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加工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它包括在基座上开设的安装滑孔,安装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柱,在支撑柱外壁与安装滑孔的壁体之间设有夹持衬套,所述夹持衬套与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在支撑柱下端的安装滑孔上设有封盖,封盖上端面与支撑柱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在支撑柱顶端部为向上凸起球面状的下支撑部,在基座上端固定设有与支撑柱固定连接的轴座,在轴座上设有旋转升降油缸,所述旋转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在活塞杆的顶端部固定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端部为向下凸起球面状的、与下支撑部位置配合的上支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时不会使工件的变形,保持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加工中工件空间位置夹紧的浮压机构。技术背景夹具的定位压紧是夹具的主体,相对比较简洁。实际上在工件定位、夹 紧后,如何保证工件非压紧处刚性差的位置的"抱紧", 一直是夹具攻关的难 点,目前普遍使用的用于机械加工中定位、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一般采用 一套夹具毛坯三点固定支承,三点对应压紧,在工件刚性比较差的地方增放 一个辅助支撑缸,(辅助支撑缸的原理辅助支撑头可上下移动,在弹簧力(1 公斤左右)的作用下紧贴工件,当液压油压力增加,通过薄壁套抱紧辅助支 撑头,起支撑作用。)当液压油进入辅助支撑缸,辅助支撑缸内薄壁套抱紧辅 助支撑头,然后旋转油缸辅助压紧工件,动作顺序由顺序阀控制。此结构用 得比较广泛,但实际应用上缺陷性比较大,特别不适合用于加工精度高的工 件。假设辅助支撑缸薄壁套抱紧,辅助支撑头可承载400公斤力,旋转油缸 辅助压紧力200公斤,实际有两点缺陷 一、辅助支撑头支撑力减小。理论计算400-200=200公斤。二、工件变形量大,加工面平面度误差大。1、辅 助支撑头在200公斤压紧力作用下实际回退位移0.03mm左右。2、主要是辅 助支撑头上面的工件面是毛坯,辅助支撑头只能是球头,在200公斤压紧力 作用下工件压出"坑"来,工件下移在0.07mm左右。(如铝的工件,工件下 移量更大。)两项合计工件的变形量0.1mm左右。所以这样的结构比较适合 粗加工,不适合精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夹 紧工件使导致工件表面变形、保持工件表面的平整度的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 工件的浮压机构。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基座上开设安装滑孔和安装孔,在安装 孔内设有夹持衬套,所述夹持衬套与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在夹持衬套下端的 安装孔内设有调整片和封盖,在调整片开设安装滑孔,在基座和调整片安装 滑孔内滑动连接轴座,在轴座上安装支撑柱和旋转升降油缸,在支撑柱顶端 部为向上凸起球面状的下支撑部,在旋转升降油缸活塞杆的顶端部固定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端部为向下凸起球面状的、与下支撑部位置配合压紧的上 支撑部。夹持衬套与基座之间设有夹紧油腔,该夹紧油腔与基座上设置的进油管 相接。在夹紧油腔上下端的夹持衬套与基座之间设有密封环。基座上安装滑 孔顶端与轴座之间设有防尘圈。在轴座底端部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插接有限位柱,限位柱底端连接 有其侧壁突出支撑柱侧壁的底板,限位柱通过底板固定连接在轴座底端部。 底板上端面与调整片底端面,底板下端面与封盖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使用时,旋转升降油缸把工件压紧在支撑柱上,由于旋转升降油缸、支 撑柱固定在轴座上,本专利技术中的轴座在自由状态,可上、下浮动,工件承重 的就是轴座重量,阻尼很小,不会使工件的变形;夹持衬套通过抱紧轴座, 达到抱紧工件的目的,因不存在轴向外力,轴座没有移动的趋势,因而亦不 会使工件的变形;由于夹持衬套不承担旋转升降油缸的压紧力,所以它只抵 抗切削力能力提高。综上所述,工件表面的平面度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在基座1上开设安装滑孔2和安装孔19,在安装孔19内设 有夹持衬套4,所述夹持衬套4与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在夹持衬套4下端的 安装孔19内设有调整片16和封盖5,使夹持衬套4固定在安装孔2内,在 调整片16开设安装滑孔18,在安装滑孔2和18内滑动连接轴座7,在轴座 7上安装支撑柱3与旋转升降油缸8。在支撑柱3顶端部为向上凸起球面状的 下支撑部31,旋转升降油缸8压紧原理旋转升降油缸的活塞杆81螺旋向 下行程90。后再直线向下运动。在活塞杆81的顶端部固定设有压板9,所述 压板9的端部为向下凸起球面状的、与下支撑部61位置配合压紧的上支撑部 91。