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145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外周挤包有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两两绞合形成对绞线对,所有对绞线对以16~24倍的绞合节径比右向绞合构成缆芯,缆芯的外周绕包有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且铜箔面向内,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内侧设有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贯穿对绞线对全长度并与铜箔面紧靠在一起;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外周绕包有聚酯带,聚酯带的外周挤包有内护套,内护套的外周包覆有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的外周挤包有外护套。该整体屏蔽仪表电缆的绝缘层颜色白、机械性能好、耐紫外线光照老化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仪表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
技术介绍
随着造船形势的严峻,大家对于成本控制愈加重视,对于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更高。船用电缆由于经常需要在白天承受日光暴晒而在晚上承受大功率灯具光照,遭受的紫外线照射多而加速老化、降低绝缘性能,影响使用安全和寿命,常常造成电缆的使用寿命短于船舶的设计使用寿命,影响船舶使用。同时由于船用电缆一般采用在绝缘表面印刷数字作为多芯电缆绝缘线芯标识方法,现有技术中的绝缘橡胶为了增加机械强度多采用炭黑作为补强剂,而炭黑会严重影响绝缘橡胶的白度,会造成绝缘颜色和印刷的数字标识之间不能清晰辨别,给施工、甚至用电安全带来不便。公开号为CN 102344612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及海洋用乙丙橡胶电缆绝缘料,采用普通乙丙橡胶绝缘,不具备耐紫外线老化性能,同时采用镀锡铜丝编织铠装层,成本昂贵,不利于控制制造成本。公开号为CN 101656124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舰船用乙丙橡胶绝缘低烟无卤电力或控制电缆,其采用普通低烟无卤乙丙橡胶绝缘仅能满足低烟、无卤、低毒的性能,不具备耐紫外线老化性能,无法满足现在船舶规范更新对电缆要求的防紫外线要求,在有紫外线的船舶作业 环境下,使用寿命较短,从长期看对于造船会产生高昂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其绝缘层颜色白、物理机械性能好、耐紫外线光照老化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0.35^2.5mm2的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外周挤包有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两两绞合形成对绞线对,各所述对绞线对的绞合节距不大于120mm且所有对绞线对均采用各不相同的绞合节距;所有对绞线对以16 24倍的绞合节径比右向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周绕包有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且铜箔面向内,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内侧设有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所述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贯穿对绞线对全长度并与铜箔面紧靠在一起;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外周绕包有聚酯带,所述聚酯带的外周挤包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周包覆有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所述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的外周挤包有外护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该电缆在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外挤包有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颜色白、物理机械性能好、耐紫外线光照老化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既可以隔磁,避免涡流磁滞造成的损耗,增大载流量,机械强度又比铜更大,而成本则比铜低廉,并且具有优异的防海水腐蚀性能,对于电缆的长久安全运行大有益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铜箔厚度为0.018 0.025mm,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聚酯的厚度为0.023 0.030mm,且总厚度不大于0.05mm,绕包搭盖率为30 4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由7根直径为0.43mm的铜丝绞合而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聚酯带的厚度为0.05、.07mm,绕包搭盖率为20 25%。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2.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3.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3a.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4.聚酯带;5.内护套;6.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7.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按以下步骤制造:在0.35mm2的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I外周挤包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两两绞合形成对绞线对,各对绞线对的绞合节距不大于120mm且所有对绞线对均采用各不相同的绞合节距;将所有对绞线对以16 24倍的绞合节径比右向绞合构成缆芯,在缆芯的外周绕包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3且铜箔面向内,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内侧设有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3a,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3a贯穿对绞线对全长度并与铜箔面紧靠在一起;在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3外周绕包聚酯带4,然后在聚酯带4的外周挤包内护套5,在内护套5的外周包覆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6,最后在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6的外周挤包外护套7。