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调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2614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水调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胶水混合装置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由三支直径、长度相同的管子按照等腰三角形固连成胶水容纳管(4),三支管子固连后形成的间隙(21)用来放置搅拌杆(5),三支管子用来盛放不同种类的胶水。由于该装置通过等容量的三支胶水容纳管设计,可以精确的调配出2∶1或者1∶1∶1的胶水,而且胶水调和装置可以循环使用。由于胶水容纳管的三支管子出口相互靠近,方便了的调和胶水。橡胶盖上无孔槽一端的平头设计,在胶水调和装置竖直放置时增加接触面积而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胶水调和装置
技术介绍
粘接剂是家庭日用修补的必备品。譬如常用的502胶水、504胶水等,但是很多胶水是按照特定的比例进行调和后才能使用的。例如,504胶水就是按照2: I的比例将两种胶水进行调和后使用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是按照肉眼的观察,准确的2: I调和是很难达到。这种粘接剂一旦调和的比例不对,粘接的效果会大大的下降。参照图7。文献“专利公告号是CN20203771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胶水混合装置,该装置包括胶水第一通道71、胶水第二通道72、胶水混合平台73、搅拌杆5和混合胶水出口 74。两种胶水分别通过胶水第一通道71和胶水第二通道72流到胶水混合平台73,在胶水混合平台73进行混合搅拌。此装置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只需用少量胶水进行粘接物体时,显然这种装置是不适合的,胶水必须流满胶水第一通道71和胶水第二通道72后,多余的量才会流到胶水混合平台73上,这样两个通道里的胶水将会浪费掉。还有胶水的黏度都比较大不像水的流动性那么好,所以将胶水根据U形管原理利用大气压将胶水压到胶水混合平台上也是很费时的事情,最后胶水用完后清洗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胶水混合装置使用不便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水调和装置。该装置通过等容量的三支胶水容纳管设计,可以精确的调配出2:1或者1:1:1的胶水,而且胶水调和装置可以循环使用。由于胶水容纳管的三支管子出口相互靠近,可以方便的调和胶水。橡胶盖上无孔槽一端的平头设计,在胶水调和装置竖直放置时增加接触面积而保持稳定。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水调和装置,包括搅拌杆5,其特点是还包括推压杆2、橡胶塞3、胶水容纳管4和橡胶盖6。胶水容纳管4由三支直径、长度相同的管子按照等腰三角形固连而成,三支管子固连后形成的间隙21用来放置搅拌杆5,三支管子用来盛放不同种类的胶水。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的出口 22直径较三支管子的直径小,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出口 22相互靠近。胶水容纳管4三支管子的出口 22处是橡胶盖6,橡胶盖6上有与出口 22相配合的孔槽51,橡胶盖6上无孔槽一端是平头,橡胶盖6的中间有一个不规则的凹槽52,搅拌杆5的端头位于凹槽52内。胶水容纳管4的另一端是不规则的等腰三角形凸台23。推压杆2的前端31是凸台,凸台与推压杆2杆体之间设计有推压杆凹槽32。推压杆2的后端设计有平台33。橡胶塞3是圆柱形,橡胶塞3中心是圆柱形凹槽41,橡胶塞3的一端有与圆柱形凹槽41连通的孔,孔的直径与推压杆凹槽32等大,推压杆2的前端31嵌入橡胶塞3圆柱形凹槽41中,推压杆2与橡胶塞3配合好后插入到胶水容纳管4的入口端,推压杆2插入胶水容纳管4的出口端时,推压杆2的后端的平台33与胶水容纳管4上等腰三角形凸台23外形重合。还包括搅拌盖1,所述搅拌盖I内侧有与橡胶盖6相配合的槽,搅拌盖I与搅拌杆5和橡胶盖6结合组成胶水搅拌装置。所述搅拌盖1、推压杆2、胶水容纳管4和搅拌杆5的材料均是硬质塑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装置通过等容量的三支胶水容纳管设计,可以精确的调配出2:1或者1:1:1的胶水,而且胶水调和装置可以循环使用。由于胶水容纳管的三支管子出口相互靠近,方便了的调和胶水。橡胶盖上无孔槽一端的平头设计,在胶水调和装置竖直放置时增加接触面积而保持稳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胶水调和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2是图1中胶水容纳管的轴测放大图。图3是图1中推压杆的轴测放大图。图4是图1中橡胶塞的剖视放大图。图5是图1中橡胶盖的轴测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胶水调和装置轴测放大图。 图7是
技术介绍