夹持衬套4与基座1之间设有夹紧油腔10,该夹紧油腔10与基座1上 设置的进油管相接。在夹紧油腔10上下端的夹持衬套4与基座1之间设有密 封环11。基座1上安装滑孔2顶端与轴座7之间设有防尘圈12。在轴座7 底端部开设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内插接有限位柱14,限位柱14底端有其 侧壁突出轴座7侧壁的底板15,限位柱14通过底板15固定连接在轴座7底端部。在夹持衬套4底端部固定连接有调整片16,且调整片16底端面与底 板1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17,底板15下端面与封盖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 6。使用时,带有下支撑部31的支撑柱3、旋转升降油缸8固定在轴座7上, 旋转升降油缸8工作,使得旋转升降油缸8的活塞杆81旋转并向下运动,使 得活塞杆81顶端部的压板9旋转,压板9的上支撑部91把工件压紧在支撑 柱3顶端部的下支撑部31上,由于底板15下端面与封盖5上端面之间存在 间隙6和调整片16底端面与底板1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17,使得轴座7、 支撑柱3、旋转升降油缸8、压板9可上下浮动,浮动阻尼在约l公斤左右, 不会引起工件变形。夹持衬套4通过轴座7而抱紧支撑柱3,从而达到抱紧 工件的目的。当旋转升降油缸8的活塞杆81旋转并向上运动,使得活塞杆81顶端部 的压板9旋转,放松工件,夹紧油腔10回油,使得夹持衬套4与轴座7放松, 从而使轴座7处在自由状态。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包括基座(1)上开设的安装滑孔(2)和安装孔(19),在安装孔(19)内的夹持衬套(4)、调整片(16)、封盖(5),调整片(16)开设的安装滑孔(18),所述夹持衬套(4)与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安装滑孔(2)、(18)内滑动连接有轴座(7),特征是调整片(16)底端面与底板(1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17),底板(15)下端面与封盖(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6),在支撑柱(3)顶端部为向上凸起球面状的下支撑部(31),在轴座(7)上设有支撑柱(3)和旋转升降油缸(8),在活塞杆(81)的顶端部固定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端部为向下凸起球面状的、与下支撑部(61)位置配合的上支撑部(9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其特征是: 夹持衬套(4)与基座(1)之间设有夹紧油腔(10),该夹紧油腔(10)与基 座(1)上设置的进油管相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其特征是 在夹紧油腔(10)上下端的夹持衬套(4)与基座(1)之间设有密封环(1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其特征是 基座(1)上安装滑孔(2)顶端与轴座(7)之间设有防尘圈(12)。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其特征是 在轴座(7)底端部开设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内插接有限位柱(14), 限位柱(14)底端连接有其侧壁突出轴座(7)侧壁的底板(15),限位柱(14) 通过底板(15)固定连接在轴座(7)底端部。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其特征是 在夹持衬套(4)底端部固定连接有调整片(16),且调整片(16)底端面与 底板(1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17)。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加工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它包括在基座上开设的安装滑孔,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中夹紧工件的浮压机构,包括基座(1)上开设的安装滑孔(2)和安装孔(19),在安装孔(19)内的夹持衬套(4)、调整片(16)、封盖(5),调整片(16)开设的安装滑孔(18),所述夹持衬套(4)与动力的输入端相接,安装滑孔(2)、(18)内滑动连接有轴座(7),特征是:调整片(16)底端面与底板(1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17),底板(15)下端面与封盖(5)上端面之间存在间隙(6),在支撑柱(3)顶端部为向上凸起球面状的下支撑部(31),在轴座(7)上设有支撑柱(3)和旋转升降油缸(8),在活塞杆(81)的顶端部固定设有压板(9),所述压板(9)的端部为向下凸起球面状的、与下支撑部(61)位置配合的上支撑部(9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贝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