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哲秀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途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835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喷头,包括喷头本体、固定在喷头本体顶端的盖体、与喷头本体连成一体的进水室和与进水室连接的输水管,喷头本体内部中空形成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有导流体,导流体侧壁开有进水口,中空腔室的侧壁上开有导流管,进水室通过导流管以及导流体上的进水口与盖体上的喷水口连通;在导流体末端还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穿过喷头本体延伸到喷头外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喷头喷水角度的随意变化,实现了喷头喷雾喷水的多种用途,从而实现了喷水设备的多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喷雾喷水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喷头
技术介绍
喷水设备目前应用在很多领域,将水流散开喷出或者增加水流压力将水集束喷远,如园林用喷水器、农用喷壶的喷水器、消防喷水器及洗车喷水器等。而这些喷水器设备的喷头专用性较强,喷头功能单一,只能将水散开或者喷远,而且这些喷水器使用时水压必须保证在一定压力下才能完成喷雾或者喷水,改变输水管道的直径或改变输水压力后就无法保证正常使用,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喷水设备喷头用途单一,不能调节喷雾或喷水状态,使用时对进水压力依赖过高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多用途喷头,能够随时随地将喷头的喷水效果改变,实现在不更换喷头的情况下完成喷水设备的多种用途。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途喷头,包括喷头本体、固定在喷头本体顶端的盖体、与喷头本体连成一体的进水室和与进水室连接的输水管,喷头本体内部中空形成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有导流体,导流体侧壁开有进水口,中空腔室的侧壁上开有导流管,进水室通过导流管以及导流体上的进水口与盖体上的喷水口连通;在导流体末端还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穿过喷头本体延伸到喷头外部。本技术方案中,喷头的进水室在水体进入后对水体进行加压和稳压,保证喷头内部的水体压强,在喷头本体内设置可以控制水流进出状态的导流体,导流体在水流喷出前对水流方向进行控制,使水流以通过导流体后喷雾的形式喷出,或者不通过导流体直接以水柱形式喷出,且导流体还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控制导流体的中空腔体的位置,使水流可以完全/部分/不用通过导流体喷出,进而控制水流以喷雾/半喷雾/水柱方式喷出喷头,实现了喷头的多用途,从而实现了喷水设备的多功能,减小了喷头对输入水压的依赖。所述导流体呈杯形中空状,在杯底位置固定有圆锥体,导流体侧壁上等距开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圆锥体底面的圆相切。本技术方案中,水流通过多个进水口沿圆柱体切线方向进入导流体,在导流体内通过圆锥体进行均匀分配并产生沿圆锥体的旋转流向后再通过喷水口旋转喷出,实现了水流的喷雾功能并使喷雾更加分散和均匀。所述进水口外侧比内侧宽0.3-0.8mm。本技术方案中,进水口外宽内窄,增大了水流进入圆锥体的压强,增加了水流在导流体内的运动速度,增加了喷雾的压强,保证了在圆形截面的散布均匀。在导流体末端固定有螺母,导流体通过螺母与伸缩杆连接到一起。本技术方案中,导流体采用螺母与伸缩杆连接到一起,螺母螺接技术成熟,降低了导流体的生产难度,同时导流体与伸缩杆可以拆卸,便于使用时的维护和流水线批量生产组装。所述伸缩杆包括连接杆和调节杆,连接杆顶端连接螺母,末端与调节杆连接到一起。本技术方案中,伸缩螺杆的连接杆固定在喷头本体内部,且完全与喷头前部的导流体固定在一起,调节杆固定在连接杆末端并从嗔头后方伸出,在拆卸或者组装时可以分别拆卸或组装喷头的前后两部分,降低了生产难度。在伸缩杆与调节杆连接处还固定有调节螺纹套,调节杆通过调节螺纹套与喷头本体连接到一起,调节螺纹套的末端连接有密封组件,调节杆伸入调节螺纹套的部分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调节螺纹套和伸缩杆配合完成调节功能,密封组件与调节螺纹套连接技术简单,生产方便。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胶圈、密封垫和密封压盖,密封压盖将密封胶圈与调节螺纹套压紧到一起,密封垫固定在密封压盖与密封胶圈之间。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成熟的压盖以及密封胶圈作为密封组件,即保证了喷头内部的压强,又实现了密封功能,生产简单方便,便于后续安装。