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一罩体,限定了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口;一壳体,位于罩体中,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中的一第一卡槽、一第二卡槽;一传热板,具有沿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竖直延伸的一主壁及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一第一弹性指状部载板,安装在第一侧壁上并且支撑多个弹性指状部,第一弹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第一端口中的一模块;以及一第二弹性指状部载板,安装在第二侧壁上并且支撑多个弹性指状部,第二弹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第二端口中的一模块。在工作时,插入的模块的热能从模块传递到弹性指状部,然后被传递到传热板,之后被传递到散热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输入/输出(I/O)连接器领域。
技术介绍
典型的I/O连接器系统包括一电缆组件和一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电缆组件通常包括在一电缆的相对端上的ー对插头连接器,其被设置为在一期望的距离上传输信号。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典型地是位于一面板中的ー插座,该插座被设置为收容插头连接器并与摘头连接器对接。随着数据传输率的増大,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用于在插头连接器之间的用于传输信号的介质的物理限制。例如,无源电缆对于较短距离而言具有成本效益,但是随着信号频率的提升倾向于受到距离的限制。有源铜电缆和光纤电缆非常适合在较长距离上传输信号,但是需要能源,因此如果连接器系统未被适当地设计则容易产生散热的问题。一个解决方案是在插座上使用一跨接散热器(riding heat sink),虽然现有解决方案有些效果,但是在提供足够的散热处理能力上仍存在困难。因此,进ー步改进其热管理将会得到某些人的欣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改进热管理的连接器。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ー罩体,所述罩体限定了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ロ ;ー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罩体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ロ中的一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二端ロ中的一第二卡槽;ー传热板,所述传热板具有沿所述第一端ロ和第二端ロ竖直延伸的一主壁、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一第一弹性指状部载板,所述第一弾性指状部载板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并且支撑有多个弹性指状部,所述第一弾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端ロ中的ー模块;以及ー第ニ弾性指状部载板,所述第二弾性指状部载板被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并且支撑有多个弹性指状部,所述第二弾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模块。优选地,所述主壁支撑有多个鳍片。优选地,所述鳍片与所述主壁为一整体。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支撑附加的多个鳍片。优选地,所述附加的多个鳍片与所述第一侧壁为一整体。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位于各自端ロ的相同侧。优选地,所述多个弾性指状部排列为多个行。优选地,至少ー弹性指状部载板被焊接到所述侧壁。优选地,所述第一弾性指状部载板包括一竖直壁和一保持脚。优选地,所述第一弾性指状部载板还包括设置为接合所述罩体的一个壁的一保持构件。优选地,所述主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的其中之一支撑有ー散热元件。优选地,所述主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各支撑有ー散热元件。插座连接器包括设置为用以收容ー对接模块的一端ロ。该端ロ设有多个被设置为接合该对接模块的弾性指状部。弾性指状部与ー传热板热连通,该传热板被设置为用以提供限定该端ロ的壁的一部分。鳍片能够被安装在传热板上。在工作时,模块的热能从模块传递到弾性指状部,并且其热能依次从弹性指状部传递到传热板,然后到鳍片(如果包括的话)。连接器系统能够被设置为使得空气从前向后流动,因此所示出的连接器系统适于用在例如通常将空气从托架的ー侧(例如,前侧或后侧)引导到托架的另ー侧的托架系统的结构中。如果期望,插座能够是具有两个竖直对齐的端ロ的ー叠置的连接器构造。通过使用本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散热问题,而且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本技术经由示例示出但不限于附图,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元件,其中:图1示出了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示出了一叠置的插座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叠置的插座连接器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图5示出了图3所示的叠置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示出了沿图1中的线6-6截取的一部分插座连接器系统的ー实施例的一立体截面图。图7示出了一插座连接器的一端ロ的一实施例的一截面的局部侧视图。图8示出了沿图1中的线8-8截取的一部分插座连接器系统的ー立体截面图。图9示出了ー热管理系统的ー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10示出了从ー模块传热的一流程图。