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974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5:25
网络监视器,包括红外线发光件、夜间镜头、红外线穿透盖及遮光环。红外线穿透盖盖住夜间镜头及红外线发光件且具有开孔,此开孔露出夜间镜头。遮光环设于红外线穿透盖上且围绕夜间镜头,而遮蔽从红外线发光件的发射光线从开孔出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网络监视器,可采用短型红外线发光件,以提升组装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网络监视器,且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红外线穿透盖的网络监视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网络监视器(IP Cam)的外壳是不透光。为了让设于内部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光线可以射出外壳,必须在外壳上开孔,使发光二极管穿过开孔而露出,这样光线就能射出外壳外而提供夜间镜头撷取影像时的照明。然而,如此的方式必须采用长形发光二极管以让从开孔突出,此种发光二极管需要以手工方式插置,相当费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监视器,可采用短型红外线发光件,以提升组装性。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络监视器,其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件;一夜间镜头;—红外线穿透盖,盖住该夜间镜头及该红外线发光件,且具有一第一开孔,该第一开孔露出该夜间镜头;以及一第一遮光环,设于该红外线穿透盖上且围绕该夜间镜头,而遮蔽该红外线发光件的红外线从该第一开孔出光。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一遮光环包括:一第一子遮光环,覆盖该第一开孔的侧壁,以遮蔽该红外线发光件的杂散光经由该红外线穿透盖从该第一开孔出光。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一子遮光环覆盖该第一开孔的整个侧壁。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红外线发光件及该夜间镜头设于该电路板上;其中该第一遮光环包括一第二子遮光环,该第二子遮光环从该红外线穿透盖往该电路板的方向延伸。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二子遮光环延伸至该电路板。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还包括:一第二遮光环,套设于该第一遮光环的外侧面。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二遮光环的材料为塑胶、橡胶、泡绵或其组合。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二遮光环为封闭形遮光环。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还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第三遮光环,设于该第一遮光环与该电路板之间;其中,该第一遮光环抵压于该第三遮光环,且该第二遮光环覆盖该第三遮光环的外侧面。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还包括:一电路板;以及一第三遮光环,设于该第一遮光环与该电路板之间;其中,该第一遮光环抵压于该第三遮光环。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三遮光环的材料为塑胶、橡胶、泡绵或其组合。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三遮光环为封闭形遮光环。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包括:多个该红外线发光件,环绕该第一遮光环。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一遮光环为封闭形遮光环。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一遮光环与该红外线穿透盖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该第一遮光环的材料为塑胶、橡胶、泡绵或其组合。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还包括:—日间镜头;其中,该红外线穿透盖具有一第二开孔,该第二开孔露出该日间镜头。上述的网络监视器,其中还包括:一光感测器;其中,该红外线穿透盖具有一第三开孔,该第三开孔露出该光感测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网络监视器的俯视图;图2绘示图1中沿方向2-2’的剖视图;图3绘示图1的红外线穿透盖的内侧外观图;图4绘示图1中沿方向3-3’的剖视图;图5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监视器的局部剖视图;图6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监视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00、200:网络监视器101:第一透光盖板102:第二透光盖板103:第三透光盖板110:电路板120:夜间镜头130:日间镜头140:光感测器150:红外线穿透盖151:第一开孔152:第二开孔153:第三开孔160:第一遮光环161:第一子遮光环1611:承载凹槽161s:内侧壁16 Iu:上承载面162:第二子遮光环170:第二遮光环180:第三遮光环190:红外线发光件L:红外线L1:杂散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网络监视器的俯视图,图2绘示图1中沿方向2-2’的剖视图。