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凯专利>正文

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546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51
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笛子头部(1)、笛膜保护套(2)及笛子尾部(3)构成;笛子尾部连接笛子头部的一端,依次设有笛子尾部接口(9)、膜孔管体(8)及内插口(6),膜孔管体的长度正中开有膜孔(7),笛膜保护套的长度正中开一透气孔(5),笛子头部连接笛子尾部的一端,设有笛子头部接口(4);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的外直径等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膜孔管体的外直径小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0.3-3毫米,内插口三分之二的长度镶嵌在膜孔管体内,并在膜孔处下端开有与膜孔同样的孔洞;内插口的内直径与笛子的内直径相同,内插口的外直径与笛子头部连接处的内直径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笛膜可以内置的笛子,它属于民族乐器制作

技术介绍
笛子在中国有一万二千多年的流传历史,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民族乐器,笛膜是笛子的发音装置,笛膜最容易受到外物触碰而破损,从而导致携带和演奏上的许多麻烦,长期以来,对笛膜的保护一直没有一个简便而又科学的方法。目前许多演奏者使用一种加装外附套子的保护方法,既不方便携带,也不雅观。本人经长期观察和思考,创造了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两节组合并装有笛膜保护套的笛子,它起到了使笛膜内置,让笛膜受到保护,不易受到外物的触碰,从而使携带及使用更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笛子头部(I)、笛膜保护套(2)及笛子尾部(3)构成;笛子尾部连接笛子头部的一端,依次设有笛子尾部接口(9)、膜孔管体(8)及内插口(6),膜孔管体的长度正中开有膜孔(7),笛膜保护套的长度正中开一透气孔(5),笛子头部连接笛子尾部的一端,设有笛子头部接口(4);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的外直径等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成圆形且表面光滑,或在其表面设有固定的金属套筒;膜孔管体的外直径小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0.3-3毫米,内插口三分之二的长度镶嵌在膜孔管体内,并在膜孔处下端开有与膜孔同样的孔洞;内插口的内直径与笛子的内直径相同,内插口的外直径与笛子头部连接处的内直径相等。上述内插口用铜管制作,笛膜保护套用不锈钢制作,内插口和笛膜保护套的管壁厚度在0.1-1.5毫米。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膜孔管体的膜孔上贴笛膜,然后将笛子尾部接口插入笛膜保护套内壁,再把内插口插入笛子头部连接处,同时笛膜保护套内壁也会套在笛子头部接口上,并将笛膜保护套上的透气孔对正膜孔,即可进行演奏。不用时,把笛子头部拆下,笛膜保护套上的透气孔旋转到其它方向,笛膜依然处于被保护的状态。更换笛膜时,将笛膜保护套拆下,更换笛膜后,再将笛子尾部接口插入笛膜保护套内壁,拆卸携带和安装组合使用笛膜保护套均能有效保护笛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笛膜不会受到外物的触碰而毁坏,不影响演奏发音及音色,拆卸后使笛管缩短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笛子头部、笛膜保护套及笛子尾部组合的主视2是本专利技术笛子头部的主视3是本专利技术笛膜保护套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笛子尾部的主视5是图2的右视6是图3的左视7是图4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笛子头部(I)、笛膜保护套(2)及笛子尾部(3)构成;笛子尾部连接笛子头部的一端,依次设有笛子尾部接口(9)、膜孔管体(8)及内插口 ¢),膜孔管体的长度正中开有膜孔(7),笛膜保护套的长度正中开一透气孔(5),笛子头部连接笛子尾部的一端,设有笛子头部接口(4)。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的外直径等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表面打磨光滑成圆形,或者在其表面设有固定的圆形金属套;膜孔管体的外直径小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0.3-3毫米,内插口三分之二的长度镶嵌在膜孔管体内,并在膜孔处下端开有与膜孔同样的孔洞;内插口的内直径与笛子的内直径相同,内插口的外直径与笛子头部连接处的内直径相等。上述内插口用铜管制作,笛膜保护套用不锈钢制作,内插口和笛膜保护套的管壁厚度在0.1-1.5毫米。在制作过程中,膜孔管体外径要小于左右相邻部位笛子头尾部接口的外径,便于笛膜保护套的套接,并可以轴向旋转。笛膜保护套内径与膜孔管体的外径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笛膜可以与笛膜保护套内壁保持的一定距离,从而不影响笛膜的正常振动。笛膜保护套与膜孔对应位置开一个透气孔以利于笛膜的发音。透气孔与膜孔大小形状相同,笛膜保护套的外径与笛子头尾部接口的外径连接自然平整,同样内插口与笛子头部的内壁连接自然平整。安装笛膜时,可以把笛膜保护套拆下进行贴膜,贴好之后笛膜保护套再复位;演奏前,使笛膜保护套上的透气孔和膜孔高度方位一致,并使笛膜保护套的透气孔与膜孔对正,从而不影响发音及音色;根据演奏的需要,可以在笛膜保护套的透气孔上直接贴上笛膜。演奏完毕以及携带外出时,可以把笛膜保护套的透气孔旋转到膜孔的侧面或者背面,从而可以很好的保护笛膜。本专利技术设计使笛子的膜孔部位的笛膜保护套与笛身衔接平滑,笛膜保护套与笛身合为一体,拆卸后笛管一分为二笛管缩短,更利于笛膜的保护及外出时的携带。权利要求1.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笛子头部(I)、笛膜保护套(2)及笛子尾部(3)构成;笛子尾部连接笛子头部的一端,依次设有笛子尾部接口(9)、膜孔管体(8)及内插口(6),膜孔管体的长度正中开有膜孔(7),笛膜保护套的长度正中开一透气孔(5),笛子头部连接笛子尾部的一端,设有笛子头部接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的外直径等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成圆形且表面光滑,或在其表面设有固定的金属套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膜孔管体的外直径小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0.3-3毫米,内插口三分之二的长度镶嵌在膜孔管体内,并在膜孔处下端开有与膜孔同样的孔洞;内插口的内直径与笛子的内直径相同,内插口的外直径与笛子头部连接处的内直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内插口用铜管制作,笛膜保护套用不锈钢制作,内插口和笛膜保护套的管壁厚度在0.1-1.5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还在于根据演奏的需要,在笛膜保护套的透气孔上直接贴上笛膜。全文摘要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笛子头部(1)、笛膜保护套(2)及笛子尾部(3)构成;笛子尾部连接笛子头部的一端,依次设有笛子尾部接口(9)、膜孔管体(8)及内插口(6),膜孔管体的长度正中开有膜孔(7),笛膜保护套的长度正中开一透气孔(5),笛子头部连接笛子尾部的一端,设有笛子头部接口(4);笛子头部接口和笛子尾部接口的外直径等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膜孔管体的外直径小于笛膜保护套的内直径0.3-3毫米,内插口三分之二的长度镶嵌在膜孔管体内,并在膜孔处下端开有与膜孔同样的孔洞;内插口的内直径与笛子的内直径相同,内插口的外直径与笛子头部连接处的内直径相等。文档编号G10D7/00GK103117055SQ20131002635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凯 申请人:李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笛膜内置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由笛子头部(1)、笛膜保护套(2)及笛子尾部(3)构成;笛子尾部连接笛子头部的一端,依次设有笛子尾部接口(9)、膜孔管体(8)及内插口(6),膜孔管体的长度正中开有膜孔(7),笛膜保护套的长度正中开一透气孔(5),笛子头部连接笛子尾部的一端,设有笛子头部接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李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