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中压配电网双环网接线模式的自动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513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配电网统计评估领域的一种针对中压配电网双环网接线模式的自动识别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对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编码,深度搜索待检测馈线所联络的电源个数;若联络电源个数为1个,则进入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判别,将所有单环网联络线路上通过的分接箱或环网柜队列进行匹配,存在匹配队列的单环网被判定为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若联络电源个数为3个,则进入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判别,采用深度搜索和进出搜索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搜索过程中的联络电源个数和联络线通过开闭站队列的匹配情况,完成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接线模式识别。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配电网统计评估软件对于双环网接线模式的识别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网统计评估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接线模式识别是配电网统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双环网接线是中压配电网的一种接线模式,为A、B、C类供电区域的目标接线模式。双环网接线包括:开闭站型式与两个独立单环型式两种不同的实现模式。对于中压配电网的双环网接线模式识别,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识别算法进行处理。设计并实现双环网接线模式识别算法,是实现中压配电网统计评估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文献提出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识别算法主要采用模式识别方法,这种方法并不能完成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接线模式识别,难以完成配电网的准确统计与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配电网统计评估软件无法自动识别两种类型双环网接线模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其特征是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将所有待识别馈线进行数据库编码,每条支路的编码包括前节点编码、后节点编码和支路类型;步骤2:对于待识别馈线DK,从其电源节点开始按照支路前后节点的连接关系寻找联络电源,将电源节点间的联络路径定义为线路主干;步骤3:若待识别馈线DK所联络的电源个数为I个,则暂时判定为单环网接线模式;步骤4:统计所有识别出的单环网所通过的分接箱/环网柜队列,对于分接箱/环网柜队列内容完全相同且顺序完全相同或相反的单环网,将二者判定为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步骤5:若待识别馈线DK所联络的电源个数为3个,分别设定电源编号为:1、2和3,则从待识别馈线DK的电源节点开始进行进出搜索,并记录合法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LI ;步骤6:若步骤5中进出搜索求得的联络电源个数为I个,则确定所述联络电源的电源编号;并从另外两个电源中任选一个再次进行进出搜索,记录合法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L2 ;步骤7:若步骤6中进出搜索求得的联络电源个数为I个,则对开闭站队列LI与L2进行匹配,若两队列内容完全相同且顺序相同或相反,则将待识别馈线DK判定为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结束。所述进出搜索的定义为:搜索过程中只能两次通过同一开闭站内的开关,超过两次的为非法路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以馈线联络电源个数作为判别的先决条件,使用进出搜索实现馈线通过开闭站队列的准确求解,概念明确,思路清晰,分析计算准确,可以有效地解决配电网统计评估软件对于双环网接线模式的识别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环网主干接线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主干接线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进出搜索规则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主干接线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环网接线模式判别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环网主干接线图。图1中,从待检测馈线电源节点开始,经过若干个分接箱或环网柜中的开关,联络到另一个电源节点,从而形成单环网。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主干接线图。图2中,包含4个电源节点并形成两条联络线,两条联络线通过的分接箱或环网柜队列相同。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的判别步骤为:步骤1:从待检测馈线的电源节点开始深度遍历,可搜索到电源1,则馈线暂时判定为单环网,记录主干遍历路径上的分接箱或环网柜名称,形成队列;步骤2:对于联络着电源2与电源3另外一条待检测馈线,不妨设从电源2开始进行深度遍历,可判定为单环网,并能形成队列;步骤3:将所有单环网形成的分接箱或环网柜队列进行匹配,则馈线LI与馈线L2的分接箱队列匹配,且二者所接的4个电源节点完全不同,则将馈线LI与L2的接线模式判定为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进出搜索规则示意图。