网络监视器100包括电路板110、夜间镜头120、日间镜头130、光感测器140、红外线穿透盖150、第一遮光环160、第二遮光环170、第三遮光环180及至少一红外线发光件190。夜间镜头120、日间镜头130及光感测器140设于电路板110上,其中夜间镜头120适用于夜间时段撷取影像,日间镜头130适用于日间时段撷取影像,而光感测器140可检测光线强度,一控制器(未绘示)设于电路板110上,其可依据光线强度控制夜间镜头120及日间镜头130的开启/关闭。红外线穿透盖150盖住夜间镜头120、日间镜头130、光感测器140及红外线发光件190。红外线穿透盖150具有第一开孔151、第二开孔152及第三开孔153,其分别露出夜间镜头120、日间镜头130及光感测器140。网络监视器100还包括第一透光盖板101、第二透光盖板102及第三透光盖板103,其分别设于第一开孔151的开口处、第二开孔152的开口处及第三开孔153的开口处,可保护夜间镜头120、日间镜头130及光感测器140,避免外界的杂质通过开口进入到红外线穿透盖150内。请参照图3,其绘示图1的红外线穿透盖的内侧外观图。第一遮光环160设于红外线穿透盖150上。第一遮光环160可与红外线穿透盖150可采用例如是模内埋入射出成形法或二次射出成形法一体成形;或者,第一遮光环160及红外线穿透盖150可分别形成后,再采用例如是卡合、粘合、锁合、其它暂时性或永久性方法结合一起。第一遮光环160的材料例如是塑胶、橡胶、泡绵或其组合。第二遮光环170套设于第一遮光环160的外侧面,以提升或满足遮蔽红外线的效果。另一例中,若第一遮光环160的厚度足以提供预期的红外线遮蔽效果,也可省略第二遮光环170。请参照图4,其绘示图1中沿方向3-3’的剖视图。本例中,第二遮光环170未延伸至电路板110,然另一例中,第二遮光环170可延伸至电路板110。当红外线穿透盖150盖住夜间镜头120,且第一遮光环160围绕夜间镜头120,而遮蔽红外线发光件190的红外线往第一开孔151出光,进而改善或避免红外线影响到夜间镜头120的撷取影像品质。本例中,第一遮光环160包括第一子遮光环161,其覆盖第一开孔151的侧壁,而遮蔽红外线发光件190的杂散光LI经由红外线穿透盖150从第一开孔151出光,改善或避免此杂散光LI影响到夜间镜头120的撷取影像品质。第一遮光环160还包括第二子遮光环162。第二子遮光环162连接第一子遮光环161并从红外线穿透盖150往电路板110的方向延伸。 第三遮光环180设于电路板110上,并位于第一遮光环160与电路板110之间。第一遮光环160延伸至第三遮光环180,以完全隔离夜间镜头120与红外线发光件190,避免红外线L进入第一遮光环160内而从第一开孔151出光。此外,第二遮光环170抵压部分第三遮光环180,即第二遮光环170的一部分陷入第三遮光环180内,可避免红外线L从第二子遮光环162与第三遮光环180的连接处进入到第一遮光环160内而从第一开孔151出光。第三遮光环180及第一遮光环160是封闭形遮光环,使第三遮光环180及第一遮光环160共同封闭地环绕夜间镜头120,避免红外线L进入到第一遮光环160内而从第一开孔151出光。第三遮光环180的材料系塑胶、橡胶、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红外线发光件;一夜间镜头;一红外线穿透盖,盖住该夜间镜头及该红外线发光件,且具有一第一开孔,该第一开孔露出该夜间镜头;以及一第一遮光环,设于该红外线穿透盖上且围绕该夜间镜头,而遮蔽该红外线发光件的红外线从该第一开孔出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红外线发光件; 一夜间镜头; 一红外线穿透盖,盖住该夜间镜头及该红外线发光件,且具有一第一开孔,该第一开孔露出该夜间镜头;以及 一第一遮光环,设于该红外线穿透盖上且围绕该夜间镜头,而遮蔽该红外线发光件的红外线从该第一开孔出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遮光环包括: 一第一子遮光环,覆盖该第一开孔的侧壁,以遮蔽该红外线发光件的杂散光经由该红外线穿透盖从该第一开孔出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子遮光环覆盖该第一开孔的整个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电路板,该红外线发光件及该夜间镜头设于该电路板上; 其中该第一遮光环包括一第二子遮光环,该第二子遮光环从该红外线穿透盖往该电路板的方向延伸。5.根据权 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遮光环延伸至该电路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二遮光环,套设于该第一遮光环的外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遮光环的材料为塑胶、橡胶、泡绵或其组合。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遮光环为封闭形遮光环。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监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崧峻
申请(专利权)人:中怡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