其中,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铜箔厚度为0.018mm,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聚酯的厚度为0.023mm,绕包搭盖率为30%。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由7根直径为0.43mm的铜丝绞合而成。聚酯带的厚度为0.05mm,绕包搭盖率为20%。其中,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2的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最大厚度不大于标称值的110%,且任一垂直截面测得的直径偏差不超过10%。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2所用绝缘橡胶的制备步骤如下:(I)按以下组分及重量含量准备原料,三元乙丙橡胶Keltan 5508:12份;三元乙丙橡胶Keltan 21:8份;硫化促进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0.4份;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0.5份;防老剂2-硫醇基苯并咪唑:0.3份;防老剂2,2’ -甲撑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0.1份;活性剂氧化锌:0.8份;活性剂硬脂酸:0.1份;着色剂金红石型钛白粉:1份;填充剂活性轻质碳酸钙:10份;填充剂超细滑石粉:10份;增塑剂38#汽缸油:2份;补强剂气相法水合二氧化硅:2份;紫外线吸收剂2-(2’_羟基_3’ -叔丁基-5’ -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0.05份;偶联剂Y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1份;(2)先将密炼机温度升至60°C,加入上述填充剂超细滑石粉、填充剂活性轻质碳酸钙、补强剂气相法水合二氧化硅、着色剂金红石型钛白粉、防老剂2-硫醇基苯并咪唑、防老剂2,2’-甲撑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活性剂氧化锌、增塑剂38#汽缸油、紫外线吸收剂2-(2’ -羟基-3’ -叔丁基-5’ -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和偶联剂Y-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混炼直至均匀,然后将密炼机温度升至1500C,再加入三元乙丙橡胶Keltan 5508和三元乙丙橡胶Keltan 21混炼5分钟,将上述组份完全混合均匀后排胶,采用40目+60目+80目和20目+40目+60目滤网进行两次滤橡,然后在开炼机上辗页并冷却停放24小时;冷却后在温度为90°C密炼机上加活性剂硬脂酸进行充分混炼并在最后20秒加入硫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和硫化促进剂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最后将混炼胶料移至在开炼机上打三角包并经三辊薄通10次,辊温控制在55°C,前辊温度比后辊温度高3°C,薄通完成后切割、冷却备用。绝缘橡胶挤出时挤橡机的机身一区温度为55°C,机身二区温度为60°C,机头温度85°C,模具温度为105°C,挤橡机螺杆的长径比为15:1,挤橡机螺杆冷却方式为水冷却,挤出后进行连续硫化,硫化管道的蒸汽压力为0.8MPa,出线速度为25m/min。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I采用IEC 60228标准中的第2类镀锡退火绞合铜丝,镀锡采用电镀方式替代传统的热镀锡方式,避免了导体镀锡不均匀以及锡层厚度不均匀、容易出现锡瘤附着导体表面的弊端,避免导体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其特征在于:0.35~2.5mm²的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外周挤包有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两两绞合形成对绞线对,各所述对绞线对的绞合节距不大于120mm且所有对绞线对均采用各不相同的绞合节距;所有对绞线对以16~24倍的绞合节径比右向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周绕包有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且铜箔面向内,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内侧设有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所述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贯穿对绞线对全长度并与铜箔面紧靠在一起;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外周绕包有聚酯带,所述聚酯带的外周挤包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周包覆有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所述铜合金丝编织铠装层的外周挤包有外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白防紫外线船用整体屏蔽仪表电缆,其特征在于:0.351.5mm2的镀锡退火绞合铜导体外周挤包有增白防紫外线乙丙橡胶绝缘层构成绝缘线芯,绝缘线芯两两绞合形成对绞线对,各所述对绞线对的绞合节距不大于120mm且所有对绞线对均采用各不相同的绞合节距;所有对绞线对以16 24倍的绞合节径比右向绞合构成缆芯,所述缆芯的外周绕包有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且铜箔面向内,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的内侧设有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所述镀锡绞合铜丝引流线贯穿对绞线对全长度并与铜箔面紧靠在一起;所述铜箔聚酯复合带屏蔽层外周绕包有聚酯带,所述聚酯带的外周挤包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周包覆有铜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江陆云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