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喆专利>正文

水力旋流厌氧消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600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32
一种水力旋流厌氧消化塔,塔体的中心有一个导流筒,导流筒筒内的中部有一个潜水电机,潜水电机的下部连接提升叶轮,导流筒上连接两个导流管,上层导流管与塔体之间有一圈环形稳流板,塔体的侧壁底部有一根连通外界和导流筒的进料管,塔体底部连接集渣斗,集渣斗侧面连接排渣管,塔体的顶盖上有一根沼气管、沼气管与压力变送器和电控箱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力旋流方式实现物料搅拌、浮渣破散、生熟料分离,提高厌氧消化处理效率、提高沼气产量,节约厌氧消化处理能耗,并根据沼气压力采用变强度厌氧消化工艺,实现沼气生产、利用系统自动化运行、调节。可广泛应用于废水、废液、垃圾、粪便、污泥等高浓度有机废物的厌氧消化处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废水、废液、垃圾、粪便、污泥等高浓度有机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过程中,经常需要厌氧消化工艺设备,现有的各类厌氧消化设备多采用机械搅拌或沼气搅拌,但是这类设备工作时容易形成表面浮渣层,无法区分生料、熟料,导致外排沼渣中生料比例较大,此外,传统的设备工作效率低、能耗高,而且无法根据沼气利用量即时调节沼气产量,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力旋流厌氧消化塔,要解决避免出现表面浮渣层、有效区分生料熟料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灵活调节避免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力旋流厌氧消化塔,包括塔体、进料管和排渣管。所述塔体是底部为倒锥形的圆筒体,倒锥形的圆筒底部固定于支座上,塔体的顶部有封闭的顶盖,所述塔体的中心有一个垂直放置的配有密封盖的中空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上端高于顶盖,下端与塔体的倒锥形底部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中部内壁固定一个潜水电机,所述潜水电机与提升叶轮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侧壁与上、下两层呈放射形分布的导流管连通,上层导流管和下层导流管上分别布有切向同侧开孔、且上下开孔方向相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力旋流厌氧消化塔,包括塔体、进料管和排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是底部为倒锥形的圆筒体,倒锥形的圆筒底部固定于支座(19)上,塔体(1)的顶部有封闭的顶盖(15),所述塔体(1)的中心有一个垂直放置的配有密封盖(16)的中空导流筒(2),所述导流筒(2)的上端高于顶盖(15),下端与塔体(1)的倒锥形底部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中部内壁固定一个潜水电机(3),所述潜水电机(3)与提升叶轮(4)连接,所述导流筒(2)的侧壁与上、下两层呈放射形分布的导流管(5)连通,上层导流管和下层导流管上分别布有切向同侧开孔、且上下开孔方向相反的导流孔,上层导流管位于物料(17)的表面,下层导流管位于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旋流厌氧消化塔,包括塔体、进料管和排渣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体(I)是底部为倒锥形的圆筒体,倒锥形的圆筒底部固定于支座(19)上,塔体Cl)的顶部有封闭的顶盖(15),所述塔体(I)的中心有一个垂直放置的配有密封盖(16)的中空导流筒(2),所述导流筒(2)的上端高于顶盖(15),下端与塔体(I)的倒锥形底部连接;所述导流筒的中部内壁固定一个潜水电机(3),所述潜水电机(3)与提升叶轮(4)连接,所述导流筒(2)的侧壁与上、下两层呈放射形分布的导流管(5)连通,上层导流管和下层导流管上分别布有切向同侧开孔、且上下开孔方向相反的导流孔,上层导流管位于物料(17)的表面,下层导流管位于塔体倒锥形底部之上,上层导流管与塔体侧壁之间竖有一圈稳流板(9),所述稳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喆
申请(专利权)人:陈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