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水管盖结构,它包括一导水管盖体,该导水管盖体设有一导水管部及一弹性管盖部,该导水管部设有一管身及一顶面,该管身环绕设有数个管身导孔,且顶面设有数个导孔,该弹性管盖部设有数个开孔,由各开孔分别向外延伸至弹性管盖部边缘设有数个剖沟,该剖沟的二侧分别形成弹性盖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导根、通气及排水性佳、结构稳定性佳的功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导水管盖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植物栽植导根、通气及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植物根系导水结构如图10所示,其导根管体50设有一入水口部51及数导水贯孔部52,该导根管体50埋设于植栽体根系部旁,水分由导根管体50所设入水口部51进入,并由数导水贯孔部52分别导入土壤中,以提供植栽体的根系部水分的供应,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1.结构稳定性差:其导根管体系埋设于植栽体的根系部旁,而植栽体的根系部易生长拓展至导根管体的导水贯孔部,使导根管体的导水贯孔部阻塞,故其结构稳定性差。2.水分渗出均匀性差:其数导水贯孔部分别设于导根管体上,于水分进入导根管体,易使水分直接由导根管体上方的导水贯孔部导出,而无法均匀由导根管体所设的数导水贯孔部导出,故其水分渗出均匀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有鉴于现有植物根系导水结构结构稳定性及水分渗出均匀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导水管盖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导水管盖结构,它包括:一导水管盖体,该导水管盖体设有一导水管部及一弹性管盖部,该导水管部设有一管身及一顶面,该管身环绕设有数个管身导孔,且顶面设有数个导孔,该弹性管盖部设有数个开孔,由各开孔分别向外延伸至弹性管盖部边缘设有数个剖沟,该剖沟的二侧分别形成弹性盖身。如上所述的导水管盖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水管部与弹性管盖部为一体设置,且弹性管盖部由导水管部开口向下扩展延伸。如上所述的导水管盖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硬质管。如上所述的导水管盖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软质管。如上所述的导水管盖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竹、木质杆。如上所述的导水管盖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水管部与所述弹性管盖部间堆置碎石石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导根、通气及排水性佳:其弹性管盖部的弹性盖身,相对于导孔延伸的剖沟弹性对合限缩,使弹性管盖部容置并稳固弹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导孔中,增加土壤中的导水及空气流通,故其导根、通气及排水性佳。2.结构稳定性佳:其弹性管盖部的弹性盖身,相对于导孔延伸的剖沟弹性对合限缩,使弹性管盖部容置并稳固弹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导孔中,而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硬质管或竹、木质杆,使硬质管或竹、木质杆一端抵持于土壤挖掘的导孔底部,使卡制的导水管盖体具有辅助的支撑,故其结构稳定性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水管部的顶面平行于土壤挖掘的导孔表面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水管部的顶面突伸出于土壤挖掘的导孔表面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硬质管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软质管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竹、木质杆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导水管部的导水管部与弹性管盖部间堆置填入碎石石乐状态示意图。图10为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导水管盖体11导水管部110 管身IlOA管身导孔111 顶面IllA 导孔12弹性管盖部120 开孔121 剖沟122弹性盖身20硬质管30软质管40竹、木质杆50导根管体51入水口部52导水贯孔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后,但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供说明使用,并不构成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请配合参阅图1至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导水管盖结构的立体、俯视及侧视剖面状态示意图,其包括:—导水管盖体10,该导水管盖体10设有一导水管部11及一弹性管盖部12,该导水管部11设有一管身110及一顶面111,而管身110环绕设有数管身导孔110A,且顶面111设有数导孔111A,该弹性管盖部12设有数开孔120,由该数开孔120分别向外延伸至弹性管盖部12边缘设有数剖沟121,而剖沟121的二侧分别形成弹性盖身122,其导水管部11与弹性管盖部12为一体设置,且弹性管盖部12由导水管部11开口向下扩展延伸;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完成本技术导水管盖结构。请配合参阅图4和5所示,为本技术导水管盖结构的导水管部的顶面平行或突伸出土壤挖掘的导孔表面使用状态示意图,其导水管部11与弹性管盖部12为一体设置,且弹性管盖部12由导水管部11开口向下扩展延伸,通过将弹性管盖部12的弹性盖身122,相对于导孔120延伸的剖沟121弹性对合限缩,使弹性管盖部12容置并稳固弹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导孔中,并增加土壤中的导水及空气流通,并利用植物根系的亲水性而具有导根的作用,以达导根、通气及排水性与结构稳定性佳的功效。请配合参阅图6至9所示,为本技术导水管盖结构的实施例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硬、软质管或竹、木质杆及导水管部的导水管部与弹性管盖部间堆置填入碎石砾状态示意图,其导水管部11的顶面111,可突伸出或平行于土壤挖掘之导孔表面,而导水管部11与弹性管盖部12相对于土壤挖掘的导孔间,也可堆置填入碎石砾,而导水管部11的管身110内插入软质管30,该软质管30的另一端弯折导入土壤挖掘的横向导孔,增加导水及空气流通的范围,而为增加弹性管盖部12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导孔中的稳定性,也可于导水管部11的管身110内插入硬质管20或竹、木质杆40,使硬质管20或竹、木质杆40 —端抵持于土壤挖掘的导孔底部,使卡制的导水管盖体10具有辅助的支撑,以增加本技术的多重实用性。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导根、通气及排水性佳:其弹性管盖部的弹性盖身,相对于导孔延伸的剖沟弹性对合限缩,使弹性管盖部容置并稳固弹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导孔中,增加土壤中的导水及空气流通,故其导根、通气及排水性佳。2.结构稳定性佳:其弹性管盖部的弹性盖身,相对于导孔延伸的剖沟弹性对合限缩,使弹性管盖部容置并稳固弹性卡制于土壤挖掘的导孔中,而导水管部的管身内插入硬质管或竹、木质杆,使硬质管或竹、木质杆一端抵持于土壤挖掘的导孔底部,使卡制的导水管盖体具有辅助的支撑,故其结构稳定性佳。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可达到上述各项功能及目的,故本技术应符合专利申请要件,遂依法提出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水管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导水管盖体,该导水管盖体设有一导水管部及一弹性管盖部,该导水管部设有一管身及一顶面,该管身环绕设有数个管身导孔,且顶面设有数个导孔,该弹性管盖部设有数个开孔,由各开孔分别向外延伸至弹性管盖部边缘设有数个剖沟,该剖沟的二侧分别形成弹性盖身。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2.24 TW 1012034301.一种导水管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导水管盖体,该导水管盖体设有一导水管部及一弹性管盖部,该导水管部设有一管身及一顶面,该管身环绕设有数个管身导孔,且顶面设有数个导孔,该弹性管盖部设有数个开孔,由各开孔分别向外延伸至弹性管盖部边缘设有数个剖沟,该剖沟的二侧分别形成弹性盖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水管盖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咏乔,
申请(专利权)人:黄咏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