947321SQ20122053123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谢晓安, 晏志军, 魏学宏 申请人:西安润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节能装置,包括锅炉(1),其特征在于:排气烟囱(2)安装在锅炉(1)的顶端,其余热回收管道(3)安装在烟囱的中间,余热回收管道(3)的两端是循环管道(4),分别连接的是锅炉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安晏志军魏学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润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