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原稿输送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控制部控制原稿的输送动作,当在所述放置部上放置有原稿、且在所述原稿输送过程中上部结构件未处于关闭姿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进行的原稿输送停止。此外,在所述放置部上未放置原稿、且在所述原稿输送过程中上部结构件未处于关闭姿势的情况下,当所述输送过程中的原稿的后端未通过原稿读取位置时,控制部使原稿输送停止,而当所述后端通过了原稿读取位置时,控制部不使原稿输送停止,而是将该原稿排出到原稿排出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上部结构件,该上部结构件能够呈覆盖上述装置主体上表面(upper surface)的关闭姿势和使上表面露出的打开姿势。
技术介绍
已为公众所知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收容有用于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自动输送原稿装置(上部结构件),以能够相对于该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开关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自动输送原稿装置包括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部和原稿排出部。当自动输送原稿装置成为读取姿势(关闭姿势)时,放置在原稿放置部上的原稿被输送到原稿读取面,随后被排出到原稿排出部。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在自动输送原稿装置将原稿排出到原稿排出部之前进行自动输送原稿装置的开关操作,则原稿有可能脱离输送路径,导致不能正常读取原稿。此外,有可能因所述开关操作导致原稿掉落或发生卡纸。因此,设置有检测自动输送原稿装置姿势的检测装置(姿势检测部)。在由自动输送原稿装置进行的原稿输送过程中,当由该检测装置检测出自动输送原稿装置未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原稿输送动作的控制部进行使自动输送原稿装置成为禁止使用状态的控制。然而,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读取最后的原稿后排出该最后的原稿之前,有时使用者想要手动将另外的原稿放置在原稿读取面上来进行读取,从而提前打开自动输送原稿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原稿读取已经结束,不会对此后的图像形成动作造成不良影响,但自动输送原稿装置却处于禁止使用状态,导致不能排出最后的原稿。因此,另外的原稿的读取要等待自动输送原稿装置的禁止使用状态被解除,有时会让使用者感到烦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进行原稿的读取作业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具有上表面的装置主体、上部结构件、姿势检测部、原稿通过检测部以及控制原稿输送动作的控制部。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读取部,在所述上表面的规定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以及图像形成部,基于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到的图像,在纸上形成图像。所述上部结构件呈覆盖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的关闭姿势和使所述上表面露出的打开姿势。该上部结构件包括:放置部,放置所述原稿;原稿排出部,排出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图像后的原稿;原稿输送部,将放置在所述放置部上的原稿一张张地抽出,并经由所述读取位置向所述原稿排出部输送;以及原稿检测部,检测在所述放置部上是否放置有原稿。所述姿势检测部检测所述上部结构件的姿势。原稿通过检测部检测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来的原稿的后端通过了所述读取位置。当由所述原稿检测部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上放置有原稿、且该原稿正在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过程中、且由所述姿势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关闭姿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进行的原稿输送停止,在由所述原稿检测部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上未放置原稿、且该原稿正在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过程中、且由所述姿势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关闭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当由所述原稿通过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输送过程中的原稿的后端通过所述读取位置时,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进行的原稿输送停止,而当由所述原稿通过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过程中的原稿的后端通过了所述读取位置时,不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进行的原稿输送停止,而是将所述输送过程中的原稿排出到所述原稿排出部。由此,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有效地进行原稿的读取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的简要断面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上部结构件的简要断面图。图3是从下面一侧观察图2所示的上部结构件的立体图。图4是读取导向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姿势检测部一个例子的立体图,表示上部结构件处于打开姿势时的状态。