进出搜索的定义为:搜索过程中只能两次通过同一开闭站内的开关,超过两次的为非法路径。图3中,虚线的路径I由于在通过开闭站A时,仅通过两个开闭站开关,满足进出搜索的要求,为合法路径。点化线的路径2由于通过3个开闭站开关,不满足进出搜索要求。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主干接线图。相对于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接线,该接线模式在开闭站内具有母线间的联络开关。该类双环网接线模式的识别步骤为:步骤1:从待检测馈线的电源节点出发进行深度遍历,可以搜索到3个联络电源节点,不妨命名为电源1、2和3。再从待检测馈线的电源节点出发进行进出搜索,此时可以搜索到电源1,并记录进出搜索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步骤2:由于从待检测馈线搜索到的联络电源为电源1,则从剩余的电源2、3中任选一个电源;不妨选择电源2进行进出搜索,则可以搜索到电源3,并能记录进出搜索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步骤3:由于步骤I与步骤2种所得的两个开闭站队列相互匹配,且两次进出搜索所得的电源个数均为I个,则待检测馈线可以判定为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接线。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环网接线模式判别流程图。对于其它类型的接线模式判另IJ,图5中进行了相应的简化与省略。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进出搜索与开闭站(分接箱、环网柜)队列匹配的相关理论概念,思路清晰,计算精确,能够实现对中压配电网中两种类型的双环网进行准确识别。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所有待识别馈线进行数据库编码,每条支路的编码包括前节点编码、后节点编码和支路类型; 步骤2:对于待识别馈线DK,从其电源节点开始按照支路前后节点的连接关系寻找联络电源,将电源节点间的联络路径定义为线路主干; 步骤3:若待识别馈线DK所联络的电源个数为I个,则暂时判定为单环网接线模式; 步骤4:统计所有识别出的单环网所通过的分接箱/环网柜队列,对于分接箱/环网柜队列内容完全相同且顺序完全相同或相反的单环网,将二者判定为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 步骤5:若待识别馈线DK所联络的电源个数为3个,分别设定电源编号为:1、2和3,则从待识别馈线DK的电源节点开始进行进出搜索,并记录合法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LI ; 步骤6:若步骤5中进出搜索求得的联络电源个数为I个,则确定所述联络电源的电源编号;并从另外两个电源中任选一个再次进行进出搜索,记录合法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L2 ; 步骤7:若步骤6中进出搜索求得的联络电源个数为I个,则对开闭站队列LI与L2进行匹配,若两队列内容完全相同且顺序相同或相反,则将待识别馈线DK判定为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结束。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搜索的定义为:搜索过程中只能两次通过同一开闭站内的开关,超过两次的为非法路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配电网统计评估领域的。其技术方案是,对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编码,深度搜索待检测馈线所联络的电源个数;若联络电源个数为1个,则进入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判别,将所有单环网联络线路上通过的分接箱或环网柜队列进行匹配,存在匹配队列的单环网被判定为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若联络电源个数为3个,则进入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判别,采用深度搜索和进出搜索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搜索过程中的联络电源个数和联络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中压配电网双环网接线模式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分析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将所有待识别馈线进行数据库编码,每条支路的编码包括前节点编码、后节点编码和支路类型;步骤2:对于待识别馈线DK,从其电源节点开始按照支路前后节点的连接关系寻找联络电源,将电源节点间的联络路径定义为线路主干;步骤3:若待识别馈线DK所联络的电源个数为1个,则暂时判定为单环网接线模式;步骤4:统计所有识别出的单环网所通过的分接箱/环网柜队列,对于分接箱/环网柜队列内容完全相同且顺序完全相同或相反的单环网,将二者判定为两个独立单环型式的双环网;步骤5:若待识别馈线DK所联络的电源个数为3个,分别设定电源编号为:1、2和3,则从待识别馈线DK的电源节点开始进行进出搜索,并记录合法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L1;步骤6:若步骤5中进出搜索求得的联络电源个数为1个,则确定所述联络电源的电源编号;并从另外两个电源中任选一个再次进行进出搜索,记录合法路径所通过的开闭站队列L2;步骤7:若步骤6中进出搜索求得的联络电源个数为1个,则对开闭站队列L1与L2进行匹配,若两队列内容完全相同且顺序相同 或相反,则将待识别馈线DK判定为开闭站型式的双环网,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张清鑫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