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金属塑料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830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金属塑料瓦。弹性金属塑料瓦包括:瓦基(10);复合材料树脂层(20),固定于瓦基(10)的连接表面;连接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与瓦基(10)的连接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柱的高度小于复合材料树脂层(20)的厚度,瓦基(10)与复合材料树脂层(20)通过多个连接柱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多个连接柱连接瓦基与复合材料树脂层,能够使连接柱与瓦基的连接实现自动化,并提高制作复合材料树脂层的效率,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弹性金属塑料瓦
技术介绍
弹性金属塑料瓦是一种主要应用在水轮发电机组推力或导向轴承部位的滑动轴承,与镜板或轴组成摩擦副。现有技术中弹性金属塑料瓦的结构特点是:由金属(一般采用低碳钢)加工制成的瓦基的连接表面钎焊有复合材料树脂层,弹性金属塑料瓦的摩擦面为增强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现有技术中弹性金属塑料瓦的制造过程一般是采用直径0.4mm左右的金属丝缠绕成螺旋簧,经多层堆洒,达到工艺要求的重量后,在模具中加压压制,制成多孔弹性垫;再将粉状树脂均匀装入模腔,经压制、烧结制成。如申请号为CN98114436.5、技术名称为“弹性金属塑料推力轴承制造方法”,申请号为ZL200410100476.9、技术名称为“水润滑金属塑料轴瓦及生产方法”以及申请号为ZL200610046331.4、技术名称为“弹性金属塑料轴瓦的生产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均采用以上方法制造弹性金属塑料瓦。以上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人工操作进行螺旋簧堆洒,多孔弹性垫的制造难以形成自动化,操作效率较低。而且弹性金属塑料瓦的弹性金属复合材料层各处的密度很难控制,只能大致保证弹性均匀,使复合材料层总体弹性处在一个范围之内,致使成品弹性金属塑料瓦的弹性模量差异较大,产品性能无法进 一步提高。JB/T10180《水电机组弹性金属塑料瓦》就考虑到这种因素,规定弹性模量值的范围为80(T3500MPa。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金属塑料瓦,能够实现弹性金属塑料瓦的自动化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可以使弹性金属塑料瓦的弹性模量均匀性得以保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金属塑料瓦,包括:瓦基;复合材料树脂层,固定于瓦基的连接表面;连接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与瓦基的连接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柱的高度小于复合材料树脂层的厚度,瓦基与复合材料树脂层通过多个连接柱固定。进一步地,连接柱包括引导部和主连接部,引导部从第一端的顶部开始朝向第二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主连接部位于引导部和瓦基之间。进一步地,引导部包括锥体、锥台或球缺。进一步地,主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引导部和瓦基之间的等截面柱体。 进一步地,柱体与弓I导部直接连接且弓I导部的最大截面积大于柱体的截面积。进一步地,主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引导部和柱体之间的齿形部。进一步地,齿形部包括从引导部开始朝向柱体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连接锥台。进一步地,至少一个连接锥台中,每个连接锥台的小截面端面对引导部;或者,至少一个连接锥台的每个连接锥台具有相同的大截面端面积和小截面端面积,从引导部开始,至少一个连接锥台中的第一个连接锥台的一个截面端面与引导部相接,其它连接锥台与相邻连接锥台的截面面积相同的截面端相接地设置。进一步地,齿形部包括至少一个螺纹段;或者齿形部包括多个环形齿,环形齿的齿缘薄于环形齿的齿根。根据本技术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由于采用多个连接柱连接瓦基与复合材料树脂层,能够使连接柱与瓦基的连接实现自动化,并提高制作复合材料树脂层的效率,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可以按照设计要求控制连接柱的疏密和排布,达到控制塑料瓦机械性能的目的,并使瓦的弹性模量均匀性得以保证。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C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的弹性金属塑料瓦包括瓦基、复合材料树脂层和多个连接柱。瓦基包括连接表面。复合材料树脂层固定于瓦基的连接表面。连接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与瓦基的连接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柱的高度小于复合材料树脂层20的厚度。瓦基10与复合材料树脂层20通过多个连接柱固定。由于采用多个连接柱连接瓦基与复合材料树脂层,能够使连接柱与瓦基的连接实现自动化,并提高制作复合材料树脂层的效率,从而实现弹性金属塑料瓦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可以按照设计要求控制连接柱的疏密和排布,达到控制塑料瓦机械性能的目的,并使瓦的弹性模量均匀性得以保证。第一实施例如图1至5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的结构。弹性金属塑料瓦100包括瓦基10、复合材料树脂层20和多个连接柱30。复合材料树脂层20固定于瓦基10的连接表面。连接柱30的第二端与瓦基10的连接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柱30的高度小于复合材料树脂层20的厚度,瓦基10与复合材料树脂层20通过多个连接柱30固定。其中,连接柱30包括引导部31和主连接部32。引导部31从第一端的顶部开始朝向第二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主连接部32位于引导部31和瓦基10之间。其中引导部可以包括锥体、锥台或球缺等。第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引导部31为圆锥体。主连接部32包括设置于引导部31和瓦基10之间的截面面积小于引导部31的最大截面面积的等截面的圆形柱体321,以及包括设置于引导部31和柱体321之间的齿形部322。如图5所示,第一实施例中,齿形部包括从引导部31开始朝向柱体321依次设置的三个圆形的连接锥台。每个连接锥台的小截面端面对引导部31。其中具体地,各连接锥台的形状和大小相等。但是,在一些变形的实施例中,连接锥台的数量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增加或减少,各连接锥台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不同。由于齿形部的截面大小不断变化,使瓦基10上的连接柱30和复合材料树脂层20嵌合后,彼此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连接柱的疏密将影响塑料瓦树脂表面的结合强度。密度高,结合强度高。在第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柱30的最大横截面的直径d为0.4mm,连接柱30的高度h为1.0mm。多个连接柱30按IOmmX IOmm的分布密度在瓦基10的连接表面上分布。复合材料树脂层厚度H为2.0mm。以下将结合图6至图8分别描述本技术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中除连接柱的结构外,其它结构相同。因此,在以下的描述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不再重复描述。第二实施例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弹性金属塑料瓦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中,连接柱40包括由圆锥体构成的引导部41和主连接部42。主连接部42包括直径小于引导部41的最大直径的圆形的柱体421和位于引导部41和柱体421之间的齿形部422。第二实施例中齿形部422包括从引导部41开始朝向柱体421依次设置的多个圆形的连接锥台。其中,多个连接锥台的每个连接锥台具有相同的大截面端面积和小截面端面积,从引导部41开始,多个连接锥台中的第一个连接锥台的大截面端面对引导部41,其它连接锥台与相邻连接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金属塑料瓦,其特征在于,包括:瓦基(10);复合材料树脂层(20),固定于所述瓦基(10)的连接表面;连接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瓦基(10)的所述连接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复合材料树脂层(20)的厚度,所述瓦基(10)与所述复合材料树脂层(20)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柱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金属塑料瓦,其特征在于,包括: 瓦基(10); 复合材料树脂层(20),固定于所述瓦基(10)的连接表面; 连接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瓦基(10)的所述连接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高度小于所述复合材料树脂层(20)的厚度,所述瓦基(10)与所述复合材料树脂层(20)通过多个所述连接柱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金属塑料瓦,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接柱包括引导部和主连接部,所述引导部从所述第一端的顶部开始朝向所述第二端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主连接部位于所述引导部和所述瓦基(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金属塑料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锥体、锥台或球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金属塑料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引导部和瓦基(10)之间的等截面柱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金属塑料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波巴金董洁吴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