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911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包括有储煤仓、地下缝隙式煤沟,在地下缝隙式煤沟内通过安装的轨道设置有叶轮给煤机,地下缝隙式煤沟连带叶轮给煤机轨道具有延伸至储煤仓底基外的外延部分,在外延部分设置有带煤篦的地上进煤斗。该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实际是在原有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给煤系统基础上的改进,使原有储煤给煤系统具备了接纳汽运煤上煤方式的能力,也增具了一种上煤方式,而此改进结构具有施工量小、施工便利、费用投入低、应用效果佳的显著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热电厂采用储煤仓(球形煤仓)配合地下缝隙式煤沟及叶轮给煤机来进行储煤与给煤,这种储煤给煤方式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封闭效果好、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储煤仓的储备煤一般由火车皮大批量运送而来,但因各种因素导致储煤周期一般较长,在用煤量高峰时期,送煤车皮来不及运输,储煤仓来不及储备与供应时,则需采用汽车运送的方式来供煤。单独增加汽运煤上煤机构,不仅土建结构需大大增加钢筋混凝土用量,同时还要增加振动给煤机设备及相应的电气、控制设备,工程量大、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目前热电厂储煤给煤系统为适应汽运煤上煤方式单独增加汽运煤上煤机构造成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费用投入高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施工便捷、投入低、应用效果好的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包括有储煤仓、地下缝隙式煤沟,在地下缝隙式煤沟内通过安装的轨道设置有叶轮给煤机,地下缝隙式煤沟连带叶轮给煤机轨道具有延伸至储煤仓底基外的外延部分,在外延部分设置有带煤篦的地上进煤斗。汽车来煤后,燃煤直接倾倒入地上进煤斗从而进入地下缝隙式煤沟,由叶轮给煤机往返拨煤,实现汽运煤与仓储煤的混配供给。为了更方便施工与节省投入,相邻的储煤仓下的地下缝隙式煤沟延伸出来的外延部分在交汇后可共用一个地上进煤斗,即在各交汇处设置一个地上进煤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实际是在原有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给煤系统基础上的改进,使原有储煤给煤系统具备了接纳汽运煤上煤方式的能力,也增具了一种上煤方式,而此改进结构具有施工量小、施工便利、费用投入低、应用效果佳的显著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1.储煤仓2.地下缝隙式煤沟3.叶轮给煤机4.地上进煤斗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有储煤仓1、地下缝隙式煤沟2,在地下缝隙式煤沟2内通过安装的轨道设置有叶轮给煤机3,地下缝隙式煤沟I连带叶轮给煤机3轨道具有延伸至储煤仓I底基外的外延部分,在外延部分设置有带煤篦的地上进煤斗4。汽车来煤后,燃煤直接倾倒入地上进煤斗4从而进入地下缝隙式煤沟2,由叶轮给煤机3往返拨煤,实现汽运煤与仓储煤的混配供给。为了更方便施工与节省投入,相邻的储煤仓I下的地下缝隙式煤沟2延伸出来的外延部分在交汇后共用一个地上进煤斗4,即在各交汇处设置一个地上进煤斗4。权利要求1.一种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包括有储煤仓(I)、地下缝隙式煤沟(2),在地下缝隙式煤沟(2)内通过安装的轨道设置有叶轮给煤机(3),其特征在于:地下缝隙式煤沟(I)连带叶轮给煤机(3)轨道具有延伸至储煤仓(I)底基外的外延部分,在外延部分设置有带煤篦的地上进煤斗(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包括有储煤仓、地下缝隙式煤沟,在地下缝隙式煤沟内通过安装的轨道设置有叶轮给煤机,地下缝隙式煤沟连带叶轮给煤机轨道具有延伸至储煤仓底基外的外延部分,在外延部分设置有带煤篦的地上进煤斗。该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实际是在原有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给煤系统基础上的改进,使原有储煤给煤系统具备了接纳汽运煤上煤方式的能力,也增具了一种上煤方式,而此改进结构具有施工量小、施工便利、费用投入低、应用效果佳的显著优点。文档编号B65G65/34GK202944882SQ201220533629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沈涛, 楚树林 申请人: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煤仓缝隙式煤沟的汽运煤上煤结构,包括有储煤仓(1)、地下缝隙式煤沟(2),在地下缝隙式煤沟(2)内通过安装的轨道设置有叶轮给煤机(3),其特征在于:地下缝隙式煤沟(1)连带叶轮给煤机(3)轨道具有延伸至储煤仓(1)底基外的外延部分,在外延部分设置有带煤篦的地上进煤斗(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涛楚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清苑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