图11示出了 一插座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图13不出了一传热板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14示出了 一传热板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15A示出了沿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线15-15截取的一横截面的一立体图。图15B示出了图15A所示的实施例的另ー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的详细说明描述了多个示意性实施例,且并非旨在限制于这些明白地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公开的特征可组合在一起,以构成出于简明的目的而未另外示出的其它组合。如能够从图中理解的,一插座连接器10通常被安装在ー挡板20 (示出了部分挡板20)的后面。如果挡板被认为位于插座的一前面并且其相对端被认为是一后面,则一系统构造可允许空气从前向后流动。如果该系统构造被设置为允许空气从前向后流动,那么挡板20可以包括进气ロ 25,进气ロ 25能够由挡板上的一个或多个期望形状的孔形成。如能够理解的,孔的大小以及这些孔的排布主要由冷却该系统所需要的期望的气流所决定,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基于系统要求来确定期望的进气ロ 25的构造。ー连接器系统I包括位于ー电路板5上的一连接器10,并包括位于挡板20的多个开ロ 22中的多个端ロ 30,端ロ 30被设置为用于收容对接的插头连接器。如所示出的,该设计允许空气穿过挡板20。一 EMI密封件26和ー垫片28有助于将连接器10密封于挡板20。如所示出的,一屏蔽组件50包括将ー第一、第二插座90结合在一起的ー顶盖51。如所示出的,可选择的顶盖51包括一孔40,该孔40能够用来引导气流离开电路板5,同时还要使两个相邻的插座连接器结合在一起。因为顶盖51在两个罩体组件100之间延伸,所以顶盖还倾向形成能够被设置为从前向后引导空气的一后通路42。如所示出的,每个插座90均包括罩体组件100,该罩体组件100包括一主体部IOOb和一后部100a,并且还包括安装到该主体部IOOb的壁105的两传热板125、125’。一中央导接件110位于传热板125、125’之间,并且包括能够支撑传热板125的一表面111。如能够理解的,该表面能够是阶梯状的,进而为传热板125提供充足的空间。当然,应注意,所示出的插座90提供有叠置的两端ロ 30。具有单个端ロ的插座连接器的一较低的外形形式也是合适的,并且能够省略可选择的中央导接件110,而且具有单个传热板125。还应注意的是,虽然所示出的系统包括可以考虑设置在端ロ 30的顶侧和底侧的两弾性指状部载板151、152,但是也可以考虑其它构造。对于具有较低散热问题的构造,例如,可使用单个弹性指状部载板。弾性指状部载板和传热板也可被设置为当ー传热区域位于模块的上方或下方(而不是如图所不的侧面)时接合ー模块的ー侧或两侧(而不是ー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姆个罩体组件100包围一壳体200,该壳体200包括支撑两鼻部215、215’的一主体部210。每个鼻部215、215’分别支撑ー卡槽220、220’,该卡槽220、220’设置为用于收容来自对接模块的ー插卡。一前罩体壁230包括有助于限定围绕主体部210的一导电壁的多个尾部232。如所示出的,多个光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限定了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口;一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罩体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口中的一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第二卡槽;一传热板,所述传热板具有沿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竖直延伸的一主壁、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一第一弹性指状部载板,所述第一弹性指状部载板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并且支撑有多个弹性指状部,所述第一弹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端口中的一模块;以及一第二弹性指状部载板,所述第二弹性指状部载板被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并且支撑有多个弹性指状部,所述第二弹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01 US 61/640,786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罩体,所述罩体限定了一第一端口和一第二端ロ ; ー壳体,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罩体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ロ中的一第一卡槽和位于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第二卡槽; ー传热板,所述传热板具有沿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ロ竖直延伸的一主壁、一第一侧壁和一第二侧壁; 一第一弾性指状部载板,所述第一弾性指状部载板被安装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并且支撑有多个弹性指状部,所述第一弾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一端ロ中的ー模块;以及 一第二弾性指状部载板,所述第二弾性指状部载板被安装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并且支撑有多个弹性指状部,所述第二弾性指状部载板上的多个弹性指状部被设置为接合被插入到所述第二端口中的一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壁支撑有多个鳍片。3.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特·E·雷尼尔,杰里·A·龙,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