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管乐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千层筚。
技术介绍
筚在傣族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最流行的吹奏乐器,又是傣族叙事性说唱、赞哈调和山歌的主要伴奏乐器。在西双版纳的傣家寨,哪里有赞哈的演唱,哪里就有筚的悠扬乐声在飘荡。筚通常由男性吹奏,但演唱者男女均可,唱者往往用棕扇叶或扇子遮面。筚还是傣族青年男女恋爱时的“红娘”,小伙子常用筚来向心爱的姑娘倾吐爱慕之情。现有的筚上端留有竹节,中间竹节打通,下端敞口,其管身为一体,这样在吹奏时,音色不好,音高不够,而且外形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千层筚,它能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外形美观,音色动听。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管身1,管身I由多节直径大小不同但长度、壁厚相同的竹节2依次套接而成,每个竹节2的中部均设置有音孔3,管身I的最左端为最大竹节2-1,管身I的最右端为最小竹节2-2,最小竹节2-2的右端内侧套接有金属活塞套4,金属活塞套4的右端内侧套接有嘀子5,最大竹节2-1的左端套接有喇叭6。所述的竹节2的长度为2.1cm,壁厚为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千层筚,(1),其特征在于管身(1)由多节直径大小不同但长度、壁厚相同的竹节(2)依次套接而成,每个竹节(2)的中部均设置有音孔(3),管身(1)的最左端为最大竹节(2?1),管身(1)的最右端为最小竹节(2?2),最小竹节(2?2)的右端内侧套接有金属活塞套(4),金属活塞套(4)的右端内侧套接有嘀子(5),最大竹节(2?1)的左端套接有喇叭(6)。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千层筚,(I),其特征在于管身(I)由多节直径大小不同但长度、壁厚相同的竹节(2)依次套接而成,每个竹节(2)的中部均设置有音孔(3),管身(I)的最左端为最大竹节(2-1),管身(I)的最右端为最小竹节(2-2),最小竹节(2-2)的右端内侧套接有金属活塞套(4),金属活塞套(4)的右端内侧套接有嘀子(5),最大竹节(2-1)的左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