图6是表示上述姿势检测部在上部结构件处于关闭姿势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上部结构件的原稿供给动作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上部结构件的简要断面图。图10是局部放大了图9所示的上部结构件读取位置附近的简要断面图。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上部结构件的原稿供给动作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作为本专利技术图像形成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进行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数码复合机I的简要断面图。数码复合机I兼备复印、打印和扫描等多种功能,其包括:主体部2 ;堆纸盘3,配置在主体部2的左方;操作部36,用于使用者输入各种操作指令等;图像读取部(读取部)4,配置在主体部2的上部;以及原稿供给部(上部结构件)5,配置在图像读取部4的上方。数码复合机I的装置主体包括主体部2和图像读取部4,图像读取部4的上表面是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原稿供给部5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并且能够成为覆盖所述装置主体上表面的关闭姿势和使所述上表面露出的打开姿势。主体部2包括:多个供纸盒23 ;供纸辊24,从供纸盒23中一张张地抽出记录纸并将其送向图像形成部25 ;以及图像形成部25,在从供纸盒23输送来的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25包括:感光鼓26、光学单元27、显影部28、转印部29、定影装置32以及输送辊对34、35。感光鼓26在其圆周面上承载静电潜影和调色剂图像。光学单元27基于由后述的图像读取部4取得的图像信号输出激光等,使感光鼓26曝光。显影部28向感光鼓26提供调色剂,使所述静电潜影显影来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部29将感光鼓2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定影装置32包括一对辊30、31,上述一对辊30、31对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进行加热,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上。输送辊对34、35设置在图像形成部25内的送纸通道中,将记录纸输送到堆纸盘3或出纸盘33。另外,当想要在记录纸的双面上形成图像时,由图像形成部25在记录纸一面上形成图像之后,使上述记录纸成为被出纸盘33 —侧的输送辊对34夹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输送辊对34反转,从而使记录纸转回,并将记录纸送向送纸通道并再次输送到图像形成部25的上游区域。并且,由图像形成部25在记录纸的另一面上形成图像之后,将该记录纸排出到堆纸盘3或出纸盘33。操作部36包括:开始键361,用于使用者输入印刷执行指示;数字键362,用于输入印刷份数等;显示部363,由具有触摸面板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用于输入上述各种设定,并显示各种复印动作的操作引导信息等;复位键364,使通过显示部363设定的设定内容等复位;停止键365,用于使执行中的印刷(图像形成)动作停止;以及功能切换键366,用于切换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和传真功能。图像读取部4以光学方式取得原稿图像并输出图像信号。如图2所示,图像读取部4包括:接触玻璃410、光源42、第一反射镜431、第二反射镜432、第三反射镜433、第一支架46、第二支架47、成像透镜48以及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49。光源42和第一反射镜431被第一支架46支撑,第二反射镜432和第三反射镜433被第二支架47支撑。接触玻璃410包括宽度较宽的原稿放置用玻璃412和细长的原稿自动读取用玻璃411,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该装置主体具有上表面,包括:在所述上表面的规定读取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部;以及基于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到的图像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上部结构件,呈覆盖所述装置主体的上表面的关闭姿势和使所述上表面露出的打开姿势,所述上部结构件包括:放置所述原稿的放置部;排出由所述读取部读取图像后的原稿的原稿排出部;将放置在所述放置部的原稿一张张地抽出,并经由所述读取位置向所述原稿排出部输送的原稿输送部;以及检测在所述放置部上是否放置有原稿的原稿检测部;姿势检测部,检测所述上部结构件的姿势;原稿通过检测部,检测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来的原稿的后端通过了所述读取位置;以及控制部,控制原稿的输送动作,其中,当由所述原稿检测部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上放置有原稿、且该原稿正在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过程中、且由所述姿势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关闭姿势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进行的原稿输送停止,在由所述原稿检测部检测出在所述放置部上未放置原稿、且该原稿正在由所述原稿输送部输送过程中、且由所述姿势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关闭姿势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当由所述原稿通过检测部未检测出所述输送过程中的原稿的后端通过了所述读取位置时,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进行的原稿输送停止,而当由所述原稿通过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输送过程中的原稿的后端通过了所述读取位置时,不使所述原稿输送部进行的原稿输送停止,从而将所述输送过程中的原稿排出到所述原稿排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昌之,村田卓朗,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