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华桥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786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床。它包括由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组成的床架,以及设置在该床架上的床面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均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支撑板块,且每块所述支撑板块的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并大于所述前支撑板长度的一半,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沿着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收拢时可形成Z形;所述床面板包括多块长度和宽度均相同的床面板块;所述床面板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床具有以下优点:一体设计;整体尺寸小;结构简单;收叠迅速;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可靠;易于维修;易于制造加工;同时作为传统结构床的一种有效补充,可以适用于短期、中长期的家居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床,特别是一种床架、床面均可折叠的床。
技术介绍
图1所示的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折叠床的示意图,其结构特征如图1和图3所示,它是由床头支架、床尾支架、中间支撑架、床面板以及外连接件、内连接件、T形连接片组成。其中床面板由两块尺寸、大小均相同的床面板块组成。通过对床头支架和床尾支架分别向外侧施力并使其沿着外连接件、内连接件与床体的连接处作适量转动,最终使床头支架和床尾支架分别置于2个床面板块的下方。其最终的折叠状态如图2所示。由于床头支架、床尾支架平时被收拢在床面板块的下方,当其在使用时首先将面临展开不易的缺陷,除此之外由于其结构所限使得折叠后的尺寸仍然过于庞大,不利于收藏。此外,比如中国专利公告02270405.1号所公布的板式折叠床的专利技术文件。它属于床架和床面均可折叠的床。采用前立板、后立板以及左、右立板的各短板可以顺序铰接成矩形床架。同时各横板也可顺序铰接成床面板,且床面板后部与后立板上部连接成一体。由于各铰接处均采用软铰接,左、右立板的各短板沿铰接处可以依次收拢并与前、后立板叠成为块状,各横板沿铰接处叠成为块状,最后通过后立板上部的铰接处叠合为一体。由于其左、右立板的各短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前立板宽度的一半,并且数量为偶数块。故其在实际施行时将会导致不能满足部分尺寸的要求,比如床体长度和宽度不是整倍关系的尺寸。如果不这么做则会相应的增加左、右立板的数量,从而导致了实际使用的不方便,比如床架在伸展、收拢时,左、右立板沿铰接处出现的左右位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尺寸小,一体设计,结构简单,收叠迅速,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可靠的折叠床。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床,它包括由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组成的床架,以及设置在该床架上的床面板;所述前支撑板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均为铰接,所述后支撑板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均为铰接;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前支撑板的高度略大于后支撑板的高度;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长度和高度均相同;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均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支撑板块,且每块所述支撑板块的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并大于所述前支撑板长度的一半,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沿着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收拢时可形成Z形;所述床面板包括多块长度和宽度均相同的床面板块,所述床面板块之间均为铰接;所述床面板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上述的折叠床中,所述左支撑板的一个支撑板块与所述前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一立柱a,所述立柱a与所述前支撑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立柱a与所述支撑板块之间为铰接;所述右支撑板的一个支撑板块与所述后支撑板之间连接有一立柱b,所述立柱b与所述后支撑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立柱b与所述支撑板块之间为铰接;所述立柱a和立柱b的宽度大于等于2块所述支撑板块的厚度之和。上述的折叠床中,所述床面板块的宽度等于所述前支撑板的高度,使该折叠床折叠后所述床面板块的下端与前支撑板的下端保持平齐。上述的折叠床中,所述前支撑板上铰接一床头板,且床面板与床头板之间也为铰接连接。上述的折叠床中,所述床面板与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后支撑板之间通过开口榫配合,可减小床面板和床架之间的相互位移,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上述的折叠床中,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块的长度,并在床架与前支撑板接触的外部留有一定量的空间,以便于翻折。上述的折叠床中,所述支撑板块的高度、长度和厚度均相同。上述的折叠床中,所述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可为空心板,以减轻重量和节省成本;且所述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下端均包覆橡胶材料,以防止磨损床体及地面。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床具有以下优点:一体设计;整体尺寸小;结构简单;收叠迅速;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可靠;易于维修;易于制造加工;同时作为传统结构床的一种有效补充,可以适用于短期、中长期的家居使用。附图说明图1-3为现有的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折叠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折叠床的床面板块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折叠床的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折叠床的床架收拢过程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折叠床的床架收拢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折叠床的床面板收拢过程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折叠床的收拢状态示意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前支撑板、2后支撑板、3左支撑板、4右支撑板、5支撑板块、6立柱a、7立柱b、8床面板块、9榫槽、10床头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4和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折叠床包括由空心的前支撑板1、后支撑板2、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组成的床架,以及设置在该床架上的床面板,且前支撑板1、后支撑板2、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的下端均包覆橡胶材料,以防止磨损床体及地面;其中床面板与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4和后支撑板2之间通过榫槽9相互配合,榫槽9设置在床面板上,该配合可减小床面板与床架之间的相互位移,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5所示;其中,前支撑板I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之间均为铰接,后支撑板2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之间均为铰接,以便进行折叠;前支撑板I和后支撑板2的长度相同,前支撑板I的高度略大于后支撑板2的高度;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的长度和高度均相同;其中,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均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具有相同尺寸的支撑板块5,且每块支撑板块5的长度小于前支撑板I的长度,并大于前支撑板I长度的一半;左支撑板3的一个支撑板块与前支撑板I之间连接有一立柱a6,该立柱a6与前支撑板I之间为固定连接,立柱a6与支撑板块5之间为铰接;右支撑板4的一个支撑板块与后支撑板2之间连接有一立柱b7,立柱b7与后支撑板2之间为固定连接,立柱b7与支撑板块5之间为铰接,且立柱a6和立柱b7的宽度等于2块支撑板块5的厚度之和,以使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沿着该床架的长度方向收拢时可形成Z形;该床面板包括6块长度和宽度均相同的床面板块8,该6块床面板块8之间均为铰接;且该床面板块8的宽度等于前支撑板I的高度,可使该折叠床折叠后床面板块8的下端与前支撑板I的下端保持平齐。在前支撑板I上铰接一床头板10,床面板块8、床头板10、前支撑板I之间均为铰接连接,可使其最后的折叠状态为块状。本技术的折叠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床面板通过开口榫配合被稳定地固定在床架上。本技术的折叠床的收拢过程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其中,图7所示为床架的收拢过程示意图,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4沿Z字形收拢,形成图8所示的状态图;图9所示为床面板的收拢过程示意图,各床面板块8沿各铰接处翻折,依次折叠,最后与床头板10折叠后再经对折后形成如图10所示的收拢状态示意图。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床,它包括由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组成的床架,以及设置在该床架上的床面板;所述前支撑板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均为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床,它包括由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组成的床架,以及设置在该床架上的床面板;所述前支撑板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均为铰接,所述后支撑板与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均为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的长度相同,所述前支撑板的高度略大于后支撑板的高度;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长度和高度均相同;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均包括2块铰接连接的支撑板块,且每块所述支撑板块的长度小于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并大于所述前支撑板长度的一半,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沿着所述床架的长度方向收拢时可形成Z形;所述床面板包括多块长度和宽度均相同的床面板块,所述床面板块之间为铰接;所述床面板块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前支撑板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华桥
申请(专利权)人:严华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