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喷头喷水角度的随意变化,实现了喷头喷雾喷水的多种用途,从而实现了喷水设备的多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导流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喷头本体;11、中空腔室;12、导流管;2、盖体;21、喷水口 ;3、进水室;4、输水管;5、导流体;51、进水口 ;52、圆锥体;6、伸缩杆;61、连接杆;62、调节杆;7、螺母;8、螺纹调节套;9、密封组件;91、密封胶圈;92、密封垫;93、密封压盖;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多用途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固定在喷头本体顶端的盖体2、与喷头本体连成一体的进水室3和与进水室连接的输水管4,喷头本体内部中空形成中空腔室11,中空腔室内设有导流体5,导流体侧壁开有进水口 51,中空腔室的侧壁上开有导流管12,进水室通过导流管以及导流体上的进水口与盖体上的喷水口21连通;在导流体末端还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穿过喷头本体延伸到喷头外部。本技术方案中,在喷头本体内设置可以控制水流进出状态的导流体,导流体在导流管的水流喷出前对水流进行控制,使水流以通过导流体后喷雾的形式喷出,或者不通过导流体直接以水柱形式喷出,且导流体还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控制导流体的中空腔体的位置,使水流可以完全/部分/不用通过导流体喷出,进而控制水流以喷雾/半喷雾/水柱方式喷出喷头,实现了喷头的多用途,从而实现了喷水设备的多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体呈杯形中空状,在杯底位置固定有圆锥体52,导流体侧壁上等距开有多个进水口,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圆锥体底面的圆相切。本技术方案中,水流通过多个进水口沿圆柱体切线方向进入导流体,在导流体内通过圆锥体进行均匀分配并产生沿圆锥体的旋转流向后再通过喷水口旋转喷出,实现了水流的喷雾功能并使喷雾更加分散和均勻。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外侧比内侧宽0.3-0.8mm。本技术方案中,进水口外宽内窄,增大了水流进入圆锥体的压强,增加了水流在导流体内的运动速度,增加了喷雾的压强,保证了在圆形截面的散布均匀。在导流体末端固定有螺母7,导流体通过螺母与伸缩杆连接到一起。本技术方案中,导流体采用螺母与伸缩杆连接到一起,螺母螺接技术成熟,降低了导流体的生产难度,同时导流体与伸缩杆可以拆卸,便于使用时的维护和流水线批量生产组装。所述伸缩杆包括连接杆61和调节杆62,连接杆顶端连接螺母,末端与调节杆连接到一起。本技术方案中,伸缩螺杆的连接杆固定在喷头本体内部,且完全与喷头前部的导流体固定在一起,调节杆固定在连接杆末端并从喷头后方伸出,在拆卸或者组装时可以分别拆卸或组装喷头的前后两部分,降低了生产难度。在伸缩杆与调节杆连接处还固定有调节螺纹套8,调节杆通过调节螺纹套与喷头本体连接到一起,调节螺纹套的末端连接有密封组件9,调节杆伸入调节螺纹套的部分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调节螺纹套和伸缩杆配合完成调节功能,密封组件与调节螺纹套连接技术简单,生产方便。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胶圈91、密封垫92和密封压盖93,密封压盖将密封胶圈与调节螺纹套压紧到一起,密封垫固定在密封压盖与密封胶圈之间。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成熟的压盖以及密封胶圈作为密封组件,即保证了喷头内部的压强,又实现了密封功能,生产简单方便,便于后续安装。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输水管与进水室连接,水流通过输水管进入进水室,进水室对水流进行稳流,同时利用输水管与导流管孔径不同的条件对水流进行加压,然后水流通过导流管进入喷头的前端。喷水过程中,导流体在伸缩杆的带动下前后逐渐移动改变喷头喷水的效果。在喷水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固定在喷头本体顶端的盖体(2)、与喷头本体连成一体的进水室(3)和与进水室连接的输水管(4),其特征在于,喷头本体内部中空形成中空腔室(11),中空腔室内设有导流体(5),导流体侧壁开有进水口(51),中空腔室的侧壁上开有导流管(12),进水室通过导流管以及导流体上的进水口与盖体上的喷水口(21)连通;在导流体末端还连接有伸缩杆(6),伸缩杆穿过喷头本体延伸到喷头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哲秀
申请(专利权)人:沈哲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