胶水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盖;2_推压杆;3_橡胶塞;4_胶水容纳管;5_搅拌杆;6_橡胶盖;21-间隙;22_出口 ;23_等腰三角形凸台;31_前端;32_推压杆凹槽;33_平台;41_圆柱形凹槽;51_孔槽;52_凹槽;71_胶水第一通道;72_胶水第二通道;73_胶水混合平台;74_混合胶水出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参照图1 6。本专利技术胶水调和装置包括搅拌盖1、推压杆2、橡胶塞3、胶水容纳管4、搅拌杆5和橡胶盖6。搅拌盖1、推压杆2、胶水容纳管4和搅拌杆5的材料均是硬质塑料。胶水容纳管4由三支直径、长度相同的管子按照等腰三角形固连而成,三支管子固连后形成的间隙21用来放置搅拌杆5,三支管子用来盛放不同种类的胶水。其中两只管子注入A胶水,一只管子注入B胶水。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的出口 22直径较三支管子的直径小,有利于控制挤出的胶水量。为了方便胶水的调和,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出口22相互靠近。在胶水容纳管4三支管子的出口 22处设计有橡胶盖6,这样就防止胶水从出口 22流出,避免胶水容纳管4内部的胶水与外部的空气接触后硬化,导致胶水调和装置无法循环使用。橡胶盖6设计有与出口 22相配合的孔槽51,这样既美观又防丢失,其平头设计还便于胶水调和装置竖直放置时增加接触面积而放置稳定。此外,在橡胶盖6的中间有一个不规则的凹槽52,将搅拌杆5的端头插入凹槽52内,使用完毕后将搅拌杆5插入到胶水容纳管4中心的间隙21中。胶水容纳管4的另一端是不规则的等腰三角形凸台23。推压杆2的前端31是凸台,凸台与推压杆2杆体之间设计有推压杆凹槽32。推压杆2的后端设计有平台33。橡胶塞3是圆柱形,橡胶塞3中心是圆柱形凹槽41,橡胶塞3的一端有与圆柱形凹槽41连通的孔,孔的直径与推压杆凹槽32等大,推压杆2的前端31嵌入橡胶塞3圆柱形凹槽41中,这样两者就紧密的配合在一块了,在推压杆2拔出胶水容纳管4时,橡胶塞3仍与推压杆2牢固连接。橡胶盖6盖住胶水容纳管4的出口 22,胶水容纳管4的出口 22与橡胶盖6上的孔槽51配合,推压杆2与橡胶塞3配合好后插入到胶水容纳管4的入口端,推压杆2插入胶水容纳管4的出口端时,推压杆2的后端的平台33与胶水容纳管4上等腰三角形凸台23外形重合。推压杆2后端的平台33的设计方便用手推动推压杆2。搅拌盖I内侧有与橡胶盖6相配合的槽,搅拌盖I与搅拌杆5和橡胶盖6结合组成胶水搅拌装置。胶水容纳管4的三个出口 22对准搅拌盖1,推压杆2受力,胶水容纳管4三支管子内的胶水就会流到搅拌盖I中进行搅拌。当胶水容纳管4内的胶水全部用完后,推压杆2的前端31与其配合的橡胶塞3已到达胶水容纳管4的前端,由于橡胶塞3与推压杆2的紧密配合,两者很难分离,这时,可以将两者从胶水容纳管4的入口端缓慢的拔出,再一次的注入胶水使用。使用完毕后对搅拌盖I和搅拌杆5进行洗刷,搅拌杆5插入到胶水容纳管4中心的间隙21中,橡胶盖6中孔槽51也与胶水容纳管4的出口 22配合起密封作用,防止胶水容纳管4内部的胶水与外部的空气进行接触后硬化,导致胶水调和装置无法循环使用。搅拌盖I盖到推压平台33上。此外,本专利技术装置不仅可以精确的调配2: I的胶水,如果是三种液体按照同比例进行混合或者是两种液体按照同比例进行混合都是适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水调和装置,包括搅拌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压杆(2)、橡胶塞(3)、胶水容纳管(4)和橡胶盖(6);所述胶水容纳管(4)由三支直径、长度相同的管子按照等腰三角形固连而成,三支管子固连后形成的间隙(21)用来放置搅拌杆(5),三支管子用来盛放不同种类的胶水;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的出口(22)直径较三支管子的直径小,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出口(22)相互靠近;胶水容纳管(4)三支管子的出口(22)处是橡胶盖(6),橡胶盖(6)上有与出口(22)相配合的孔槽(51),橡胶盖(6)上无孔槽一端是平头,橡胶盖(6)的中间有一个不规则的凹槽(52),搅拌杆(5)的端头位于凹槽(52)内;胶水容纳管(4)的另一端是不规则的等腰三角形凸台(23);推压杆(2)的前端(31)是凸台,凸台与推压杆(2)杆体之间设计有推压杆凹槽(32);推压杆(2)的后端设计有平台(33);橡胶塞(3)是圆柱形,橡胶塞(3)中心是圆柱形凹槽(41),橡胶塞(3)的一端有与圆柱形凹槽(41)连通的孔,孔的直径与推压杆凹槽(32)等大,推压杆(2)的前端(31)嵌入橡胶塞(3)圆柱形凹槽(41)中,推压杆(2)与橡胶塞(3)配合好后插入到胶水容纳管(4)的入口端,推压杆(2)插入胶水容纳管(4)的出口端时,推压杆(2)的后端的平台(33)与胶水容纳管(4)上等腰三角形凸台(23)外形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水调和装置,包括搅拌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压杆(2)、橡胶塞(3)、胶水容纳管(4)和橡胶盖(6);所述胶水容纳管(4)由三支直径、长度相同的管子按照等腰三角形固连而成,三支管子固连后形成的间隙(21)用来放置搅拌杆(5),三支管子用来盛放不同种类的胶水;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的出口(22)直径较三支管子的直径小,胶水容纳管(4)的三支管子出口(22)相互靠近; 胶水容纳管(4)三支管子的出口(22)处是橡胶盖(6),橡胶盖(6)上有与出口(22)相配合的孔槽(51),橡胶盖(6)上无孔槽一端是平头,橡胶盖(6)的中间有一个不规则的凹槽(52),搅拌杆(5)的端头位于凹槽(52)内;胶水容纳管(4)的另一端是不规则的等腰三角形凸台(23); 推压杆(2)的前端(31)是凸台,凸台与推压杆(2)杆体之间设计有推压杆凹槽(32);推压杆(2)的后端设计有平台(33);橡胶塞(3)是圆柱形,橡胶塞(3)中心是圆柱形凹槽(41),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仪凯崔田田韩康马艳刘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